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調研紀要

欲關注更多調研以及中國國旅,壽險,廣州酒家最新報告請添加個人微信

【摘要】

1、行情:往年相比,2019年整體表現為庫存少、價格好,預計2020年下半年會進入牛市行情

2、供給情況:國內層面,短期廣西糖產量大幅增加和減少的可能性均不大;國際層面,巴西、歐盟和泰國呈減產趨勢,國際糖產能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印度。

3、庫存情況:國內層面,2019年全國性輕庫存,但未出現庫存斷檔;國際層面,國際糖缺口持續增加,已達650-700噸缺口,行情向好。

4、廣西行情:由於糖庫存極少,廣西糖廠普遍提前開榨(11月約30-40家)。目前廣西畝產4噸/畝

【詳細內容】

(一)行情判斷

(1)2020年的行情預判

預計開榨中期會有壓力,特別在春節後(3-4月)的淡季,進入5月後,伴隨著夏季到來和關稅政策落地,可能會迎來轉機。公司認為牛市在2020年下半年,價格可能達到6000-6500,甚至6000-6800,牛市行情基本確定。存在幾個不確定性因素:一是走私打私,二是明年五月份的政策—從量不從價,三是外盤的情況。

(2)國際庫存缺口及投機淨空倉對後續價格的影響

國際總體的庫存缺口一直都在增加向好,原來400萬噸,現在是650到700,機構基本上在佈局長期。淨空倉達到最大值可能是由於兩個原因,第一,對沖基金。但糖只是對沖基金投資品種的一個,現在淨空雖然達到了最高,但打不下去可能就得出場。第二,部分投資者認為當前的價格還有下降空間,因為國際庫存非常大。

(二)供給格局

1、國內供給

(3)明年產量增加的可能性

以廣西為例,目前廣西畝產4噸/畝,短期產量很難增加。

從傳統意義上說,產量上升至少需要兩個因素:土地和價格大幅上漲。價格層面,糖價大於8000元/噸,蔗價上漲至550-600,可能會發生大規模增產。但一旦達到這一價位消費會大幅減少、替代品大幅增多,價格無法持久;土地層面,廣西產量高峰時,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目前種植面積1150左右,兩者差距不大,提升困難。

(4)甘蔗種植面積下滑可能性

如果糖價不下滑,甘蔗種植面積下滑的可能性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第一,甘蔗種植的技術要求較低;第二,糖廠一般會採取措施;第三,若轉為果樹,再轉回甘蔗就比較難。總體來說,只要蔗價穩定,種植面積下滑可能性就比較低,甚至會出現增漲,但幅度有限。此外,農民追求穩定,只要收入沒有大範圍的變化,大部分都會持續做種甘蔗(目前,本地區基本無40歲以下的農民,大多都是50歲以上)。

(5)開榨提前的情況

廣西預計11月份提前開榨,較去年提前了10天,主要由於庫存少且價格好。11月份應該至少有30到40家開榨,今年的庫存見底速度比去年提前了大概一個月。

(6)廣西今年產量預測調增的可能性

廣西10月份調研時約600萬噸,公司12月還會再次調研。需要指出的是,最近溫差比較大,糖分雖然很足,但甘蔗高度不夠。加之,上半年雨水很多,不利於甘蔗分櫱生長,有效莖的株數少,產量很難上調。

(7)今年甘蔗的價格

490是基準價,最高價約520,最差約450。目前雖然在推行甘蔗價格市場化,放開蔗區管理,但實際上還是政府在引導,會給出指導價。並且,廣西糖廠認為蔗區是他們長期發展的根,因此一定要保他的上游(不完全遵循經濟學原理把風險向上遊傳遞)蔗農。

(8)南北糖競爭

內蒙在年初盈利並不好的情況下增產,原因如下主要有兩個:一是由於玉米受到發展限制,本地擴產(土地遼闊);二是由於南方糖的發展空間有限,部分加工廠轉移到北方。趨勢整體表現為:戰略部署轉移到北方,產能轉移到甜菜廠。南方糖的發展空間有限,北糖目前產量約100噸,未來可能達到250萬噸,理論上增長空間很大。此外,北方糖自供,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目前北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種植和推廣不順利。產能一直未能達到預期,主要由於種植區的養成是很漫長的過程

(9)甜菜場沒有向廣西滲透

目前沒有。西南、成都相對會比較多,今年開榨初期河南也有諸多甜菜廠(往年較少)。

(10)榨糖成本

5300-5400。成本的構成:甘蔗(490*8)、生產成本(1000)

(11)糖廠地處偏僻

廣西糖廠絕大多數位置偏僻,受歷史原因的影響,因此運輸成本通過多樣化運輸方式來降低。

(12)廣西推行機械化的可行性

在廣西推行機械化可行性不高。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土地的問題,並且分散在山頂;二是農戶多為散戶,推行機械化不太可能。所以廣西的成本下不來。

(13)廣西糖廠的洗牌與轉手

洗牌—勞動力短缺的矛盾凸顯,始終解決不了機械化的問題,規模化生產成本難以下降。

轉手—歷史經驗是糖廠最多虧損四年,只要撐過虧損起總能活下去。廣西破產後的廠商主要是通過收購兼併的途徑,價格合適比較容易找到買家。具體的賣價有專業團隊評估,但不完全是按淨資產來評估。因為糖廠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企業,必須考慮後續蔗農和員工的有效安置。

2、國際供給

(14)巴西產量

巴西略減產,但目前巴西庫存還是歷史最高。此外,今年巴西套保的比率較低,所以沒有必要調高製糖比。調製糖比要看原廠的價格和容量問題,如:國內一旦乙醇的庫存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會再增加,因為這樣銷不出去。現在維持的比例基本上就是平衡點。

(15)歐盟和泰國

今年基本上是確定性的產需缺口,歐盟和泰國明顯減產,泰國存在木薯替代的趨勢,沒有大的增產因素。

3、進口和走私

(16)明年5月份到期的關稅政策

關稅預計恢復到50%(在申請延期),進口配額主要依賴於進口政策。不至於放開過快以至於衝擊國內價格,因此,明年缺糖的局面大概率還是會持續的。

(17)走私情況

走私利潤可觀,但由於政策嚴格,走私量大幅度減少,這也是今年廠區果糖銷售可觀的原因之一。

(三)庫存

(18)國內糖庫存

與往年比,全國性輕庫存,具體的經銷商會有些區別。廣西集團基本上沒有庫存了,貿易商的結構性庫存與上一榨季相比也總體偏低,但未出現庫存斷檔,奠定了這波行情的基礎。從今年四月份開始,產銷率比去年同期略快一些,導致可售庫存基本見底,有加工廠的地方庫存相對好一點,如:華南;華東、西南、西北無加工廠,庫存會偏緊一點,但甜菜廠會向他們銷售

糖調研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