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秦國通知魏安釐王,想派兵助魏攻楚,魏安釐王不太情願,因為這樣一來,魏國部隊的後面,就有了一支數量龐大的秦國監軍,倘若魏國攻楚不利,秦國到底打誰還是個未知數,但以魏安釐王的智商,抓拍腦袋也想不出拒絕秦國的理由,只好違心同意秦國要求。於是秦國與魏國合兵一處,攻打楚國始皇帝派兵協助魏國攻楚,一方面可以瞭解魏國軍隊的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魏國去試探楚國的能力,巧妙的計劃只有我的未來不是碰到能完美實施計劃的人才能成為成功,可惜這次始皇帝沒有用到這樣的人才,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戰爭

最起碼這次伐楚行動的秦軍總指揮辛梧不是,由於辛梧的自我保護意識太強,最終導致這場戰爭慘淡收場秦國大將辛梧這次派到楚國戰場上擔任伐楚的秦軍指揮,明眼人都知道是讓他鍍金來了,這樣的只賺不賠的買賣實在太難得了,本來秦國的作戰目標是靜觀其變,伺機而動,力爭在秦國努力下讓楚、魏兩敗俱傷,而辛梧要扮演的就是漁翁的角色,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都能砸到辛梧頭上,不能不說他是個幸運兒。聽說秦、魏聯合伐楚,楚國令尹李園沒有驚慌失措,根據他多年陰謀詭計的經驗,他想出來利誘秦國總指揮辛梧的辦法來解決危機。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伐楚行動

李園親自出馬,化裝成楚國說客,以秦將井忌為鑑,提醒辛梧如果秦軍得勝,秦、楚修好之後辛梧肯定性命難保。出於同情心和好事做到底的考慮,李園為辛梧設計了按兵不動的妙計。辛梧採納楚國好心人的建議,遲遲按兵不動,直到半年後才發兵攻楚。為楚國爭取到了組織防禦的時間,楚國也因此暫時免遭了滅國的危險。李園憑藉陰謀詭計,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楚國的命運,成為楚國有膽有謀的不世之臣。最可憐的是辛梧,只腳已經跨進了名將的序列,卻被李園硬生生地拉回地獄。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李園雕像

縱觀戰國大局,唯有秦國獨好,始皇帝擺平了魏、楚、燕等國的各項事宜後,又把目光對準了趙國,由於地緣政治的需要再加上趙國自身能力的缺陷,始皇帝打算把趙國當作他統一六國的突破口。公元前234年,始皇帝任命大將桓為滅趙總指揮,正式出兵伐趙,桓崎也意識到了領導的決心,他發誓不破趙國終不回。趙國平時疏於軍隊建設,外圍防守鬆懈,面對秦國攻擊無還手之力,桓崎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攻城略地來到國北大門武城,沒想到在武城遇到了趙將扈輒率領十萬大軍的支援聽到趙軍數量,桓齮開始有點小緊張,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趙國地圖

但幾天之後他就明白了,原來趙軍數量和質量不成正比,趙將扈輒根本就無回天之力。趙王遷在危難關頭派貪生怕死的扈輒去抵擋秦國進攻,國家生死存亡任用庸才,難道是趙王遷被秦國進攻嚇傻了?扈輒這樣膽小如鼠的將領趙王遷都能用,是因為趙王遷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在趙國對抗秦將領的任命上,不是以能力的大小作為考量的,而是以誰能聽趙王遷的話做標準的,這也跟趙國政局有關。趙王遷接替老爸坐上趙王位置後,一直地位不穩,因為趙王遷本不是趙國法定繼承人,因他老媽受寵趙悼襄王廢長立幼,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趙悼襄王

他才有今天,所以很多人不服氣,趙王遷本人能力不大,但吃喝嫖賭抽樣樣俱全,對國家政事卻不聞不問,是當時國際聞名的昏君形象代言人,趙國上下早傳出欲用哥哥趙嘉取而代之。趙王遷在國內地位不穩,國內的那些老臣對他的態度也不熱不冷,沒辦法他只有努力培養自己的班底,一方面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當這些人取得成績後,可以增加他治國的威望。出於這樣的目的,在這次抵擋秦國進軍中,趙王遷放棄龐煖這樣的大將不用,而是選擇了扈輒率軍抗秦。由於扈輒能力所限,

為何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要亡了嗎?

趙國軍隊

趙國再現長平慘劇,十萬趙軍被桓齮全殲於武城,趙國的最後一點家底被趙王遷敗光了,趙國眼看回天乏術,趙王遷心如死灰之際想到了一個人,也就是這個入又一次延緩了趙國的壽命,他就是李牧。公元前233年,在趙國一路高歌猛進的桓齮暫時休整之後,穿過上黨,翻過太行山,突然出現在赤麗、宜安之前。這兩座城池是趙國漳水以西最後的屏障,攻破二城,趙國也就名存實亡了,趙國的防守能力依舊,幾天工夫兩座城市就被秦軍攻破。消息傳回邯鄲,輿論大譁,有人就已經開始收拾準備跑路了。

·《秦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