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小銀行風險完全可控

作者丨孫璐璐

來源丨券商中國

原標題丨銀保監會最新發聲!這樣回應兩家銀行集中取款事件,中小銀行風險完全可控!P2P也有定調,退出是主方向

11月12日,銀保監會舉行吹風會,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統計信息部副主任劉志清、城市銀行部副主任劉榮、農村銀行部副主任紀豔梅等出席,就當前銀行業整體運行情況、上述兩家銀行集中取款事件的最新進展、中小銀行運行情況、以及P2P網貸風險整治,以及助貸業務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兩家銀行集中取款事件集中回應

對於河南伊川農商行、營口沿海銀行先後出現的集中取款事件,銀保監會方面表示,這是由網絡謠言發酵而起的風險事件,目前兩家銀行均已恢復正常經營。劉榮表示,銀行業是涉眾敏感行業,希望公眾要增強信心。同時,監管部門對中小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會進一步加強,要求銀行加強輿情監測,守住風險底線。個別銀行在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出現問題時,要理性看待,不能一葉障目過於悲觀。

劉榮強調,對城商行的發展還是要充滿信心。今年以來,城商行在服務地方經濟、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經營運行情況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穩中有進。今年前9個月,城商行資產增長5%,增速總體穩健。

二是結構優化。城商行業務結構發生積極變化,迴歸本源專注主業,存款和貸款業務佔比明顯上升,同業和投資業務佔比明顯下降。

三是風險收斂。總體看,城商行的風險總體可控,各項經營發展指標符合監管要求,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較高,流動性和盈利能力相對穩定。

四是服務提升。城商行加快金融創新和科技賦能,特別是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功不可沒,城商行40%的貸款投向了小微企業。

紀豔梅也表示,因單體機構偶發事件就片面認為農商行群體存在風險是不客觀的。今年以來截至三季度末,農商行在運行方面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存貸款穩步增長。資產結構中,貸款佔比53.6%,較年初提升2個百分點。

二是金融服務質效提升,堅持支農支小定位。農村商業銀行以佔銀行業10%的資產規模貢獻了全行業近25%涉農貸款和民企、小微貸款。

三是加大信用風險防控力度,不良貸款處置取得積極進展。三季度末,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4%,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

四是存款基礎穩定,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

紀豔梅表示,農商行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有兩個優勢:

一是資金來源穩定,長期深耕農村市場,資金來源呈現“兩高一低”的特點,即存款佔負債比重高、儲蓄存款佔總存款比重高,同業負債佔總負債比重低,顯著好於銀行業平均水平。

二是有效的流動性行業互助機制,一方面,以省為單位,省聯社會有針對轄內農村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調節機制安排;另一方面,部分農商行也參與了跨區域的流動性應急機制安排,這是第二道流動性風險緩衝。

中小銀行風險處置手段多樣

肖遠企強調,當前銀行業保險業整體經營穩健,各項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但確實有個別機構由於各種原因積累了一些問題,這也與經濟週期和自身經營治理存在缺陷有關係。部分機構在過去高速發展時期追求大、全、快,不過,由於這些機構規模小,風險暴露少,風險是完全可控的。

肖遠企透露,監管部門已經非常清楚地掌握了不同領域、單個機構的風險,知道風險水平有多高,這是我們的優勢和好處。針對這些風險也有很多化解措施,這些措施正在見效。

“在防範和處置機構風險的過程中,監管部門有信心、有把握,這是因為處置的辦法和手段豐富多樣。”肖遠企稱,一方面,銀行業有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盈利能力也較強,可以抵禦風險。另一方面,風險處置手段非常豐富,例如,在流動性風險的處置方面,既有對單個機構的流動性要求,也有行業救助機制和點對點的救助資源等。整體上,中小銀行風險水平處於下降趨勢,整體風險水平完全可控。

在談及對銀行風險的具體處置方法和措施方面,劉榮表示,理論上看,銀行化解風險的方式是多層次的:一是銀行調整自己,自我消化,通過補充資本,提高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二是重組;三是收購兼併;四是藉助外部力量接管,如包商銀行;五是破產,但這種方式在國際上都較為少見,因為銀行的牌照還是有價值的,大部分都是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

