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解忧公主

文∣云舒

她,聪明漂亮,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她,勇敢善良,靠智慧和仁爱,换来江山稳固,护佑天下苍生。她就是电影《回望长安》及电视剧《解忧公主》中的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是谁?

据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

她一生历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远嫁三任丈夫,生下两国国王和一国王妃,家族控制整个西域。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一、具有皇族血统的家世背景

解忧公主的先祖是刘交,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弟弟, 因其帮助刘邦打天下立下显赫功劳,被封为第一代楚王。

刘交博学多才,为官恭谨,国民安享富足安康。刘交死后,因太子刘僻非早死,因而就由刘交的次子刘郢客承继了楚王王位。吕后时期刘郢客迁职为宗正,掌管皇族的户籍族谱;汉文帝时期改封为夷王,夷王在位仅四年,也有美好的名望被人称道拥戴。

可惜夷王刘郢客的寿命太短,其子刘戊也就是解忧公主的祖父这才继承楚王之位。这位刘戊目无尊长,不学无术,生活淫荡性情骄狂,国家大事荒废不管,整天游山玩水,还为自己修建的陵墓,规模宏大的可比秦始皇的兵马俑。

后来因犯下所谓的私奸罪险些被诛杀在京城,汉景帝感到这个罪名难以服人,就下了一道含糊其辞的诏书,削去了楚王直属的东海、下邳两个郡,刘戊因而心怀不满。更为可气的是,七国之乱时,刘戊伙同楚元王的少子刘艺等人起兵参与吴王造反,最后兵败如山倒,只有自杀了断。

他的罪过却连累到子孙后代的悲惨命运。自从刘戊死后,他的家族从此败落,皇亲国戚的居住地没有他们的一寸地盘,皇族宗籍里找不到他们的名字,王侯将相都不敢和他们打交道,刘戊的后代如同黄鹄飞天,一去不返,杳无踪迹。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世间的事,通常有因就有果。如果没有祖父刘戊的骄奢淫逸,他的孙女也不可能被连累获罪,可能也不会有她和亲乌孙,更不会留名青史。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二、解忧出世

公元前121年,黄河以西传来战事捷报,汉朝的军队取得巨大胜利,匈奴的祭天金人被汉军缴获送到皇宫,匈奴王廷出现了内乱和自相残杀;浑邪王率领部属投降了汉朝,汉朝安置匈奴人的五个附属国在河西一带连成一片坦途,因而才有了后来的张骞的凿通西域,开辟了汉朝和乌孙联盟的新天地。

这一年,解忧出生了,虽说是女孩儿出生如同片瓦之喜,尚有用途,安贫乐道的人家也是欢喜异常,解忧虽然出生在楚王府的一个偏狭简陋的屋子里,却也能给家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之光。

汉家盛行的“百天庆贺”之礼,王府里没有一个人过问;千年之后的今天,解忧公主的芳名依然载于青史,垂范后人。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三、远赴乌孙国和亲

乌孙国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行国,位于巴尔克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

汉武帝在位前期,西域30多个大小王国几乎都在匈奴控制之下,只有乌孙国,比较强大,对匈奴虽然不抗拒,但也不以附属国的身份依附,而且也表示了愿意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乌孙王猎骄靡还向汉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派使者以千匹良马作为聘礼,求娶汉室公主,借此表示永结友好的愿望。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细君公主

于是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承担和亲使命的公主,她就是江都公主。江都公主又称细君公主,原名刘细君,可惜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语言不通,去了没几年,刚刚20多岁的细君公主就病死在了乌孙。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又答应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又答应将年仅20岁的解忧,嫁给到了乌孙。

诏书就是皇帝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解忧一家含着眼泪跪拜接旨谢恩。才女佳人的解忧即将奔赴西域,她并不畏惧和亲公主肩负的重任。此一去九千里的漫漫征途何其遥远,此一去五十年的岁月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解忧公主如鹤翔蓝天一样奋力展翅,其中的悲欢离合又有多少人怜悯动情?

