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上交所接連追問,博拉網絡的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

中訪網財經(孫書沁)互聯網時代,不管多麼微小的數據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企業對數據的建構和掌握變得至關重要。

而作為企業大數據服務提供商的博拉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拉網絡”)即將迎來上會“大考”。

據悉,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46次審議會議將於11月14日上午召開,屆時將審議博拉網絡的首發申請。

博拉網絡本次擬公開發行股數不低於3033萬股,募集資金用於主業,項目所需資金5.05億元。

其實,這並不是博拉網絡第一次上市,2015年11月30日公司曾掛牌新三板,而2016年4月欲在創業板上市並於2017年9月18日從新三板摘牌。

2017年10月25日,博拉網絡首次上會,審核的結果為暫緩表決;同年11月29日,博拉網絡再次發起衝刺,但審核結果為未通過,證監會發審委要求博拉網絡就淨資產收益率顯著下滑的原因和影響等情況予以解釋。至此,博拉網絡的創業板上市之路宣告失敗。

科創板的啟動給博拉網絡帶來了又一次機會,三次問詢過後博拉網絡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這次“闖關”結果也令人拭目以待。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博拉網絡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60億元、1.80億元、3.07億元,同比增長12.62%、70.77%。報告期內發行人業績穩步提升。

淨利潤方面分別獲得3,863.29萬元、4,055.27萬元、4,294.03萬元,同比增長4.97%和5.98%;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563.93萬元、3597.66萬元及4073.21萬元,同比增長9.5%及13.2%。利潤增幅遠低於營收增幅。

遭上交所接連追問,博拉網絡的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博拉網絡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164.23萬元、432.73萬元、-3282.25萬元,遠低於同期淨利潤。

此外,作為一家衝刺科創板的企業,發行人在報告期內的研發投入變動較大,先升後降,分別為1358.71萬、1571.05萬、1382.4萬,研發費用率分別為8.52%、8.75%、4.51%。

特別是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降幅達到了12.01%,研發費用率同比減少4.24個百分點。

博拉網絡作為一家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對於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的費用投入難道不是應該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而增長嗎?

有意思的是,在上交所對發行人的三次問詢中都追問過“主營業務”相關的問題。例如,上交所要求博拉網絡進一步論證發行人業務實質不為數字營銷、廣告投放業務,而將公司定位於“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不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在招股書中,博拉網絡一直強調公司通過“大數據+技術產品+應用服務”業務模式,為企業客戶提供技術開發服務和大數據應用服務。

遭上交所接連追問,博拉網絡的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發行人在招股書中提及“大數據”這個字眼高達900多次,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上交所會對公司定位問題“緊追不放”了。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一項來看,“營銷及運營收入”在報告期內貢獻了最多營收,由此,博拉網絡也被質疑其實主要經營的是廣告營銷業務。

遭上交所接連追問,博拉網絡的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

不過,從其前十大客戶主要交易(服務)內容來看,大部分仍是涉及到營銷策劃、精準投放業務,第4、第5、第7、第10大客戶是廣告營銷企業或廣告代理商。

遭上交所接連追問,博拉網絡的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

同時,2018年發行人向前十名供應商的採購內容也是主要涉及廣告投放、廣告代理、媒體投放等內容。

對此,博拉網絡曾在問詢回覆中強調“數字營銷”與“大數據應用服務”兩個概念並非相互對立,而是可以兼容的。(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