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敗論英雄 三國時期值得懷念的13位好漢

一、楊阜--在宗弟七人都死在馬超手下後,面對馬超、龐德、馬岱這兩個超級高手和一個一流高手時身中五槍,猶然死戰,最後竟然還能活這到許昌領賞,真乃神人也!!!

二、馬忠--能生擒關羽,立斬黃忠,天下英雄無不聞風喪膽!!

三、範疆、張達(組合)--張飛,萬人敵,於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範公、張公面對張飛是毫無退卻之意,取飛之首級亦是手到擒來,張飛在此二人面前連一個回合都沒走上,範公、張公真來世之奇蹟!

五、許貢手下三門客這三位義士--為主報仇,即使面對威名正盛的小霸王孫策,依然敢痛下殺手,其情誼比肩桃園,氣勢不逮豫讓、荊珂,最終與孫策同歸於盡。此三人高義,故同列之,據說日本有他們的祭院,他們的功績被歷代日本大名所歌頌。

六、秦琪--關羽過關斬將,一路行兇,殺孔秀、韓福、卞喜、王植等,到了秦琪處,小將軍依然膽色驚人,面對殺紅了眼的關羽,依然怒斥其殘暴行經,並對犧牲的幾位同事表示惋惜。當殺人放火的關羽舉出顏良、文丑來表功時,小將軍秦琪居然毫不退卻,曰:"那些全是無名小將",然後上前奮戰至死,壯哉!

七、公孫瓚--這位仁兄和秦琪基本相同。面對天下第一的古惑仔呂布的暴行,上去執法的方悅、穆順、武安國等全都不死也殘廢,但公孫先生毅然奮不顧身的要將其抓補歸案。其實他是一個被二流古惑仔文丑分分鐘搞定的小人物,不過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團結還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行動向後人展示了一個普通的公安戰士的高大形象。

不以成敗論英雄 三國時期值得懷念的13位好漢

八、魏續--魏將軍乃呂布手下降將,曹與顏良戰白馬,魏續同伴宋憲戰不三合,被顏良手起刀落,斬落陣前。連曹都大驚曰:"真勇將也!",而我們的魏將軍卻絲毫不怯陣!大吼一聲:"殺我同伴,願去報仇!",其實魏續知道自己的武藝還不如宋憲,但為了兄弟般的情誼,上陣報仇,何其悲壯!真是風蕭蕭兮白馬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於是,魏續將軍交馬只一合,被照頭一刀,劈於馬下。

九、王朗--老人家連逾七十六歲矣,仍不顧個人安危,與素有鐵齒銅牙的後輩諸葛亮陣前對罵,雖明知孔明從江蘇罵到四川,從四川罵到甘肅之兇漢,老王朗依然膽氣十足,豪氣直衝鬥牛曰:"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真不愧為罵界泰斗也!儘管後來悲慘了點。

十、杜遠--此公乃山大王,和廖化一道劫持了劉備的甘、糜夫人,杜遠在即使知道是關羽為保鏢,是劉備的媳婦,依然不退縮,並且布行仁義,願與廖化一人分一個,真是羞死王英、氣死宋江矣!可恨廖化,出賣階級弟兄,殺了杜遠大王。但杜大王之要色不要命的賊頭形象給我流下了深刻印象。

十一、裴元紹--此兄臺盜馬賊出生,立志要將盜馬進行到底,切非盜名將名馬不可。第一次在盜關羽的赤兔馬未成的情況下,第二次又對準了趙雲。其實此人武藝平平給他好馬,他也騎不了,但此人可敬職守忠於自己的工作崗位,堅決不跳槽,真正做到了“做一行愛一行”乃現代新青年的榜樣!

十二、督郵--督郵這位無名英雄,面對叱吒風雲的劉關張哥仨,仍堅持原則,該收的黑錢一個子兒都不能少,哪怕你是"非常之人,帝室之胄",真乃後世貪官烏鱧們的楷模與精神領袖!

