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眼看已經供暖了,今天這天氣,一點冬天的樣子都沒有,暖陽高照,風起瀟瀟,金秋的餘溫仍然沒有散去。

但是,對樓市來說,初冬時節,已經飄起了風雪。

第一,首套房利率仍在緩慢而堅定的上漲。

11月12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了《2019年10月金融環境與房地產市場月報》。報告指出,10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2%,已連續5個月小幅上升。

其他機構的統計也一樣,根據某金融大數據研究院的監測,2019年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利率,相當於相應期限LPR水平加點67BP,環比微升0.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實現5連漲。

要知道,房貸利率是不動產定價的“錨”,當樓市需要去庫存的時候,房貸可以打9折甚至打7折,當房地產需要遏制投機情緒時,利率上升,藉以增加購房成本。

更何況,在10月份,房貸利率掛鉤了LPR,市場本來預期利率會出現下降,沒成想購房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目前5年期LPR是4.85%,以目前5.52%的房貸利率,等額本息按揭30年,貸款100萬來計算,每個月需還款5690元,比基準5年期以上LPR的水平,月均多還414元。

千萬不要小看每個月幾百塊還款額的變化,對首套房剛需來說,一年大幾千的支出,可能壓垮家庭收入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會讓不少本來打算買房的人望而卻步。

與此同時,首套房貸利率水平破“6”的城市增至4個,除了蘇州和南京外,鄭州和武漢的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也漲至6%以上。

蘇州和南京,代表的是長三角最熱城市,前者今年逆勢上漲,調控連續加碼,後者購房資金門檻奇高,房價甚至有比肩京滬之勢,房貸利率破“6”,顯示了調控要遏制投機的決心。

鄭州與武漢也是如此,鄭州房價倒掛的幅度不大,新房均價最近兩年也沒有出現明顯上漲,但房貸利率一直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也是當地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武漢房價上漲極早,供求矛盾突出,貸款的購房者多,銀行的額度小,利率上漲也是自然而然。

第二,100城土地市場遇冷,地價、溢價、供需均下行。

根據克而瑞發佈的報告,10月份平均地價為2058元/平方米,和上月相比下降了18%,同比漲幅也進一步縮小,漲幅僅為3%。

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各能級城市的地價也均表現為環比下滑的趨勢:一線城市成交平均樓板價為14124元/平方米,較上月下降了8%;二線城市在杭州、蘇州等高地價城市成交規模縮減的影響下,成交均價環比大幅下滑,下降幅度接近三成;三四線城市成交地價仍在持續回落,不過降幅始終控制10%以內,平均地價為1450元/平方米。

不光是地價在降,溢價率、供應也一直在低位徘徊。

數據顯示,10月份,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為14.3%,相比9月下降2.4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連續4個月下降。

具體看來,成交溢價率排名前5的城市分別為襄陽、東莞、瀋陽、武漢和荊州,土地成交溢價率分別為44%、40%、33%、22%和22%。一線城市中,除了北京溢價率高於10%,廣州僅為3%,上海和深圳均為0。

土地市場,是房地產的源頭,也是推漲房價的重要動力,猶記得2016-2017年,開發商們像不要錢一樣批發當“地王”,溢價率超100%是常事,這些高價地拿在手中,市場情緒自然會傳導到銷售端,坐地起價的樓盤越來越多,購房者“買漲不買跌”的情緒也會被放大。

要知道,這可是“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土地市場依然冷的出奇,只能說明開發商無心他顧,只想一心一意的把手裡的庫存賣出去。

第三,31個省市的戶籍政策已就位。

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據中新經緯統計發現,31省份均已出臺戶籍制度改革相關意見,2020年將集體“交卷”。

其中,明年河南1100萬人將落戶城鎮,廣東要求,到2020年,努力實現1300萬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廣東省城鎮落戶;陝西指出,到2020年,實現累計100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62%。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戶口的變化,從未像今年這樣,來的如此迅猛。

早在4月份,《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就已經發布,其中提到,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

近月來,南京、鄭州、長沙、三亞、蘇州、南寧等多地密集發佈人才新政,被外界稱為新一輪“人才爭奪戰”。而在今年年初,西安、南京、常州、廣州、海口、大連等多個城市發佈新政,紛紛放寬落戶條件“搶人”。

以前的房地產,靠的是農村人口進城,他們在城市裡打工、居住、就學、就醫,但並沒有選擇落戶。

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有的是不捨得老家的戶口,他們只是一個城市短暫的過客,早晚都要回老家。

有的想落戶卻受到重重阻礙,就算買了房子,也沒辦法順利的交社保,劃學區。

以後的樓市,是要靠戶籍人口的“城鎮化”,從農村到城市,不光是軀殼的遷移,更是紮根落腳,開枝散葉的身份變化。

首套房利率的上升,土地市場遇冷,說明調控持續收緊,在2019年最後的一個半月,沒有任何放鬆的可能性。

而戶籍政策大規模“悄然”鋪開,是每個城市都在暗自“較勁”,看誰能吸引更多的“自住型”購房者,人口、人才、年輕人,成了樓市下個階段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從爭著“買房”到爭著“搶人”,簡單兩個字的變化,意味著樓市的玩法徹底變了。

正如經濟學家姜超之前分析的,房子本身能值幾個錢呢?無非是一堆鋼筋水泥而已,農村蓋的房又大又寬敞,常年空在那裡又有什麼用?都知道城裡的房子又高又擠,為什麼還都往大城市裡跑?迫於無奈而已。

樓市“風雪”已至!首套房利率5連漲,100城土地遇冷,31省市就位

真正值錢的,是房子下面的土地,是公立三甲醫院、全省乃至全國的重點中小學,是24小時歡騰的不夜城。

符合這些條件的城市,聽起來倒是不少,這些年又有各種新一線、城市圈、資源外溢等各類新說辭,但是,剝離概念之後,調控層層加碼之後,還能保持房價堅挺的城市,屈指可數。

過去這些年來,因為棚改、高鐵、城市群概念的熱炒,把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估值推向高位,三年翻倍的房價,也讓眾多購房者迷失其中。

事實上,只有“緊箍咒”越念越急的時候,才能看出來,只有極少數的城市是“真金白銀”在託著,其他300多個地市,數千個縣城,只是陪跑而已。對購房者而言,經歷“持有房產開始虧錢”的事實,要比講100次大道理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