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B/R漫画:利物浦绝尘而去

渣叔的嘴角刚刚咧开一条缝,毒奶就被灌进嘴里了。

“英超争冠结束”、“无比接近冠军”......尽管现实告诉我们,还剩下26轮的联赛赛程里蕴含着利物浦跌倒的100种可能,但好大喜功的媒体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将红军扶上王座。赢了对曼城的6分之战固然可喜,9分差距足以让红军在争冠战役中领跑不只一个身位,但别忘了这段长跑还有2/3的距离。去年利物浦领先7分时,联赛可是已经过半了。是去年的教训不够深刻,还是5年前最后三轮被翻盘的跤摔得不够疼?

VAR又成主角?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B/R海报:VAR毁了瓜帅的胜利?

▲瓜迪奥拉在比赛中几次对裁判判罚提出抗议,并对于VAR两次放过阿诺德手球的场面表达不满。尽管从回放镜头来看,裁判对于阿诺德手球的判罚并没有问题。

更何况红军跨赛季近30战不败,过去50场英超只输了一场,早已取代曼城成为众矢之的。瓜迪奥拉在上周抛出“马内喜欢跳水”的争议论调,内中颇有深意,暗指红军深受VAR照顾。对莱斯特的压哨点球、对切尔西蓝军进球被吹、对热刺又靠点球领先,不管判罚是否存在疑问,红军总能从VAR受益是不争事实。瓜帅提前预热,抛出跳水之说,本意就是为了给这场大战的裁判施压,结果没想到依旧出现了多次争议判决,惹得瓜迪奥拉在场边比划着两根手指上蹿下跳——红军当真受了VAR多大照顾?

1.阿诺德的手球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比赛动图:阿诺德手球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B席尔瓦手球在先

先是第5分钟阿诺德的手球。单从阿诺德的角度看,利物浦边卫张开了手臂,扩大了防守面积是不争事实,皮球也的确打到了他的手上,手球无误。然而多角度的回放清晰显示:皮球的运动轨迹,是洛夫伦解围时打到了贝尔纳多·席尔瓦张开的手臂上,之后反弹到了阿诺德的手上。因此此球阿诺德虽然有明显手球,但因为贝尔纳多手球在先,所以不构成点球。

此球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议,这只是一方面,最让曼城球员意难平的,是利物浦利用这次混乱打进了一粒进球。曼城的看法认为,在VAR检验期间,比赛应该中断等待VAR的检验结果再决定如何恢复,所以利物浦的进球是存有争议的。但根据现行规则,VAR只是辅助,裁判才是主审。在裁判确定阿诺德的手球不构成点球犯规的情况下,奥利弗不吹停比赛,比赛就仍然处于进行状态。如果之后VAR复核认定奥利弗此前对点球的认定有明显失误,那么从他手球犯规开始,此后一系列的场景才能全部作废,比赛以曼城获得点球重新开始,法比尼奥的进球才能被认定无效。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比赛动图:法比尼奥的进球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诺德手球之后,曼城球员提出抗议的情况下,主裁第一时间没有认定点球,也没有求助VAR。此时根据规则,除非有重大错判,否则VAR无权介入并暂停比赛。所以利物浦的进球在VAR核实阿诺德无犯规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比赛动图:阿诺德再度手球

第83分钟,阿诺德在禁区内防守时再度手球,此球也确实打到了阿诺德的手上。此时近在咫尺的主裁奥利弗立时做出手势示意不犯规,比赛继续。主裁也正是因为这个动作引发了瓜迪奥拉的强烈不满。

对于这个手球,奥利弗的判断也得到了主流认可。在彼此距离太近的情况下,阿诺德并没有不自然地张开手臂扩大防守面积,也没有刻意用手去迎球的动作,造成手球更多是因为确实无法及时躲避,所以裁判的判罚也没有太大问题。

2.萨拉赫是否越位?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比赛动图:萨拉赫进球前是否越位?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VAR视角:斯通斯的一只脚在前?

萨拉赫在第12分钟的进球也引起了争议,争议的原因是从直播视角来看,萨拉赫在接到传球之前疑似越位。而从之后VAR给出的现场划线来看,回追的斯通斯似乎比萨拉赫先迈出了一只脚,所以VAR认定此球有效。

其实对于萨拉赫进球的争议,更多来自于传统视角对VAR的不信任和不欣赏。继菲尔米诺的“体毛级越位”以及本轮谢菲联对热刺时的“指甲盖级越位”之后,VAR已经成为小题大做,破坏比赛观赏程度的吐槽对象。反对者角度看来,毫米级越位的反复认定毫无意义,不仅打乱了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并不能带来判罚100%正确的确保。如果越位的界定到了这等地步,那手球判罚的复核为什么不能认定到“体毛级”?