十三、周善 (這也是我最佩服的)

孫權稱他"最有膽量"。周公敢在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精英的眼皮底下,偷運孫夫人及阿斗,何等氣貫長虹!當趙雲跳上船頭侮辱孫夫人時,周善忍辱負重,急中生智,將船以極其猛烈的速度滑向東吳, 差一點活捉趙雲,可惜張飛出現,未能成就此千古壯舉!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面對凶神惡煞般的張飛,周善提刀來迎,做最後一搏,壯烈犧牲。

不以成敗論英雄 三國時期值得懷念的13位好漢

------------------------

借刀殺人真高明 趣談三國演義中六大冤死武將

第6名:潘鳳

《三國演義》第9回曹操起兵討董卓裡,華雄在帳外挑戰,冀州太守韓復突然很搞笑的說了一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據我推測,潘鳳本人肯定清楚自己的斤兩,也一定知道不是華雄的對手,所以沒有主動請纓。結果用了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時間就殉國了。(其實三國演義裡描述的兩軍對壘,大都是主帥問將,誰敢單挑迎敵?幾乎沒有點將迎敵的。)可能潘鳳被點到了也很鬱悶,但是將令已下,死也要向前。跟了這樣不瞭解屬下能力的主公,冤死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如果平日裡就給主公吹噓自己有多厲害,那麼死的就不冤了。所以綜合排名第6名。

第5名:顏良

《三國演義》第50回雲長策馬刺顏良。很多粗讀三國的人都會覺得,河北名將顏良名不副實。其實不然,顏良先前斬殺的宋憲,魏續都是當年呂布帳下極厲害的人物,論武藝不在張遼之下。而後來出馬的徐公明,在顏良馬前走了不到20個回合就敗下陣來。要知道,在《在三國演義》裡第25回遷鑾輿曹操秉政裡,曹操第一次見到徐晃,許楮出馬與其戰了50個回合沒有分出勝負。所以從側面可以看出,顏良絕對是三國裡出類拔萃的單挑型武將,更是絕對不會被關老二一刀就mission complete的通關boss。書上行尾小字描述到,在顏良出征以前,大耳曾經告訴顏良,要是看見紅臉長髯用大刀的,那就是我二弟,你給他招手,他就來投降……結果未做任何準備的延良就這麼死不瞑目了。所以顏良死的的確很冤。

第4名:文丑

《三國演義》第51回雲長延津誅文丑。文丑的實力不在顏良之下。書裡描寫到文丑為了給兄弟報仇,獨自領軍殺到顏津,曹將張遼,徐晃雙戰文丑,居然還吃了敗仗。高手過招,即便被殺都很忌諱兩個打一個。可見文丑的實力已經高到讓曹將不顧身份的程度了。但是後來又讓關羽輕鬆“通關”。這次雖然書裡沒有明確描寫,但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這次出征大耳也在軍中。有劉備在,戰場不確定因素驟然增大。文丑雙戰曹將未顯懼色,且越殺越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像是書上那樣說的,一見關將,交手兩個回合,撥馬繞河而走。

結果被關羽騎著小紅馬,追上就是腦後一刀。綜合一切因素,可以說文丑向中邪一樣,死的更是冤枉。

不以成敗論英雄 三國時期值得懷念的13位好漢

第3名:張合

《三國演義》第202回木門道弩射張合。此回合開篇講到諸葛亮五出祁山敗退,張合執意要追趕,司馬仲達稍加阻攔即讓其單獨追趕,結果中了埋伏。表面上看是張合一意孤行,死有餘辜,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是司馬借諸葛之手而將張合殺之。理由一:當是司馬已經看出諸葛的詭計,知道如果深追,必中埋伏,且此刻在軍中享有絕對的指揮權,完全可以下令禁止追趕。理由二:張合乃魏之名將,數敗於張飛,魏王都未加責怪,這與曹操平日的賞罰分明有很大的不同。可見張合乃曹操深愛的武將。而張合對曹魏也是絕對的忠心。且經歷了曹氏三代,張合在軍中享有絕對的威望。不難分析,如果張合不死,則司馬竄權的野心就絕對不能實現,當時曹氏宗將沒有能挑大樑的,只剩張合是司馬的一顆眼中釘。所以再一次出現了死在自家人手裡的冤枉事。綜合一下,排名第3好了。

第2名:呂布

《三國演義》第38回白門曹操斬呂布。這回又是有劉備在場!!!呂布的生平事蹟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倒背如流了 ,在此不做任何贅述。怪只怪呂布當年不應該轅門射戢,救了劉備。反被劉在後來白門樓上借曹操手殺害。其實那個時候的呂布已經40多歲快半百的人了,再也鬧騰不起來了,也想好好找個主子過好下半生。但是劉備一句讒言……綜合一切因素,排名第2。

