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論語·雍也第六》中,孔子曾有這樣一段話: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在這裡是說,中庸作為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人們很久沒有達到了。庸指平常的行為,即有普遍妥當性所能實現的行為;中庸即實用理性,著重在平常的生活實踐中建立起人間正道和不朽理則。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先師孔子

中庸即為人處世之道,很多人將中庸與明哲保身、圓滑世故聯繫起來,為中庸之道貼上了一個不光彩的標籤。其實,中庸之道體現在做人做事方面,可以用外圓內方的做人哲學來加以闡釋,即外在圓融,內在正直

老子的理想道德是自然,是天地,天圓地方;孔子的理想道德是中庸,是適度,是不偏不倚,兩者有著共通之處。中庸即在圓與方之間保持一種和諧,外圓內方、深淺有度是一門微妙的、高超的處世藝術,使人們在正義和生活的天平上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中庸之道

中庸,並非老於世故、老謀深算者的處世哲學。人生就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力。是與所有的阻力做正面較量,拼個你死我活,還是積極地排除萬難,去爭取最後的勝利?生活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事事計較、處處摩擦者,哪怕壯志凌雲,聰明絕頂,也往往落得壯志未酬淚滿襟的結果。

五代的馮道,曾事四姓、相六帝,在時事變亂的八十餘年中,歷任十朝巋然不倒,被稱為“不倒宰相”,令人稱奇。首先,此人品格行為爐火純青,無懈可擊,清廉、嚴肅、淳厚、寬宏;其次,深諳中庸處世之道,深淺有度,中正平和,大智若愚。馮道有詩云:“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不倒宰相”馮道

真正諳熟中庸之道的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威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對大喜悅與大悲哀泰然不驚。行動時幹練、迅速,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中庸而非平庸,沒有失敗,只有沉默,是面對挫折與逆境積蓄力量的沉默。在這個方面,曾國藩給後人提供了示範。

清朝名臣曾國藩位高權重,趨炎附勢的人很多,他對此總是淡然處之,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諂諛獻媚而惱。曾國藩的一個手下對那些趨炎附勢、溜鬚拍馬的人非常反感,總想找機會教訓他們一下,於是就在一次批閱文件時,將其中一位拍馬的官員狠狠諷刺了一番。曾國藩看過該批閱後,對手下說,那些人本來就是靠這些來生存的,你這種做法無疑是奪了他們的生存之道,那麼他們必然也將想盡辦法置你於死地。 曾國藩的一番話讓手下恍然大悟、冷汗淋漓。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曾文正公

人在社會中,不可能遠離是非,因此行事必須深淺有度,適可而止。中庸的處世方式最好的詮釋便是“知性好相處”。曾國藩深諳人情之道,倘若拒絕被人拍馬,則必是孤家寡人無人可用,倘若沉醉在逢迎之中,則會讓那些頗有見地的人才流失。因此他採用了淡然處之的方法,耳中美言,胸有丘壑。

古語道:“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處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應嚴正剛直,處天下紛爭的亂世,待人接物應隨機應變、圓滑老練,處在國家行將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圓並濟、交相使用;對待善良的人,態度應當寬厚,對待邪惡的人,態度應當嚴厲,對待一般平民百姓,態度應當寬厚和嚴厲並用。這才是中庸之道的註解。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中庸處世

黃炎培先生有幾句深刻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閒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如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保持中庸、深淺有度、恰如其分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過於鋒芒畢露往往為世俗所不容,過於委曲求全又被視為軟弱,只有外圓內方、剛柔相濟,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周旋有術,遊刃有餘

中庸的處世方式,在不違反各人根本原則的前提下,像一道潤滑劑,把人與人之間因稜角的摩擦而可能產生的矛盾及時化解。寬廣的胸襟和“大智若愚”的智慧,能讓人們在莫測的世事滄桑面前處變不驚,在波瀾起伏的漫漫人生中把握完美的平衡,這便是中庸之妙!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處世藝術,絕非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