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豬雙11,旅行KOL"嬉遊"七天預售一個億

今年的雙11,整個阿里生態都動了起來,其中就包括飛豬。

為了應戰今年雙11,推動行業業態改版,飛豬啟動了達人帶貨計劃,撮合旅行達人與商家合作的“達人生態體系”正式建立,並首次開通了淘客數據接口,這意味著所有通過達人引導的成交都會被真實記錄。

這一記錄,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就出來了,嬉遊公眾號的主理人急速菜菜發現,10月21日飛豬雙11預售第一日嬉遊單日引導預售額達4000萬,平均3秒成1單,七天迅速破億,截止目前已超過1.4億。

被飛豬官方稱為旅遊行業的李佳琦。

飛豬雙11,旅行KOL

但更準確一點說,嬉遊更像是旅遊行業的薇婭。和單純依靠流量帶貨的李佳琦不同,嬉遊最擅長的是供應鏈管理,這一點和薇婭是一樣。

具體一點來說,就是要有深耕行業的能力。

急速菜菜認為,要做好旅遊行業的KOL,一定要深耕一個行業,一頭扎進去。在嬉遊公眾號2018年的回顧文章裡,他寫道:“寫旅行的公眾號挺多的,嬉遊和他們的區別是我相信自己會更有專業度。”

大部分的旅遊KOL喜歡用煽情手法,堆砌名人故事、上美圖、畫出一個詩和遠方的大餅,嬉遊的寫法相對平白,但句句直戳旅行痛點。這得益於他在旅遊行業供職多年的經驗,能夠給出更專業的攻略。

今年飛豬雙11,能夠創下七天超一個億的記錄,超過其它所有旅行達人,得益於深厚的專業能力,也得益於引爆精準流量的洞察,

其實就在幾個月前,他在藍鯨渾水做過一次分享,說他的廣告排期最多的不是在雙11當天,

雙11當天一定會出現手機信息爆炸,讀者根本注意不到你的內容。他更在意的點是10月21日,預售上線的日子。

急速菜菜認為,預售第一天引爆後,商品在會場的排名會更高,從而實現利用KOL的小流量撬動大平臺的目的,吸引到更多的自然流量。

1

帶貨能力從何而來?

小流量撬動大平臺,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流量本身足夠優質和精準,這需要長時間的內容精耕才能練成。這裡說的內容,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在遠方,一個是在路上。大部分旅遊KOL只停留在了在遠方。

所謂在遠方,即寫景、煽情、堆圖,刺激你內心對於遠方的嚮往,但是怎麼去,“在路上”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比如機票、酒店等。

飛豬雙11,旅行KOL

從專業的層面看,在遠方和在路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專業維度,這直接導致了旅遊圈的KOL轉化能力不行,因為真到了決策環節,消費者還是希望有一個更專業的人指導自己在路上怎麼更舒服、更省錢。

嬉遊的特點就是不做單純的種草,而是將旅行和航空、酒店、信用卡結合在一起輸出內容,既在遠方,又在路上。大部分旅遊KOL像是個文藝青年,而嬉遊卻透著一股老司機帶你選旅行產品的專業感。

這樣一來,整個公眾號的流量就更精準了。

回顧嬉遊的帶貨史,一篇文章帶貨百萬已經是常態。之前嬉遊曾寫過一篇郵輪的文章,轉化超過200萬;馬爾代夫JV島賣出了600萬,幫萬豪在20秒內清掉了100萬庫存。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這種強大的帶貨能力,一方面來自於多年的從業經歷,一方面來自於消費者視角的親身體驗。大部分的旅遊KOL是在接到官方邀請後輸出的內容,整個體驗過程自然受到了優待,很多隱性環節很驗體驗出來。

嬉遊公眾號的主理人急速菜菜一年365天,有大概200多天都住在酒店裡,和逍遙子有得一拼。2019年,光Hyatt旗下的酒店就住了11家55晚。一年下來,急速菜菜光花在酒店上的錢就將近幾十萬。

在《零售心理戰》這本書中,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夫頻頻提到“外行視角”,認為“要站顧客立場”想問題,不要“為顧客著想”。“為顧客著想”其實是一種行為模擬,你在猜用戶要什麼,需求會失真。

要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顧客,這樣你才能真正摸到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在決策環節會面臨哪些困境,

2

離貨更近,影響供應鏈

深入真實需求和決策環節,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離貨更近。作為一個旅遊KOL,不能只是人在景中,還要在貨身邊,影響供應鏈。