第1名:魏延

《三國演義》裡可以算的上是第一雄才大略的武將。魏延第一次登場亮相是在第81回劉玄德敗走江陵。書上原文是這樣描寫的“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引樹百人徑上城樓,來殺蔡瑁,張允。此人是誰?身長九尺,面入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摸樣,武藝獨魁。江表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延大呼曰:'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賊?以圖爵祿,非義士之所為?吾今願請使君,入城誅賊!'” 由此證明魏大將軍跟趙雲一樣,都是在劉備最背的時候前去投靠,只是在這次因為劉備急著逃難,與魏延失之交臂。而後在長沙,魏延不殺昏主,則黃忠必亡,而獻長沙城則是老早就像投靠劉備了。一切行動都證明了魏延當機立斷的大將之風。可能是孔明對紅臉的大將都沒有什麼好感,一見面就是一大堆歪理要殺魏延。要是按照老諸的理論,張松,法正之徒則都是賣主求榮之臣。而後劉備進位漢中王,欽封“五虎大將”,並委任魏延為漢中太守。列位看官注意了,此時在蜀漢政權裡,魏延實際上是僅次於關羽的第2號大將。理由一:古人曾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識人用賢等方面,劉備在三國裡絕對稱的上是首席。對魏延的重任,劉備肯定與諸葛亮進行過激烈的爭論。但是後來仍然堅持己見,劉備一貫對諸葛亮言聽計從,所以這次是極不常見的,從側面也證明了魏延的能力。理由二:漢中地理位置的絕對重要性與對魏延的絕對放心性。

劉備當上了漢中王,而此刻五虎在何處?關羽鎮守荊州,絕對的封僵大吏。張飛此刻在閬中,閬中並不是當時的要衝,而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絕對易首難攻。趙雲此刻鎮守的棉竹(今德陽附近)更是不疼不癢。因為棉竹往上有梓潼(今綿陽一個縣),有陽平關,各路都有把守。書中雖然沒有明確交代,估計此刻黃馬應該都在成都。在當時蜀漢,在面對突發事件,也只有關羽跟魏延兩個武將身份的人享有調兵權。可是就是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就這麼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的被諸葛亮一遍一遍又一遍的排擠,打壓。以至最後有些心志失常,但即便是最後關頭,魏延仍大罵曹賊,不肯投降,在諸葛亮死後,也只是想殺掉楊儀,並不想造反。可是……魏大將軍還是玩不過諸葛亮。綜合一切因素,排名冤死武將第1名..

-------------------------

煮酒論英雄——點評《三國演義》中的十大虎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說英雄,三國真的讓人神往不已,有東坡憑弔的公瑾,有千古稱誦的孔明,更有許許多多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虎將!虎,森林之王,為將者,叱詫風雲、勇猛無匹可謂之虎將。

第一、呂布。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三國中論勇猛以呂奉先為第一人,想必是眾望所歸。先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後有典韋和許堵雙戰呂布也未能取勝,而曹操接著一共派出了六名超一流或一流以上名將圍攻呂布,最後還是讓呂布輕鬆殺出了包圍圈。呂布在三國裡也算是個悲劇人物。他雖然是個小人,但卻是真小人,所謂“雖多變卻不詐”,在我看來,這樣的人比起偽君子來應更可愛一點。但是,真小人在白門樓早早地就身首異處了!

第二、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都足以證明其勇。關羽的軍事才能也是無可否認的,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獨立作戰,是劉備陣營中少數幾個有獨當一面能力的大將之一。水淹七軍更是關羽的顛峰之作,連曹操都有了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此公死後更是被神化,他在人們的心目中就如北斗一般星光閃耀。多少年來居然有不少人家把關公作為財神爺供奉,古往今來的武將恐怕只此一人吧?驕狂自大,自己不把自己當人(當神),是關羽最大的缺陷。這種性格下顯現的忠義,在現代人看來,不免太過虛偽。自大替關羽自己敲響了喪鐘。對東吳諸將(準確的說應該是天下所有的將領)的極端藐視,使他最終自吞苦果,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被擒就不像第一次那麼風光。被朱然、潘彰這樣的三流角色活捉,實在是一代名將的奇恥大辱!關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最輝煌時種下了失敗的種子,關羽死於自己的盲目自信。

