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提到"卡拉什尼科夫"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那位叱咤风云的"世界枪王",还是累计生产近亿支的AK-47突击步枪。不过,自从苏联解体以来,这所昔日著名的轻武器公司为了自身生存,开始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尤其是当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引入私人资本以来,"不务正业"的现象就越来越多。什么电动汽车啊、战场机器人啊、服装配饰啊等等,几乎各领域都有涉及。这不,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又开始进军无人机市场了。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团旗下的ZALA航空集团研制的"柳叶刀"系列无人机)

近日,美国军事分析专家对俄罗斯无人机,以及其在作战中的潜在威胁感到震惊。据《大众机械》杂志刊登的文章称,新技术可以控制一百多架与当年"神风敢死队"类似的无人机,对轻装甲车辆、地面雷达站等目标发起进攻。美国军事分析师塞缪尔·本迪特被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人认为,无人机将成为打击恐怖分子和高科技对手的有效武器,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在叙利亚收货的最重要的军事经验之一。

有文章指出,目前人们所熟悉的防御系统,包括导弹、速射机枪/火炮等均难以有效应对无人机群。即便能摧毁90%左右的无人机,剩余10%的无人机依旧能对目标展开攻击。文章还特别提到了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在今年" Army-2019"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所展出的"柳叶刀"系列无人机,该系列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小,并且能够大规模集中使用。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柳叶刀"系列无人机作战示意图)

"柳叶刀"系列无人机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团旗下的ZALA航空集团研制。通过名字就不难看出,这个系列将会以轻、小作为其自身的首要特点。在展览中,"柳叶刀"一共展出了两种型号的无人机,分别是"柳叶刀-1"型和"柳叶刀-2"型。前者全重5公斤,战斗部有1公斤,最大攻击距离为30公里;后者全重12公斤,战斗部有3公斤,最大攻击距离为40公里。由于战斗部很轻,有些人将这种无人机称为一颗"会飞的手榴弹"。实际上,"柳叶刀"系列的精确定位应该是巡飞弹。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飞巡弹作战示意图)

所谓巡飞弹是一种介于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之间的智能武器,它可以在目标区域巡逻飞行一段时间以搜索目标,并在定位目标后进行攻击。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巡飞弹"鼻祖",是以色列研发的"哈比(Harpy)"无人机。该无人机可在目标区域上空续航4小时,当发现陌生雷达辐射源后,"哈比"便撞向目标与其同归于尽。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比"哈比"先进的巡飞弹不断涌现,而像"柳叶刀"这种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巡飞弹则更适合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曾造自杀式无人机袭击)

在无人机/巡飞弹执行的众多任务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刺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事件,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用无人机刺杀一国元首。2018年8月4日,委内瑞拉国民警卫队在首都加拉加斯的玻利瓦尔大道举行成立81周年庆祝活动,马杜罗在活动中发表讲话。然而在活动中,突然有几架携带爆炸物的无人机企图对马杜罗发起袭击,尽管马杜罗没有受伤,但袭击造成了7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受伤。不难想象,如果参与袭击的无人机数量再多一些,马杜罗恐怕性命堪忧。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 Army-2016"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的WS-43飞巡弹)

其实,在研发巡飞弹当面,卡拉什尼科夫集团旗下的ZALA航空集团只能算是一个晚辈,其同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早在三年前的" Army-2016"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就展出过一款成熟的飞巡弹"WS-43"(卫士-43)。WS-43于2014年的第十届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其最大射程为60千米,搭载一个20公斤的战斗部,滞空时间超过30分钟。与ZALA航空集团研发的飞巡弹相比,WS-43显然技高一筹。因为它不光能独立摧毁目标,更是一款网络化作战武器。

卡拉什尼科夫“不务正业”,研发飞行手榴弹,山寨对象是WS-43?

(珠海航展上的WS-43飞巡弹)

根据专家的介绍,WS-43搭载有搜寻、通讯等设备,集侦查、打击、火力呼叫等多重功能与一身。在面对不同目标时,WS-43可通过网络与数据链系统呼叫不同的武器进行攻击。如果目标价值极高且在短时间内会消失,那么WS-43也可采用自杀式攻击方式消灭目标。就网络化作战这点而言,即便是新研制的"柳叶刀"系列也无法与WS-43相提并论。从中不难看出,俄罗斯研发飞巡弹,说不定正是从WS-43身上受到的启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