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B/R漫畫:利物浦絕塵而去

渣叔的嘴角剛剛咧開一條縫,毒奶就被灌進嘴裡了。

“英超爭冠結束”、“無比接近冠軍”......儘管現實告訴我們,還剩下26輪的聯賽賽程裡蘊含著利物浦跌倒的100種可能,但好大喜功的媒體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將紅軍扶上王座。贏了對曼城的6分之戰固然可喜,9分差距足以讓紅軍在爭冠戰役中領跑不只一個身位,但別忘了這段長跑還有2/3的距離。去年利物浦領先7分時,聯賽可是已經過半了。是去年的教訓不夠深刻,還是5年前最後三輪被翻盤的跤摔得不夠疼?

VAR又成主角?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B/R海報:VAR毀了瓜帥的勝利?

▲瓜迪奧拉在比賽中幾次對裁判判罰提出抗議,並對於VAR兩次放過阿諾德手球的場面表達不滿。儘管從回放鏡頭來看,裁判對於阿諾德手球的判罰並沒有問題。

更何況紅軍跨賽季近30戰不敗,過去50場英超只輸了一場,早已取代曼城成為眾矢之的。瓜迪奧拉在上週拋出“馬內喜歡跳水”的爭議論調,內中頗有深意,暗指紅軍深受VAR照顧。對萊斯特的壓哨點球、對切爾西藍軍進球被吹、對熱刺又靠點球領先,不管判罰是否存在疑問,紅軍總能從VAR受益是不爭事實。瓜帥提前預熱,拋出跳水之說,本意就是為了給這場大戰的裁判施壓,結果沒想到依舊出現了多次爭議判決,惹得瓜迪奧拉在場邊比劃著兩根手指上躥下跳——紅軍當真受了VAR多大照顧?

1.阿諾德的手球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比賽動圖:阿諾德手球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B席爾瓦手球在先

先是第5分鐘阿諾德的手球。單從阿諾德的角度看,利物浦邊衛張開了手臂,擴大了防守面積是不爭事實,皮球也的確打到了他的手上,手球無誤。然而多角度的回放清晰顯示:皮球的運動軌跡,是洛夫倫解圍時打到了貝爾納多·席爾瓦張開的手臂上,之後反彈到了阿諾德的手上。因此此球阿諾德雖然有明顯手球,但因為貝爾納多手球在先,所以不構成點球。

此球之所以引起巨大爭議,這只是一方面,最讓曼城球員意難平的,是利物浦利用這次混亂打進了一粒進球。曼城的看法認為,在VAR檢驗期間,比賽應該中斷等待VAR的檢驗結果再決定如何恢復,所以利物浦的進球是存有爭議的。但根據現行規則,VAR只是輔助,裁判才是主審。在裁判確定阿諾德的手球不構成點球犯規的情況下,奧利弗不吹停比賽,比賽就仍然處於進行狀態。如果之後VAR複核認定奧利弗此前對點球的認定有明顯失誤,那麼從他手球犯規開始,此後一系列的場景才能全部作廢,比賽以曼城獲得點球重新開始,法比尼奧的進球才能被認定無效。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比賽動圖:法比尼奧的進球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諾德手球之後,曼城球員提出抗議的情況下,主裁第一時間沒有認定點球,也沒有求助VAR。此時根據規則,除非有重大錯判,否則VAR無權介入並暫停比賽。所以利物浦的進球在VAR核實阿諾德無犯規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比賽動圖:阿諾德再度手球

第83分鐘,阿諾德在禁區內防守時再度手球,此球也確實打到了阿諾德的手上。此時近在咫尺的主裁奧利弗立時做出手勢示意不犯規,比賽繼續。主裁也正是因為這個動作引發了瓜迪奧拉的強烈不滿。

對於這個手球,奧利弗的判斷也得到了主流認可。在彼此距離太近的情況下,阿諾德並沒有不自然地張開手臂擴大防守面積,也沒有刻意用手去迎球的動作,造成手球更多是因為確實無法及時躲避,所以裁判的判罰也沒有太大問題。

2.薩拉赫是否越位?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比賽動圖:薩拉赫進球前是否越位?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VAR視角:斯通斯的一隻腳在前?

薩拉赫在第12分鐘的進球也引起了爭議,爭議的原因是從直播視角來看,薩拉赫在接到傳球之前疑似越位。而從之後VAR給出的現場劃線來看,回追的斯通斯似乎比薩拉赫先邁出了一隻腳,所以VAR認定此球有效。

其實對於薩拉赫進球的爭議,更多來自於傳統視角對VAR的不信任和不欣賞。繼菲爾米諾的“體毛級越位”以及本輪謝菲聯對熱刺時的“指甲蓋級越位”之後,VAR已經成為小題大做,破壞比賽觀賞程度的吐槽對象。反對者角度看來,毫米級越位的反覆認定毫無意義,不僅打亂了比賽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同時也並不能帶來判罰100%正確的確保。如果越位的界定到了這等地步,那手球判罰的複核為什麼不能認定到“體毛級”?

