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更要補鈣 如何才能提高補鈣效果

糖尿病人更要補鈣 如何才能提高補鈣效果

糖尿病人更要補鈣 如何才能提高補鈣效果

糖尿病人更要補鈣 如何才能提高補鈣效果

補鈣要適量,過量補鈣可能會導致結石、血管鈣化、機體抽搐等。《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南(2011年)》推薦成人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元素鈣量),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量為1000毫克。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較難,容易多尿,從而造成隨著尿液或糞便排出的鈣質偏多,糖友因此成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與健康人群相比,糖友補足鈣顯得更為重要。

每天補鈣量約3袋奶。

一位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攝入800~1000毫克鈣,相當於每天要喝3袋以上的奶,這樣才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

需要提醒的是,每天喝牛奶最好別超過500毫升,因為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過量容易導致尿鈣丟失,反而對補鈣不利,建議通過多種方式補鈣。鈣的總攝入量也不能超過2000毫克。

多吃富含鈣的食物。

比如奶製品、豆製品和綠色蔬菜,還有一些海產品。每100克豆腐的含鈣量超過100毫克,不要靠豆漿補鈣,因為每100克豆漿僅含10毫克鈣。

富含鈣的食物還包括:毛豆、蛇豆、洋蔥、油菜、薺菜、芥藍、胡蘿蔔纓、香菜、莧菜、雪裡紅等,甘藍類蔬菜(如小白菜、羽衣甘藍、捲心菜等)的草酸含量少,也可適量多吃。

堅持“兩增兩減”。

補鈣受很多因素影響,要打“組合拳”,一要增加維生素D、維生素K的攝入。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維生素K則是將鈣存入骨骼的“好助手”。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K,且顏色越綠含量越豐富,如芥藍、甘藍、捲心菜和蘆筍等;二要減少高鹽、高磷食物的攝入,高磷食物(如動物內臟)會與鈣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影響鈣吸收。

而高鹽食物攝入越多,尿中排出的鈣量越多,也會影響鈣吸收。

每天曬20~30分鐘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使人體皮膚產生活性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因此,在空氣好的時候,曬20~30分鐘對補鈣非常有利。

如何提高糖尿病人補鈣效果?

適宜糖尿病人的鈣劑不僅要滿足一般人群的需求,即含鈣量高、吸收率高、含維生素D等,最好不含鈉、鉀、糖、膽固醇及其他影響血糖的成分,枸櫞酸鈣、檸檬酸鈣基本符合以上要求,更適合糖尿病人。鈣劑分次服用比一次服用效果更好;服用鈣劑的同時多喝水可增加鈣的吸收率。

補鈣要適量,過量補鈣可能會導致結石、血管鈣化、機體抽搐等。《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南(2011年)》推薦成人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元素鈣量),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量為1000毫克。

對糖尿病人而言,科學的食補更安全。一般人群建議每日飲奶400-500毫升,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選擇酸奶。

此外,平時還可以多選擇一些高鈣食物,如蝦皮、海帶、紫菜、木耳、豆製品等,這些食物的鈣吸收率雖然較低,但日積月累也可起到一定的補鈣作用。不建議喝骨頭湯補鈣,因為湯裡基本沒鈣,且富含脂肪,容易導致血脂異常或體重增長過快。

戶外活動量少的糖尿病人群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戶外活動多的人群可以接受足夠的日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此外,戒菸限酒、不喝咖啡或濃茶也有助於骨鈣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