四、一生嫁过三任丈夫。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解忧公主与军须靡剧照

第一任是军须靡,乌孙国王。

解忧到达乌孙,和刘细君一样被封为右夫人,与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事军须靡。左为大,右为小,右夫人即是妾室。解忧心里清楚,谁更得宠会影响乌孙与汉朝、匈奴关系的远近。因此,她争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一个国王,一个王国。

在开始的较量中,解忧落了下风。也许,毕竟是风俗人情差得太远,解忧难以很快进入状态,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而匈奴公主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泥靡,成为王位继承人。乌孙因为这个逐渐亲近匈奴而疏远汉朝。

在此期间,解忧在乌孙传授种植技术,赢得乌孙人民爱戴。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解忧公主和翁归靡剧照

第二任:翁归靡,军须靡堂弟,乌孙国王。

军须靡去世后,翁归靡继承了王位。这位新乌孙王身宽体胖,被称为为肥王。按惯例,翁归靡继承了堂兄的两位妻子。与反应激烈的江都公主不同,解忧公主坦然接受了乌孙的风俗。既然不能反抗,坦然接受才是最好的选择,解忧公主是个聪明人。

翁归靡人长得胖,性格也随和开朗,与解忧公主非常合得来。而解忧公主也学会了乌孙语,习惯了乌孙的风俗习惯,渐渐进入了状态。这一回,解忧公主终于在乌孙站稳了脚跟。她为翁归靡生了5个子女,其中有3位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两位公主——弟史和素光。解忧公主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孙国母。

此后的数十年间,翁归靡对待解忧公主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使者往来不断,相亲相近,同进同退,与匈奴则日益疏远。在这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一时,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争相与汉交好。

解忧的长子元贵靡被立为乌孙王储;西域小国莎车在国王去世无人即位的情况下,决定迎接解忧的次子万年为国王,看重的就是万年一半的汉家血统;龟兹国王降宾几经努力求得解忧长女弟史为妻,深以作了汉家的外孙女婿为荣;素光后来也称为了乌孙国若呼翕侯的妻子。和亲政策终于在解忧的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眼见乌孙偏向亲汉,匈奴人对在乌孙风光无限的解忧公主恨之入骨,开始仇视乌孙。在不断的施压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匈奴壶衍鞮单于开始趁汉昭帝新死,汉朝无暇估计西域的情况下率军进攻乌孙,要求翁归靡交出解忧公主,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解忧公主与常惠将军

在解忧公主的鼓励下,翁归靡丝毫不打算向敌人妥协。为了抗击匈奴,解忧公主上书刚刚即位的汉宣帝,请求朝廷出兵共同征讨匈奴。负责辅政的大将军霍光当机立断,在请示汉宣帝后,出兵15万,分五路讨伐匈奴匈奴,并派校尉常惠到乌孙主持乌孙战局。

在常惠的主持下,乌孙王翁归靡率无损军队袭击了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壶衍鞮单于的叔父、兄弟、儿女、将领被斩杀、俘获无数,大匹牲畜也成了乌孙的财产。

为了报复,在汉朝撤军后,壶衍鞮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扑向乌孙,大肆掳掠一番而回。倒霉的是,回军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雪,生还者寥寥无几。其后,匈奴境内又爆发了天灾,再也没有外出掠夺的实力。乌孙、先零、乌桓三国趁机联合围攻匈奴,使匈奴全国人口损失十分之三,国力极大削弱,各属国土崩瓦解,从此一蹶不振。

至此,当年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经营,终于成功实现了。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为了维护汉在乌孙的势力,解忧公主毅然遵从乌孙习俗,嫁给了泥靡。

第三任泥靡

翁归靡病逝后,前乌孙王军须靡曾经留下遗嘱,而翁归靡的长子元贵靡还嫌年轻,又失去了父亲的支持,因此,乌孙贵族最终推举军须靡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做了新国王。

泥靡为人狂悖暴戾,号称狂王,受母亲的影响亲近匈奴,对汉朝怀有敌意。为了维护汉在乌孙的势力,解忧公主毅然遵从乌孙习俗,嫁给了泥靡。西汉朝廷见元贵靡没能成为国王,立刻召回一直在敦煌观望的刘相夫公主,取消了婚约。