将对规则的认定纠结到显微镜的地步,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当真有益?

3.马内的禁区内犯规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比赛动图:马内是否犯规?

其实本场比赛最大的争议,是在于第65分钟斯特林的这次突破,慢镜很清楚地显示,身后的马内不但有上手动作,而且手臂有明显的发力推搡。此球应该是一个点球。

奥利弗放过这一犯规动作,一来可能因为曼城方面没有强烈抗议,二来从斯特林的位置和对球的掌控上来说,他似乎也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威胁进攻。但从是否犯规的角度而言,马内的动作明显破坏了斯特林带球的平衡,这是毋庸置疑的。

红军“三板斧”击溃蓝月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瓜迪奥拉赛后的不满半真半假,一半是发泄不满,一半是责任推脱。他伸向裁判的两个手指和“两次手球”的怒吼,在赛后已经被证明无误,但倔强如瓜,绝不甘承认曼城不如利物浦,这等同于向对手称臣,承认“利物浦已经一只脚踏上王座”。要说也只能是:“这是我带队在这里打的最好的比赛之一,尤其是我们下半场的表现,我为之骄傲。在我们前面有三支球队,他们比我们有更大可能获得英超冠军。但是,我们会保持心态去尝试,如果最后这不足以改变局面,那么我们会祝贺利物浦,莱斯特,切尔西,或是别的球队。”

话虽如此,但输球的责任,瓜迪奥拉自己同样要背。利物浦三射破敌,一次是法比尼奥的远射,两次是边路的快速传中。打法并不复杂,曼城就是防不住。瓜迪奥拉称“这和欧冠1/4决赛的比赛很像,今天是三次射门进了三个,上次是两次射门进了两个”。什么意思?利物浦赢球,不过是赢在射门运气罢了。

瓜迪奥拉嘴硬,却忘了媒体时代打脸证据比比皆是,不似早年,范加尔偷换下概念,随便拿几张写满数据的纸就敢糊弄媒体。翻出两个赛季前曼城欧冠的输球录像,瓜帅失意更甚: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打法,曼城又被红军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回。

对比两场比赛的进球,红军套路惊人相似:

有远射。两年前“张震月”一箭穿心,两年后法比尼奥百步穿杨。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17-18赛季欧冠1/4决赛首回合:张伯伦远射破城

有传中。同样是右路传中,同样是马内破门,两年前孔帕尼没防住,两年后沃克还是没防住。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萨拉赫传中,马内破门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亨德森传中,马内头球破门

有快速反击。红军反击快速简练,结合锋线三叉戟的速度,三传两倒之间就能形成进攻威胁,造成破门良机。曼城两年前吃过大亏,瓜迪奥拉自己不长记性,又能怪谁?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断球后快速反击,萨拉赫破门

红军赢在“三板斧”,曼城输在“没记性”

边卫传球调度,简单传递助攻萨拉赫

红军的三板斧,从两年前用到现在,越用越熟练,球队三线人员补充之后,更难有破绽被蓝月利用。相反曼城防线不整,弱点明显,光是被对手远射手段破门,水晶宫、莱斯特和南安普敦都有心得。如此比较之下,其实曼城输球本在情理之中。只是因为比赛重要性太强,曼城输不得,输不起而已。枪手名宿默森赛前就已经定调:曼城再输,联赛冠军基本没戏,利物浦要向三十年首冠迈进一大步。阵容千疮百孔,心理压力倍增,再加上一上来就被VAR搅了心态,到最后连瓜迪奥拉自己在场边都不能淡定,曼城哪还有反抗的信心?

事实已定,前途未卜,冠军花落谁家,现在谁也说不好。穆里尼奥赛后的发言很有意思,大意说立场原因,瓜迪奥拉不能现在认怂,克洛普不敢过分高调,但自己作为局外人“旁观者清”,英超冠军已经没有悬念了,因为看不到利物浦丢失9分的可能。这波奶毒得彻底,确实也只有身为局外人的穆里尼奥才能说得出口。但1赔5000的故事都已经发生过了,渣叔还是小心为妙。毕竟穆里尼奥喂的毒奶,喝出了事情,葡萄牙主帅可是不会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