第三、趙雲。被讚譽為“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不少戰績都是單槍匹馬下成就,如逐文丑救公孫、臥牛山戰群匪、長坂坡救主、截江奪阿斗、漢水救黃忠,尤其是長坂坡一戰,更是七進七出,勇不可擋,傳為歷史佳話。趙雲是一代戰神,永遠的常勝將軍。對他來說,大將軍當死於沙場之上的話沒有意義,他的鋒芒無可抵敵,沒有人可以在戰場上殺敗他,所以他只能死於床塌之上。對於領導者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好臣子,他深明大義,忠貞無私,見識高明,謙虛謹慎,任何事交到他的手中,都可以放心,任何艱難有他在身邊,都可以走過去,他是世間最英勇的武將,卻從不如旁人那般桀驁不馴,他是世間戰功最卓著的武將,卻從不會如旁人那樣爭功奪利,他就象他手中那口青釭神劍,雖然鋒利,雖然危險,卻總是安安穩穩的裝在鞘中,直到危急時刻,才脫鞘而出,把光芒照亮天際。對共同戰鬥的袍澤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夥伴,衝鋒時趙雲會衝在前面,你只要掠陣就行;撤退的時候趙雲會替你斷後,你只要先走就行;你被包圍地時候趙雲還來救你,你只要還沒死就行;領功勞的時候趙雲會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身邊就行,和他在一起,就可以不用擔心任何事,該想到的,他自然為你想到了。對普通的士兵來說,趙雲是個可敬的將領,他關心每一個普通的士卒,不會輕易讓任何一個人涉險,他武藝高強,智謀出眾,成熟穩重,從不弄險,更不會為了功勞而用手下的性命來鋪路,趙雲殺人斬將是最多的,打地勝仗是最多的,但他的士卒,卻從來都是消耗最少的。他生如朝陽般耀眼,死如秋葉般靜美。用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他才貼切呢?只有--國士無雙!

第四、張飛。“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知道什麼叫“萬人敵”了吧。這就是張飛張翼德。千年過去,長板坡一騎絕塵,直至幾十年前,德國一個叫隆美爾的小夥子在北非故計重施了一把,一不小心居然就博了個“沙漠之狐”的美稱。誰還敢小看張飛?“三國演義”裡,眾人皆畏呂布之勇,獨獨張飛,屢屢跳出來要和呂布單挑。而且,若以帶兵論,張飛的能力應當強於呂布。攻佔益州,張飛是戰功最大的一個,而且顯出了難得的謀勇兼備的名將素質。漢中的戰役中張飛戰張頜,張飛用的是先驕其心誘敵出擊,再利用狹窄地形迫其主力決戰,使用尖鋒突破的戰術,一舉擊破,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傳說中,張飛善畫美人,由此可見其膽大心細。可惜,張飛為酒活著,不可一日無酒,也因酒而死,在暴飲暴打一頓後,被壞恨在心的範疆、張達謀害。名將隕落於小人之手!

第五、馬超。西涼錦馬超,張飛並世雄。當初為報父仇,孟起偕同龐德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說的就是這事。馬孟起後投張魯時,又在葭萌關夜戰張飛,真乃“前只呂布,後無來者”的虎將。再後,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諸葛亮對馬超的評價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孟起這一世之傑一投靠劉備,劉璋等輩便立時震驚萬分,須臾就投降了劉備。可惜的是,天不予壽,馬超四十出頭就亡故了。否則北伐也不至於只讓魏延一人苦苦撐著了,而且以馬超在西涼的威望,孔明在長安以西一定還能有所作為。“扶風勇略冠當年”,緬懷馬超同志!