肖遠企也表示,銀行風險處置的手段非常多樣,但與國外通行的方法也差不多。首先,要處置不良資產,通過清收、核銷轉讓等方式,減少不良資產的風險損失;其次,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通過股東增資、引進新的投資者等方式增強銀行的資本實力;再次,部分銀行因為謠言引起的流動性問題,就要及時止住謠言,這利於很快恢復信心;四是通過強化銀行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防控;此外,還可以通過重組等方式改善股權結構,強化對股東行為的約束等。

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正在醞釀之中

今年以來,為破解民企、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各家銀行都在發力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在迎來大發展的同時,也遭遇了市場多種質疑,擔憂其是運動式的方式,會加劇潛在風險。對此,李均峰表示,今年以來,普惠金融在機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正變為銀行內生的、自願自主開展的業務,政策激勵的疊加效應更加凸顯,破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缺信用缺信息的局面逐漸打開,金融供給側的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小微企業的合力正在形成。不過,當前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新情況和新問題,市場爭論的問題主要聚焦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小微企業信貸高速增長的態勢是否可以持續;

二是各類銀行機構在小微金融市場中能否形成差異化競爭;

三是小微企業降成本目標是否能尊重市場規律;

四是小微金融爆發式增長的風險是否可控;

五是小微金融的激勵機制是否能夠有效的傳導落地,落實到基層。

李均峰強調,針對上述問題,銀保監會會按照問題導向及時調整完善監管舉措,下一步,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堅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商業可持續的根本原則,下一步要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不能搞一陣風和運動式;

二是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百行進萬企”工作,銀保監會前期在五個省開展了相關試點,11月初正式發佈通知,希望利用5個月的時間倡導所有銀行開展銀企對接工作,主動對接企業,使得銀企信息更加對稱;

三是落實好對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監管政策,目前銀保監會正在制定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現在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不會對銀行過多運用增長指標、量化指標,下一步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綜合評價,會對不同商業銀行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是引導銀行改革小微企業貸款方式,特別是注重提高信用貸款比重,減少銀行貸款對抵押品的依賴,合理設置貸款期限,完善續貸制度。特別是加大對首貸戶的挖掘和服務;

五是嚴肅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不合理收費、違規收費、變相轉嫁費用等問題,立查立改,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六是優化外部環境,推動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財稅支持力度,推廣地方政府綜合化信用信息服務的經驗等。

堅決、徹底、持續地開展P2P風險整治

李均峰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要求,網絡借貸領域要堅決、徹底、持續地開展風險整治,打好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戰,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

李均峰稱,今年以來,P2P網絡借貸風險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一方面,存量風險得到大量壓降,截至今年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427家,比2018年末下降59%;借貸餘額比2018年末下降49%,出借人次比2018年末下降55%;行業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續16個月下降。

另一方面,現在運營的機構已經全部納入監管控制之內,大部分機構選擇退出,投資者風險意識增強,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壓實。

上述會議指出,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已進入攻堅階段。後續工作要堅持以市場風險出清為目標,繼續深入徹底整治。對於未接入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實時監測系統的機構,要限期退出。對於已接入實時監測系統的機構,抓緊核查其按照監管辦法和監管要求進行整改的情況,對於不符合金融信息中介定位的機構要儘早勸其退出。各地方人民政府和專項整治工作聯合辦公室,要嚴格按照規定審查申請進入試點的機構,落實各方責任。

李均峰強調,下一步對停業和立案機構,要加快資產處置力度,特別是要建立依法、公開、公正辦案機制,讓公眾瞭解辦案的情況;對退出的機構,要明確按照退出時間表,確實兌付投資者的投資;對沒有實時接入監測系統的機構,限期停止發新標,限期退出市場;對目前427家在運營的機構,在年底之前每家都完成分類處置的路徑。

針對助貸業務,肖遠企表示,監管部門一直密切關注銀行與第三方機構、金融科技平臺的資金、技術等各類合作:一方面持開放態度,允許銀行業務經營有創新;另一方面,銀保監會也密切關注“助貸”業務的潛在風險,比如科技安全風險、KYC風險、信譽風險等。肖遠企強調,不管是什麼業務,銀行必須將核心業務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合規、風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