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影响消退——2019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

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光大宏观 | 季末影响消退——2019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

张文朗 邓巧锋

要点

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其中新增信贷低于去年同期,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均少增,非银金融机构信贷同比多增1391亿,是今年以来的次高点,显示实体需求依然较弱。受此影响,10月新增社融6189亿,同比少增1185亿,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10.7%。

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城投非贷款类债务到期,存在以银行贷款续接的可能。尤其是如果该债务此前未被计入在社融口径,存在银行贷款增加而实际整体社融未明显改善的可能。3季度银行投向城建类贷款增速环比明显回升,但由于此类业务多偏公益性,当下新增业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债务续接比新增的概率偏大。预计年内广义基建增速或在4%或略高的水平,显著反弹概率不大。

正文

央行公布10月信贷社融数据,表现较上月出现走弱,显示实体需求仍然偏弱。具体点评如下:

新增信贷低于去年同期。10月新增人民币信贷6613亿,同比少增357亿。从结构看,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均少增,非银金融机构信贷同比多增1391亿,是今年以来的次高点(最高点是2月,同比多增3016亿),显示实体需求依然较弱。不过从期限结构看,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还是略微多增。受新增信贷较低影响,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小幅回落至12.4%(前值12.5%)。

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城投非贷款类债务到期,存在以银行贷款续接的可能。尤其是如果该债务此前未被计入在社融口径(比如是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直接投资的收益权或应收账款类投资),存在银行贷款增加而实际整体社融未明显改善的可能。3季度银行投向交通类和城建类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7%和8.5%(前期分别为11.8%和6.6%),其中城建类贷款增速虽明显回升,但由于此类业务多偏公益性,当下新增业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债务续接比新增的概率偏大。所以年内广义基建增速或在4%或略高的水平,显著反弹概率不大。

社融增速小幅回落至10.7%(前值10.8%),仍处较高水平。10月新增社融6189亿,同比少增1185亿。社融新增量较低,主要受实体信贷较弱,以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超预期萎缩影响。向前展望,如果年内不提前下发地方专项债,社融同比增速可能维持10.5%左右。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