將對規則的認定糾結到顯微鏡的地步,對足球運動的發展當真有益?

3.馬內的禁區內犯規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比賽動圖:馬內是否犯規?

其實本場比賽最大的爭議,是在於第65分鐘斯特林的這次突破,慢鏡很清楚地顯示,身後的馬內不但有上手動作,而且手臂有明顯的發力推搡。此球應該是一個點球。

奧利弗放過這一犯規動作,一來可能因為曼城方面沒有強烈抗議,二來從斯特林的位置和對球的掌控上來說,他似乎也無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威脅進攻。但從是否犯規的角度而言,馬內的動作明顯破壞了斯特林帶球的平衡,這是毋庸置疑的。

紅軍“三板斧”擊潰藍月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瓜迪奧拉賽後的不滿半真半假,一半是發洩不滿,一半是責任推脫。他伸向裁判的兩個手指和“兩次手球”的怒吼,在賽後已經被證明無誤,但倔強如瓜,絕不甘承認曼城不如利物浦,這等同於向對手稱臣,承認“利物浦已經一隻腳踏上王座”。要說也只能是:“這是我帶隊在這裡打的最好的比賽之一,尤其是我們下半場的表現,我為之驕傲。在我們前面有三支球隊,他們比我們有更大可能獲得英超冠軍。但是,我們會保持心態去嘗試,如果最後這不足以改變局面,那麼我們會祝賀利物浦,萊斯特,切爾西,或是別的球隊。”

話雖如此,但輸球的責任,瓜迪奧拉自己同樣要背。利物浦三射破敵,一次是法比尼奧的遠射,兩次是邊路的快速傳中。打法並不複雜,曼城就是防不住。瓜迪奧拉稱“這和歐冠1/4決賽的比賽很像,今天是三次射門進了三個,上次是兩次射門進了兩個”。什麼意思?利物浦贏球,不過是贏在射門運氣罷了。

瓜迪奧拉嘴硬,卻忘了媒體時代打臉證據比比皆是,不似早年,範加爾偷換下概念,隨便拿幾張寫滿數據的紙就敢糊弄媒體。翻出兩個賽季前曼城歐冠的輸球錄像,瓜帥失意更甚:同樣的套路,同樣的打法,曼城又被紅軍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回。

對比兩場比賽的進球,紅軍套路驚人相似:

有遠射。兩年前“張震月”一箭穿心,兩年後法比尼奧百步穿楊。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17-18賽季歐冠1/4決賽首回合:張伯倫遠射破城

有傳中。同樣是右路傳中,同樣是馬內破門,兩年前孔帕尼沒防住,兩年後沃克還是沒防住。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薩拉赫傳中,馬內破門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亨德森傳中,馬內頭球破門

有快速反擊。紅軍反擊快速簡練,結合鋒線三叉戟的速度,三傳兩倒之間就能形成進攻威脅,造成破門良機。曼城兩年前吃過大虧,瓜迪奧拉自己不長記性,又能怪誰?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斷球后快速反擊,薩拉赫破門

紅軍贏在“三板斧”,曼城輸在“沒記性”

邊衛傳球調度,簡單傳遞助攻薩拉赫

紅軍的三板斧,從兩年前用到現在,越用越熟練,球隊三線人員補充之後,更難有破綻被藍月利用。相反曼城防線不整,弱點明顯,光是被對手遠射手段破門,水晶宮、萊斯特和南安普敦都有心得。如此比較之下,其實曼城輸球本在情理之中。只是因為比賽重要性太強,曼城輸不得,輸不起而已。槍手名宿默森賽前就已經定調:曼城再輸,聯賽冠軍基本沒戲,利物浦要向三十年首冠邁進一大步。陣容千瘡百孔,心理壓力倍增,再加上一上來就被VAR攪了心態,到最後連瓜迪奧拉自己在場邊都不能淡定,曼城哪還有反抗的信心?

事實已定,前途未卜,冠軍花落誰家,現在誰也說不好。穆里尼奧賽後的發言很有意思,大意說立場原因,瓜迪奧拉不能現在認慫,克洛普不敢過分高調,但自己作為局外人“旁觀者清”,英超冠軍已經沒有懸念了,因為看不到利物浦丟失9分的可能。這波奶毒得徹底,確實也只有身為局外人的穆里尼奧才能說得出口。但1賠5000的故事都已經發生過了,渣叔還是小心為妙。畢竟穆里尼奧喂的毒奶,喝出了事情,葡萄牙主帥可是不會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