泥靡不仅性格非常残暴凶狠,而且在乌孙倒行逆施,全国上下怨声载道。解忧公主虽然为泥靡生下儿子鸱(chī)靡,但两人一直不合,时常剑拔弩张。

在看到泥靡倒行逆施、众叛亲离的情况后,解忧公主决定寻找机会刺杀泥靡,以免自己多年来的心血付诸东流。她联合出使乌孙的汉朝使者,为泥靡摆下了“鸿门宴”。席间,有人奉公主密令拔剑刺杀泥靡,可惜剑刺偏了,泥靡负伤逃走。至此,解忧公主与泥靡终于兵戎相见。

泥靡迅速带兵将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臣包围在乌孙都城。解忧公主毫不惊慌,带领侍卫坚决抵抗。几个月后,汉朝西域都护府发兵解围,将参与刺杀的使臣押回长安斩首,再派使臣张翁前往审理此案,希望安抚泥靡,暗中支援解忧公主,以求和解。

愚蠢的张翁没理解西域都护府派自己前来审案的含义,竟然大模大样地开审,宣布公主有罪,甚至揪住解忧公主的头发破口大骂。愤怒的解忧公主立即秘密上书汉宣帝,陈述了自己之所以要刺杀泥靡的原因和张翁的无礼侮辱。朝廷大怒,将张翁押回斩首,与张翁同去的副使因白白错过了杀死泥靡的大好机会,回到长安后被施以宫刑。

趁着乌孙国一片混乱的时候,前乌孙王翁归靡同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乌就屠杀死泥靡,自立为国王,扬言匈奴将派兵平乱。乌孙国中亲匈奴派全部归附乌就屠,准备夺取整个乌孙国的控制权。他们与集结于边境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军紧张对峙,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冯嫽剧照

在这里,有一个人必须提及,那就是跟随解忧公主进入乌孙的侍女冯嫽。史书上曾记载,冯嫽才貌双全,曾多次往返西汉与乌孙之间,解决了不少政治、外交难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冯嫽再次挺身而出,利用丈夫以前与乌就屠交好的关系亲自去劝说乌就屠。她用卓越的见识,出色的口才,以及对西域诸国形势的了解,对乌就屠晓之以理,剖析利害,并以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对乌就屠施加压力,终于说服乌就屠,使他愿意退居小王,由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任大王。

为此,汉宣帝特意召回冯燎,授予她使臣的身份,代表汉朝对元贵靡和乌就屠分别颁发印绶。汉朝与乌孙之间的战争被避免了,友好关系得以延续。但从此以后,乌孙国也被分成了大小两国,彼此间常常爆发利益冲突。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五、返回长安

不久,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相继病故,她的孙子星靡即位为乌孙大国王。星靡为人软弱无能,乌孙国内的势力大多归附了乌就屠。解忧公主留在乌孙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她上书汉宣帝,说:“我已经老了,怀念生我养我的故乡,希望皇上准许我返回故乡,以使我的骸骨能埋葬在汉朝的土地上。”汉宣帝读过书信,想到解忧公主少小离家,嫁入异域,50余年历配3王,为了西汉的安宁含辛茹苦,不禁动容,派人接回了解忧公主。公元前51年(汉甘露三年),年逾古稀的解忧公主带着孙子孙女回到了阔别了半个世纪的长安城。

离家时红颜如花,归来时银丝如雪,中原繁华依旧,儿女韶华已逝。汉宣帝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安置了这位功高盖世的大汉公主。解忧安度了两年的晚年时光后,在长安去世。

比昭君出塞还要早70年,这位解忧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六、重大意义及影响

解忧公主的名气远不及后来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但她的功绩并不次于后两者。她识大体、顾大局,性格坚毅果敢,以其大义凛然之气和聪明才智,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女中巾帼。

正是因为解忧公主成功联合乌孙与汉朝夹击并大败匈奴主力,才使得汉朝边境在宣帝中期逐步得到安宁。匈奴因此元气大伤,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开始谋求与汉朝和亲,这才发生了昭君出塞、汉匈关系转为和平的重要历史事件。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