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拯救這個因消費金融而備受煎熬的年輕的“負債人”社會呢?

該如何拯救這個因消費金融而備受煎熬的年輕的“負債人”社會呢?

近日,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網的一篇名為《雙11催熱消費金融:分期業務通過各種形式嵌入場景》的文章提及京東白條10秒交易金額破億元,因為在文章中提及了超七成的借款人屬於“95後”的年輕人,人均分期金額在2500元以內,這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驚訝。

我們除了驚訝之間也想到了一個很可怕的問題,就是如果任由消費金融發展下,中國這個文明社會會不會變成一個“負債社會”呢?畢竟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高速發展,現在的社會中堅力量就是這些20歲到40歲之間的年輕人,而如果這部分年輕人都負債了,那麼這個文明社會真的要變成“負債社會”了。

本來“雙十一”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單身男人的節日,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節日被電商平臺包裝成一個“消費的瘋狂購物節”,今年多家電商平臺還推出了一種很可怕的貸款消費理念,而這樣的一種消費理念一出現,瞬間將社會上的年輕人變成了“負債群體”,而這樣的一個貸款消費模式真的使用中國這個市場嗎?

我們在這幾年裡由於P2P網貸行業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我們也進行過很多次的簡單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這個社會上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存在“負債”的一種情況,而他們的“負債”主要來源於消費金融、網貸平臺、分期業務等一些貸款模式的消費,而這種消費模式也正在慢慢的侵蝕整個社會。

現在我們在中國經濟網上看到的僅僅是京東白條的數據統計,如果加上淘寶、拼多多等知名的電商平臺的貸款數據的話,恐怕統計出來的數據更是讓人大吃一驚,或許統計出來以後的消費金融的貸款數據會佔社會的很大的比例,這難道不就是一個黑色的“雙十一”。

其實,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消費金融的業務主體是20來歲的年輕人,但是這樣的一個年紀在於中國這個社會來說就是打工創業的一個階段,而現在這個階段被所謂的消費金融佔領以後,大部分年輕人幾乎都成為了“負債人”,問題是,這種貸款模式還是以信譽貸款為主的一種模式,如果這些社會上的年輕人出現了逾期行為,那麼他們的“個人信用”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徵信系統也會出現問題,那麼如何應對年輕人的“徵信危機”就成為了目前最緊要的一個問題。

而建立徵信系統的初衷是促進誠信社會的基礎,目前“徵信危機”在P2P網貸市場不斷的延續發酵加上一些上徵信的平臺的各種貸款的手機費、管理費居高的的一種模式,年輕人群體不僅僅面對的是“徵信危機”,而且還要面對為這些非法金融平臺的各種違規行為的催款模式,勢必影響法律和道德的“信任危機”繼而危害的是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

知名媒體人徐亮認為:在這樣的情況,改如何在這個文明社會的基礎上創建誠信社會那就成為了一個“設想”,目前主要的是如何儘快規範以及整理P2P網貸行業和消費金融行業和法律道德的危機處理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畢竟,對於很多備受P2P網貸平臺以及催收公司惡意騷擾的債務人群體來說,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不被非法侵害,個人隱私不再被這些網貸平臺肆意的洩露和通過“債轉”模式變相交易是他們心中的主要的“疙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