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1噸餐廚垃圾下肚“吐出”50公斤營養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大连:1吨餐厨垃圾下肚“吐出”50公斤营养土

為了解決主城區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大連市開始採取以集中處置為主,試點就地處置為輔的餐廚垃圾處置方式。據瞭解,西崗區建成的大連市首個小型廚餘垃圾就地處置站,日處理能力達到1噸,有效處理了周邊的廚餘垃圾。

探訪 蓮花山東側山腳下矗立起小型餐廚垃圾處理站

11月11日早上,西崗區南石巷南、蓮花山東側山腳下,一輛小型餐廚垃圾收運車如期開到蓮花山易腐垃圾處理站,很快餐廚垃圾被傾倒入垃圾桶內,“等會兒,餐廚垃圾就要進入處理站裡的這臺環保生物廚餘垃圾處理設備裡,每次處理500公斤,每天處理1噸,實際處理量已經達到其日均處理能力。”操作員倪建華邊說邊幹。

蓮花山易腐垃圾處理站是2018年投入運行的,是大連市首個小型廚餘垃圾就地處理站,該站日處理能力為1噸,因此每天由小型收運車把垃圾運過來,這些垃圾有的來自西崗區的餐飲業戶,也有來自龍畔錦城、南石源居等物業小區居民產生的易腐垃圾。“目前,我們負責西崗區人民廣場、八一路、白雲3個街道932家餐飲業戶的餐廚垃圾收運,由於這個站日處理能力有限,因此主要將八一路沿線二三十家小型餐飲業戶的餐廚垃圾運到這裡處理,其餘餐廚垃圾送到夏家河汙泥處理廠處置。”西崗區明悅市容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向元輝介紹說。

處理 餐廚垃圾減量率達到95%

操作員倪建華將裝有餐廚垃圾的塑料桶放在處理設備一側的舉升機上,他按下提升按鈕後,垃圾桶被提升,在上升過程中,桶會被滯留3秒鐘,設備自動對整個垃圾桶進行稱重。稱重後,這臺設備進行自動計算,就對將來要往待處理的垃圾上噴灑多少菌劑、除臭劑的計量有數了。

稍後,桶被提升至設備頂端,此時垃圾被傾倒在設備上方的分揀臺上,倪建華會對這些餐廚垃圾進行二次分揀。二次分揀時,分揀臺會噴水,倪建華就用夾子把塑料袋、方便筷子扒拉出來,以免影響設備運行。

二次分揀後的餐廚垃圾將被推入機器上方的齒輪中進行破碎,擠壓,螺旋脫水。這些垃圾被分成了液體和乾料兩部分。

之後,液體部分經過水油分離和淨化,產生的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地下汙水管網。油脂會集中儲存到設備後方的一個油桶,有專業廠家定期回收,用作洗滌劑等產品的生產。乾料部分則會進入設備下方的反應釜裡,設備自動開始進行菌劑、除臭劑的噴灑,還要在反應釜進行一段時間好氧發酵。

處理過程大概需要6~8個小時,之後乾料部分就能夠從出料口出料了。出來的料就是肉鬆狀有機肥原料,進行加工後可以有機肥,不經加工則可作為營養土。

在整個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水經除渣、消毒後,達到環保排放標準後排入市政管網;產生的氣體經由生物除臭、冷凝淨化後,由引風機引出達標排放;產生的油脂,經收集後可以進入下游工廠,用於加工洗滌用品。

整個過程6~8小時,餐廚垃圾減量率達到95%,即1噸餐廚垃圾“下肚”,約6小時後“吐出”50公斤營養土,以及部分油脂、汙水。

方式 以集中處置為主就地處置為輔

為提高餐廚垃圾末端處置能力,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大連市中心城區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主要解決中心城區餐廚垃圾處置能力不足問題。目前,大連市中心城區採取以集中處置為主,試點就地處置為輔的餐廚垃圾處置方式。

就地處置,為研究推進餐廚垃圾就地減量化處置,西崗區率先開展易腐垃圾就地處理試點,2018年在蓮花山建設首個廚餘垃圾處理站,將分類收集的廚餘垃圾採用生物發酵技術分解為有機肥,分解率可達95%;2019年,西崗區又在市政府和西崗區政府分別建成餐廚垃圾處理站,減量率達90%。3個就地處置設施處理能力約2噸/日,在餐廚垃圾源頭減量方面取得寶貴經驗。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