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

2019年11月14日,光明区人民政府与深圳湾实验室在第二十一届高交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区长刘胜等领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涂欢出席仪式。

高交会: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有力支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区位优势,整合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研究优势资源,光明区人民政府和深圳湾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实验室的发展迈进新的阶段。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致辞中指出,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国内顶尖的重大科研平台和优秀院所与光明签订共建战略协议,是继首批大科学装置组团启动以来,落地光明的第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将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相互支撑的创新链条,这也标志着光明科学城进入了由硬件基础建设到软性学科建设的“双轨”时代。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强调光明区肩负着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历史使命,深圳湾实验室的加入将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建设。

高交会: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

詹启敏院士表示深圳湾实验室作为首个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的重大基础研究机构,将以光明为实验室核心基础研究区。实验室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生命信息、医学工程和创新药物三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创建国际一流的人才、科研、平台创新高地,形成引领性突破,争取早日跻身国家实验室行列。

深圳湾实验室紧紧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以国际前沿重大科学问题为指引,以健康中国、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疾病预防、干预为重点,以BT与IT交叉融合为特色,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优势力量,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前沿大科学协同攻关,形成涵盖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疾病防治、基础健康保障服务和前沿医疗技术突破的整体布局,建设平台型、开放型、自主型新型科研机构。

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建设

实验室在光明科学城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基础科学设施平台,协同其他研究机构和研发平台,积极开展学科前沿交叉研究与产业科技融合创新,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科研平台,聚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力量,打造生命健康信息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国际化开放平台。

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国际一流人才聚集地

实验室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吸纳全球顶尖人才,逐步建立完善国内领先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团队。实验室将成为生物医药领域高端研究人才聚集地,促进全球学术交流,建成既在国际上领先、又接轨国内战略需求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产出高质量、产业化程度高的国际领先成果。

5年内实验室建设150个科研团队,人员规模达2000人,形成包括中外院士在内的各类领军人才梯级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重点领域逐步产生国际领先成果。

实验室旨在突破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优势,致力于解决医药健康产业的重大国际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围绕生命科学核心技术需求,双方共同争取国家、省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落户深圳湾实验室。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出全链条发展,铸造生物医药产业化高地,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光明区政府将与深圳湾实验室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实验室长期稳定发展模式,携手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架构,在生命科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