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影響消退——2019年10月金融數據點評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宏觀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

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光大宏观 | 季末影响消退——2019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

張文朗 鄧巧鋒

要點

央行公佈10月金融數據,其中新增信貸低於去年同期,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均少增,非銀金融機構信貸同比多增1391億,是今年以來的次高點,顯示實體需求依然較弱。受此影響,10月新增社融6189億,同比少增1185億,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10.7%。

今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城投非貸款類債務到期,存在以銀行貸款續接的可能。尤其是如果該債務此前未被計入在社融口徑,存在銀行貸款增加而實際整體社融未明顯改善的可能。3季度銀行投向城建類貸款增速環比明顯回升,但由於此類業務多偏公益性,當下新增業務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債務續接比新增的概率偏大。預計年內廣義基建增速或在4%或略高的水平,顯著反彈概率不大。

正文

央行公佈10月信貸社融數據,表現較上月出現走弱,顯示實體需求仍然偏弱。具體點評如下:

新增信貸低於去年同期。10月新增人民幣信貸6613億,同比少增357億。從結構看,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均少增,非銀金融機構信貸同比多增1391億,是今年以來的次高點(最高點是2月,同比多增3016億),顯示實體需求依然較弱。不過從期限結構看,企業的中長期貸款還是略微多增。受新增信貸較低影響,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速小幅回落至12.4%(前值12.5%)。

今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城投非貸款類債務到期,存在以銀行貸款續接的可能。尤其是如果該債務此前未被計入在社融口徑(比如是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直接投資的收益權或應收賬款類投資),存在銀行貸款增加而實際整體社融未明顯改善的可能。3季度銀行投向交通類和城建類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分別為11.7%和8.5%(前期分別為11.8%和6.6%),其中城建類貸款增速雖明顯回升,但由於此類業務多偏公益性,當下新增業務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債務續接比新增的概率偏大。所以年內廣義基建增速或在4%或略高的水平,顯著反彈概率不大。

社融增速小幅回落至10.7%(前值10.8%),仍處較高水平。10月新增社融6189億,同比少增1185億。社融新增量較低,主要受實體信貸較弱,以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超預期萎縮影響。向前展望,如果年內不提前下發地方專項債,社融同比增速可能維持10.5%左右。

光大宏觀組團隊介紹

張文朗 首席宏觀分析師 13811233375

黃文靜 宏觀經濟和市場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財政與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觀經濟和資產配置 13699222628

劉政寧 海外經濟與金融市場 13761178275

鄧巧鋒 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 13810828167

鄭宇馳 實體經濟和產業研究 17621950127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