正如大部分做直播的喜歡住在四季青附近,搞電商的都扎堆在杭州一樣,為了離貨更近,這次雙11嬉遊從10月8日開始就紮在飛豬辦公園區辦公,就是為了方便隨時向BD和商戶瞭解供應鏈的情況。

這次雙十一的酒店交易中,萬豪的交易額最高。一方面是因為萬豪酒店本身的品質過硬,服務水平和品牌知名度都是公認的。一方面是因為萬豪和飛豬合作非常深度,有著更高的權重,可以拿到很好的折扣。

在這次合作中,第一款產品、每一個定價都是通過嬉遊的努力和飛豬BD的協作,最終與萬豪酒店方面一起碰撞出來的。

表面上看,嬉遊是一個旅遊KOL,但實際上主理人急速菜菜在供應鏈上所花費的精力不亞於內容,甚至還承擔了部分產品經理的責任。用急速菜菜的話說,這叫KOL反向C2B。他堅信,好貨自帶流量。

以河輪為例。過去幾年,維京的歐洲河輪在中國市場很火,嬉遊考察了一番發現,維京之所以做的好,是因為它徹底為中國人定製,無論是服務人員還是表演人員,請的都是中國人,提供的食物也是中餐。

飛豬雙11,旅行KOL

同時,還在中國大作營銷,教育了市場。

維京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比較貴,痛點出現了。維京崛起後,市場上出現了兩個學習者,他們也做中國訂製,但產品價格只有維京的一半。

嬉遊聯繫了這兩家公司,其中有一家叫星途河輪,幫助他把產品包裝成跟團遊,賣進中國市場。一上市就成為爆款,目前已經賣出800萬。

旅行產品天然存在信息差,國內國外信息差就更大了。嬉遊會去主動尋找這種信息差產品,找到已經被市場接受的領域中的第二名,然後跟他們合作,反向定製。這和薇婭的反向招商有點類似。

相比較於一般KOL靠賣刊例坐等客戶上門,薇婭和嬉遊都更願意主動去招商,深入到供應鏈中去,根據自己粉絲的需求去定製產品。

3

新網紅:用內容連接產業

七天賣掉一個億,很多人或許會因此產生一種錯覺,嬉遊是不是有幾百萬上千萬粉絲的大號?其實不是,他的粉絲才將近24萬。

雖然只有將近24萬粉絲,但質量卻很高。別家公號一發廣告就掉粉,嬉遊發廣告卻還能漲粉,最近幾篇廣告累計漲粉2萬。嬉遊的文章日常轉發大概在三千左右,一篇推薦森泊木屋的文章卻帶來八九千的轉發。

飛豬雙11,旅行KOL

反差背後,是嬉遊對內容質量的要求,即對所推薦產品的要求。嬉遊非常在意廣告的原生價值,即是否是真的被粉絲所需要。如果強推粉絲不需要的,那是廣告,但如果正好是粉絲需要的,廣告就變成了內容。

堅持這個原則的嬉遊一個月只發四篇廣告,每個月被嬉遊拒絕掉的廣告不計其數。嬉遊認為,80%的產品是不值得被推薦的。這樣做帶來了粉絲對於廣告的認可,知道每一次廣告,帶來的都是真福利。

時間一久,嬉遊廣告的價值產生了疊加效應,於是就出現前面我們提到過的,動不動一個鏈接幾百萬的帶貨,最終七天引爆超過一個億。

薇婭最近遇到了一輪公關危機,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興奮的圍了上來,結果發現根本找不出可以黑的點來,只好翻來覆去說她言辭不當。之所以會如此,正是因為薇婭團隊和嬉遊一樣,對於選品格外重視。

吳曉波頻道最近提出了一個理念,叫內容連接產業,薇婭和嬉遊正好是非常貼合的兩個案例。他們都是通過內容,在深耕供應鏈。

薇婭團隊有近三千人,一大半都是做選品的,通過“新品首發+全網最低價+保證金+供應鏈選擇”的組合,硬生生把薇婭這個IP做成了一個人的聚划算。而嬉遊,則把自己做成了專精旅遊的微婭。

堅持深耕供應鏈,用內容連接產業的結果就是,馬太效應出現了。堅持價值至上的流量越來越精準,消費流量的KOL影響力越來越弱。相信好貨自帶流量的KOL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厚積薄發成為現象級。

隨著網紅市場進入深水區,分化開始了,深耕供應鏈的KOL開始浮出水面,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堅持剋制與真實的內容、深耕供應鏈的薇婭和嬉遊們正在重新定義KOL,重新定義網紅和流量。

飛豬雙11,旅行KO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