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org:美国空军未来的人工智能编队

美国空军正以超声速向人工智能编队前进。在Skyborg项目的支持下,未来的战斗机将不光由僚机支持,更多的则是无人作战飞行器。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战斗机四机编队是最常用的模式。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洛马F-35每架成本约为1亿美元,四架编队意味着近5亿美元的空中系统(不包括每小时飞行的成本),仅损失一架对美国空军的预算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而Skyborg项目旨在通过使用更实惠的无人作战飞行器替换其中一些昂贵的战斗机来解决这一成本风险。

No.1

与无人机合作

在该项目下,Kratos公司的XQ-58“女武神”无人机将与F-35和F-15EX合作,减少空中高价值战斗机的数量,并降低成本和人类生命风险。每架自主“女武神”无人机价格数百万美元,更容易更换,并可能在美国空军的空中力量中发挥核心作用。F-35被称为力量倍增器;当与“女武神”无人机合作时,它可以获得新的能力提升。

Skyborg项目经理本·川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近邻对手在人工智能和自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当自主和人工智能与低成本可消耗系统相结合时,可以显着提高能力并成为美国空军的力量倍增器。”

有了Skyborg,载人飞机就是网络的中心,无人机则在周围飞行以提升能力。人工智能将帮助管理自主僚机,遥测信息,飞行计划和天气,全程都在获取目标并支持载人飞机。

Skyborg:美国空军未来的人工智能编队

No.2

空军面临的伦理问题

自主战斗无人机是否可以作为扣动扳机的僚机,这是目前仍然有争议的问题。而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反对联合国试图禁止自动杀戮机器。

随着自主系统的应用势在必行,武装部队将需要面对严重的道德问题。一方面,给无人机扳机控制权是有意义的。F-35的一名飞行员在进行反机动以避开敌方战斗机时可能没有时间扣动扳机。另一方面,如果人工智能系统意外地向民用场所开火,该如何追究责任,是战斗机飞行员还是更高级别指挥官。美国空军尚未计划让Skyborg无人机控制任何武器系统,但这仍被视为该系统未来的演变趋势。

此外,人类飞行员可以通过相似的本能与其他飞行员一起飞行,然而无人机并不具备这些本能,这意味着美国空军需要训练飞行员使用人工智能,并与人工智能系统建立信任。

Skyborg:美国空军未来的人工智能编队

No.3

突破技术壁垒

空军研究实验室航空航天系统首席工程师Matt Duquette曾给出系统的定义:“Skyborg是一种用于试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其范围从在空域飞行的简单控制算法,到引入更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某些任务或子任务。”

目前,F-35战斗机仍在生产中,但到2020年将进行升级,这可能为人工智能系统(如Skyborg系统)提供了集成机会。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已经在与军方合作,将人工智能集成到他们的战斗机平台中。

Skyborg:美国空军未来的人工智能编队

现在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让人工智能加速。Skyborg需要比目前市场上的系统更先进。对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的其它投资可能有助于为这项技术铺路。最近,美国空军测试了一种名为“山鹑”(PERDIX)的无人机集群系统,其中包括战斗机投掷手臂长的无人机,然后使用人工智能建立网络和形成模式,以干扰敌人的系统。英国的防务科学与技术实验室(DSTL)也在开发与Skyborg工作原理相似的无人系统,以补充其空中力量。DSTL计划寻求为F-35战斗机配备轻型低价的新型作战飞行器。

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无法与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本能相匹配,但目前军事领域的研究和投资趋势显示出明显的自主趋势。随着Skyborg这样的项目不断挑战能力的极限,不久,无论是在防御还是进攻方面,都会有自主作战飞机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