第六、張遼。張文遠,逍遙津一戰,江東小童此後聞張遼之名,竟夜不敢啼!新浪論壇“月七月八”兄有很精彩地描述:“張遼是我認為三國大將中軍事才華最高的一個。他的全盛時期是在合淝。由他指揮的逍遙津戰役是戰爭史上可稱得上奇蹟的戰役。先說逍遙津之前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兵留張遼守合淝,孫權乘勝來攻,初戰失利。大將太史慈策化了一計,派人到合淝城中放火然後裡應外合。守城最怕的就是這一招,張遼象事先知道一樣讓兵士夜不卸甲,城中的間細很快被捉,張遼翻手就玩了一招,讓兵士放火吶喊,做好埋伏,然後大開城門,太史慈中計所帶精兵被殲,自己也於此役喪生。同為名將,太史慈與張遼相差何止千里。逍遙津戰役張遼以絕對的少勝絕對的多,而且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完成,真是奇蹟。應該說孫權採取的戰略是正確的,當時曹操遠征張魯,合淝防線兵力薄弱,只有八千人,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孫權糾集了十萬人出征合淝,合淝和皖城互為犄角,無論攻那一方,另一方必然銜尾痛擊,孫權不宣而戰,用閃電戰先取皖城,張遼救之不及,只有在半路退回。至此合淝成為孤城。曹操遠在漢中,援之不及,一切只能靠張遼自己了。張遼精選了八百死士,和孫權的攻城大軍正面硬憾,居然把孫權殺的要避其鋒銳。守城軍士氣大震,戰以後能守,不得不佩服張遼。孫權攻城十來天不能下,十萬大軍糧草補給不上,只得暫時退兵。孫權和重要將領在逍遙津召開軍事會議,他萬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張遼全軍傾巢而出突襲逍遙津。我不得不佩服張遼的膽略和戰術,八千人和十萬人對比,動輒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張遼的自信來自情報的掌握和精確的判斷力,為求速度張遼使用的是全騎兵。孫權差點把老命也丟在逍遙津,幸虧馬跑得的快,因為騎兵式突襲,工事兵配合不上,斷小師橋的命令沒有及時執行,孫權撿回了小命。羅貫中作詩稱讚孫權的馬快'逍遙津上玉龍飛'實則是刻骨的諷刺。手下將領幾乎被一鍋端,逃走的都寒了膽,再沒人敢跟張遼交鋒,倒致孫權的全面潰敗。”後曹丕徵吳,以張遼等為大將,卻為東吳徐盛所破,張遼中箭身亡。名將不敗,神話破滅,可惜可惜。

第七、甘寧。甘興霸,東吳第一名將也。興霸最初在劉表手下,跟隨黃祖,期間射殺來犯的吳將凌操。後改投明主孫權,在赤壁之戰其間,頗受大都督周瑜賞識,立下赫赫戰功。後期與曹操在合肥的一系列爭鬥中,甘寧更是確立了他在東吳第一名將的位置(其時太史慈已亡)。曾創下百人夜襲曹營,不折一騎,安然而返的奇蹟。甘寧在此戰中的表現足以掠美張遼逍遙津之戰的完美表演。他與凌操之子淩統的一段由仇人到兄弟的故事更是值得稱道。甘寧,最後在劉備伐吳的戰爭中被南蠻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美中不足,與張遼一樣未能克盡全功。

第八、典韋。曹操早期的貼身保鏢,使一對八十斤重的鐵戟,可見勇力過人。曹操征討張繡時,張繡聽取賈詡之言,獻宛城而降。哪知曹操好色,做了次張繡的便宜叔叔。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又是賈詡獻計,張繡造反。典韋為掩護曹操逃命,身中數十刀而死。後來曹操說起這宛城之戰,不痛子曹昻、侄曹安民之死,而獨泣典韋耳。不過兇手賈詡後來投靠了曹操,居然混得很不錯。此中可見曹操用人的策略。

第九、許禇。典韋的後任,對曹操也是極為忠心。許禇成名是因為當時在家鄉與抵擋流寇侵犯,在陣前居然拽住一頭牛的尾巴,走了百步有餘,真是位牛人!曹操很是看重許禇,稱之為“吾之樊噲”。自徵張繡開始,一直至曹操亡故,許禇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總是被用為先鋒之職,以振士氣。在官渡之戰、在赤壁之戰中均可看到仲康活躍的身影,當然最膾炙人口的要算那次在渭水光了膀子單挑西涼超哥了。曹操死時許仲康哭至吐血,忠心可鑑。其子許儀後來為鍾會所殺。

第十、周泰。周幼平,“此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數次會戰於合肥一帶。特別是曹操平定漢中後的逍遙津之戰,規模甚大。孫權用兵不當,被曹軍困住,周泰挺身殺入重圍,身中數槍,終救得孫權。戰後周泰背上竟似刀刻過一般,盤根遍體。孫權深感其忠勇,撫著傷疤一個一個問過去,問一個便讓周泰喝一盅酒,結果周泰大醉。幸有名醫華佗,周泰之傷得以治好。孫權:“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慼。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周幼平,黃武年間(222-229年)病卒。此後,蜀滅,吳亡,三國歸晉,名將凋零!

