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快遞成毒品犯罪溫牀 宜興向社會通報毒品犯罪案件審理情況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為了充分展示法院打擊毒品犯罪的決心和成果,加強全民禁毒教育,宜興市法院召開毒品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該院5年來毒品犯罪案件審理的基本情況。該院副院長鄭東,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吳志良和該院刑事審判庭庭長黃澄、辦公室主任吳杏萍組成新聞發佈組,朱群鋒等4名宜興市人大代表和媒體記者應邀參加新聞發佈會。

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5月,該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711件,佔同期刑事案件總數的10.1%,判處罪犯748人。毒品犯罪案件主要呈現5大特徵:一是毒品犯罪案件呈階段性高位運行,毒情形勢依然嚴峻。2013年至2017年審結數分別為:109件123人、148件153人、223件228人、94件102人、115件120人,2018年1-5月已審結22件22人,佔全部刑事案件的4.5%,涉毒案件所佔比例在2015年達到高峰。二是吸、販毒人員呈多元化。販毒者中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多為無業人員,有職業的主要以個體商販、企業員工、建築工頭為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五年來判處的748個被告人中,女性有113人,佔比15.1%。三是吸、販毒人員年輕化趨勢明顯。涉案被告人年齡在18歲至35歲達489人,佔65.4%,主要集中在“80後”“90後”,低齡化趨勢明顯。四是吸毒人員重大惡性犯罪案件頻發,成社會治安重大隱患。近年來,該院審理的涉毒犯罪與其他違法犯罪交叉的比例達19%以上。僅2017年度,侵犯財產以及侵犯人身權利的案件中就有19%為吸毒人員所為。五是網絡販賣、快遞運輸已經成為販毒的重要手段。涉毒人員通過QQ群、微信等聊天工具、網絡直播軟件等社交平臺發佈信息,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新興支付平臺完成支付,並大量通過同城專遞等物流平臺寄遞,使毒品犯罪更加隱蔽,打擊難度增大。

“毒品犯罪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遏制毒品犯罪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鄭東在分析毒品犯罪特點時表示,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廣泛運用,物流方式的更新,毒品網絡犯罪呈現上升趨勢。現實存在的各類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均在網上得到複製,利用互聯網傳播製毒技術、銷售毒品和製毒物品、聚眾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越來越嚴重,大大加快了毒品問題蔓延的速度。面對嚴峻的毒品犯罪形勢,法院始終堅持依法從重、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指導思想,深入推進毒品犯罪審判規範化建設,完善毒品犯罪審判工作機制,對於重大疑難的毒品犯罪案件,院、庭長擔任審判長親自審理。加大參與禁毒綜合治理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有利時機集中開展禁毒宣傳,如“6.26”國際禁毒日前集中宣判一批涉毒犯罪形成震懾警示效應,突出宣傳重點,緊緊圍繞青少年群體和合成毒品濫用,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人民群眾自覺抵禦毒品的意識和能力,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禁毒風尚。

鄭東表示,接下來,法院將進一步從預防教育、警示宣傳及定罪量刑等方面加強機制建設,提升毒品犯罪的懲防效果。針對涉毒分子低齡化的趨勢,充分利用好新聞媒體的宣傳、教育效用,尤其是對高中生、大學生以及青年人等易涉毒高危人群以及KTV、酒吧、舞廳等娛樂場所等易涉毒重點場所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倡“遠離毒品、健康生活”。與公安、檢察等部門加強配合,形成打擊毒品犯罪的強大合力。加強對吸毒人員的備案跟蹤,對涉毒人員的信息登記上網,資源共享,與旅館業、租賃業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比對,便於發現毒品犯罪的線索,遏制毒品蔓延。

發佈會前,該院對2起涉毒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其中被告人黃某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被告人楊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處拘役4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人大代表、媒體記者和來自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的45名學生參加了黃某販賣毒品罪一案的庭審旁聽。宜法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