-------------------------------------------

“變相怪傑”悉數登場 赤壁之戰的五大丑八怪

赤壁之戰無疑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為了讓這場超級大戰更精彩,藍眼睛的孫權、紅臉蛋的關羽、長臂猿似的劉備等等“變相怪傑”悉數登場,好不熱鬧。這其中,有五大丑八怪不能不提,正是由於他們的參戰,使赤壁在周瑜、趙雲、諸葛亮等帥哥組成的亮麗風景線之外,又多了一個別樣的景區。

NO.1 曹操

曹操有多醜,《三國志》裡面沒有直說,但是通過一件事可以得知。根據《世說新語》介紹,有次匈奴派使者前來覲見。曹操嫌自己丑,怕嚇壞了人家,就讓三國第一帥哥崔琰冒充自己,端坐大殿之上,而他本人則裝成武士站在一旁。試想,如果不是醜到了白天見鬼的地步,曹丞相何須弄個山寨“曹操”應付。從多種資料分析可以基本確定,曹操身材矮小(身高一米五幾),相貌猥褻,嚇跑李逵是絕對沒問題。但是,他本人的氣質卻非同一般,匈奴使者後來曾說“然床頭捉刀之人,甚有威重”,絕對是個氣度不凡的人。

NO.2 龐統
說赤壁不能不提龐統,如果沒有他的參與,向曹丞相獻上鐵索連船的昏招,那麼就算東風再大,也燒不了曹軍的幾艘船。按說之前他已經與諸葛亮齊名,大戰中的表現無論如何也能讓他受到東吳的重用。然而奇怪的是,事後當魯肅向孫權推薦他時,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的讚美詞說了好多,最終卻得了一句“狂士,用之何益”的評價,然後就被掃地出門。其實原因很簡單,龐統相貌寒磣,而且行為粗俗不講禮儀,讓孫權很不爽。之後到了劉備那裡,劉皇叔手下趙雲、諸葛亮、張飛等一干帥哥雲集,突然看見這麼個醜八怪,差點沒吐出隔夜飯來,連多看一眼的都捨不得,直接就讓龐統去當縣令了。

NO.3 夏侯惇

夏侯惇本不是醜人,奈何早年他戰場上遭遇不幸,被呂布的部下射中了左眼,雖然他當場吞下了眼球,但是獨眼龍的桂冠也扣在了他的頭上,從此有了“啖睛”的綽號。此後,夏侯惇對自己的獨眼極度失望,經常拿鏡子撒氣,“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原來,摔鏡子並不是總是女人的專利。

NO.4 諸葛瑾
說到醜,諸葛亮的這位活寶哥哥可謂名揚古今。如果大家想找個參照,可以多看看李詠,不過李大哥好歹還有個招牌似的爆米花笑容彌補,諸葛瑾可啥都沒有。有一次孫權設宴款待臣僚,席間,孫權看到諸葛瑾臉長得很長,玩心頓起,就叫人牽來一頭驢,在驢的長臉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以此調侃諸葛瑾。群臣看了,無不哈哈大笑,這使諸葛瑾尷尬萬分。這時,幸虧有他的聰明兒子諸葛恪走上前去,請求給驢再添寫二字。孫權就叫人把筆給他,諸葛恪拿起筆添寫了“之驢”兩個字,驢臉上就有了“諸葛子瑜之驢”,一下子解除了父親的尷尬。一奶同胞,諸葛亮有貌有才,諸葛瑾卻才貌俱差,真懷疑他是不是私生子。

NO.5 樂進
對於三國的各路人物,不管多醜,《三國志》作者陳壽基本都是筆下留情的,除非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比如樂進,陳壽同志估計下了好大決心,才心存仁慈地寫了“容貌短小”四個字。照這副尊容,不用化妝,直接可以演時遷。不過醜歸醜,樂進功勞不小。官渡之戰,他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後來又打敗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赤壁之戰中,他更是擊敗關羽、蘇非,連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來投降。只可惜,他一人再勇,也不能挽救最後曹軍的敗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