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是否鼓励孩子“做自己”,近来已成为不少大人争议的话题。

在接孩子下课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妈妈,爷爷外语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外交官呢?”“本来是可以成为外交官的,但是那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爷爷的妈妈想让爷爷回到自己身边,最终爷爷选择了听从他的妈妈,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老家。如果是你,我作为你的妈妈,一定会支持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妈妈希望你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这个谈话意外而沉重,作为母亲,其实我最忧虑的,是孩子何时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感到有意义地去生活。

以上,是一位读者给我的留言。

让孩子做自己,不就是鼓励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吗?孩子那么小,认知不足,是非观和道德观都不完善,这不是毁孩子吗?

这也是不少家长的疑惑与顾虑。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前段时间,有篇很火的文章说,废掉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长大。

文章中强调:

孩子小,本身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判断事情的好坏,是否对自己的将来有害。按照自己喜欢方式成长的孩子,身无技能护体,将来就会寸步难行。

狠狠地逼迫孩子学习,而不是让孩子释放天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成长,其实这才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因为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什么样的教育是反人性的?

先说一个事例。

有位妈妈在朋友发了一张意味深长的图:一只小鸟歇在树枝上,远方还有一群鸟儿飞入云中。

这位妈妈还配了这样一句话:“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

不少父母十分认同这位妈妈的观点,认为这才是教育,所谓教育就是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我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意思是我不管你累不累,甚至不管你有多累,只要别人都在飞,你也不能在树上停歇。

它的主旨是:

因为别人都这样做了,你不这样做就有问题。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孩子的感受是很累,需求是休息,让孩子休息,这是符合人性的。妈妈明明知道孩子累,却因为看到别人都在飞,就不让休息,这是反人性的。

它在本质上忽略了孩子的个人感受和需求,否定了孩子的独特属性。

这就是一些家长提倡的“教育本来就是反人性的”。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有没有不反人性的教育?

有网友坐地铁上班,遇到爸爸带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上车。女孩十分活泼,一边兴奋地叽叽喳喳,一边打开酸奶准备开吃。

爸爸低声地告诉女儿,地铁上不可以大声吵闹,也不能吃东西的哦。女孩立即安静了,并准备把酸奶收起来。不料她一时没站稳,半瓶酸奶洒在了地上。

这时,爸爸默默地拿出包里的纸巾,蹲下身子开始擦酸奶。孩子见状,也蹲下和爸爸一起清理地板。有人提醒他们说,不用这么麻烦,一会儿保洁会过来收拾的。孩子爸爸却说“这是我们造成的问题,别麻烦保洁。”

周围的乘客纷纷对这对父女竖起了大拇指

可以看出,女儿的爸爸平日里的言传身教,已在孩子心中种下教养的种子,并生根发芽了。没有任何强迫、说教和刻意要求,一切都发生得自然而然。

这就是不反人性的教育。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见到的许多家长的回答是,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让孩子未来能够出人头地。

那么,怎样才是优秀的人呢?

不同的家长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标准。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成长。所以,他们最不爱听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可以说,这样的家长,大部分都会失望。

这是因为,没有人的成长能够完全符合他人的标准。我们每个人自己都符合不了自己的标准,何况说是符合别人的标准呢?另外,出人头地的人也只属于少数。如果从这两点上看,大多数人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这个目的,根本就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是家长的主观期待而已。

从本质上看,这依然是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格独立的人来看待。这样的目的,往往很容易让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变得扭曲。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呢?清楚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先看清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教育的两个层次。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把教育分成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训练。

这种训练,忽视人的内心感受与独立思维,将人机器化或动物化,或者像对待机器一样以统一标准要求孩子,或者像训练动物那样训练孩子。比如前面事例中那个“希望孩子飞”的父母。

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正如有些人提倡的,从小就要狠狠地逼迫孩子学习,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就是一种心灵隔离。但他们却觉得这就是在“为孩子好”和“对孩子负责”。

第二个层次,是交流。

这种交流,是人对人的主体间进行的灵肉交流,真正把孩子(受教育者)看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由此基础上产生的富于爱心的交流。

这种可以是言语上的沟通,也可能是平时的陪伴与互动中的潜移默化。这种交流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内心发生改变。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比如,上述那位爸爸,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出了榜样的作用。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生成”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传递的,孩子接收到后,在内心也会滋生出一种力量。

这种内在的力量是有生命力的,渐渐地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丰满人格,并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我”。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最终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

爷爷,你的外语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外交官呢?

妈妈,你小时候作文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作家?

爸爸,你唱歌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歌手呢?

很多人最后的遗憾,是一直没有活成真正的自己。就像文章开头那位读者留言中的爷爷一样,因为各种各样外在的原因,而最终没能成为自己。

之所以无法坚持做自己,是因为内在的自我力量不够。这常常是他们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被外力干涉和强扭。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我感觉被无视,甚至被否定,常常被逼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无力抵抗,只好压抑自己,最终失去了做自己的觉悟和能力。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在教育理论界,有“造人”和“成人”两种教育本质观。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自由与超越,才是人存在的根本,人的存在是通过自我反思而呈现的一种敞放的状态。

在“成人说”中,教育就是“生成”。也就是说,教育是一门如何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

这里所谓的生成,就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让他们“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孩子做自己,就是“成人”。成人,是在用心用爱来成全一个有独立灵魂的有生命力的个体。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造人”,是把孩子塑造成他人眼中希望的模样。造人,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标准,把人当成没有灵魂内核的物体来进行训练和“塑造”。造人的形式包括了各种以爱的名义、以“为孩子负责”的名义而对孩子采取的灌输、说教、强迫等。

就像前面那个“逼孩子飞”的妈妈,拿别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认为那就是对孩子的爱和教育。这种教育,是用爱的逻辑代替了实质,忽略了孩子本人的内心感受与内部灵性。同时也在这种隐形的比较中,否定了孩子本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让孩子产生了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一位教育家说:“如果爱与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

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役使或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而是立足于人格平等之上的心灵交流与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教育中的启发和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教育才有可能真正作用于人的灵魂。

“人性的教育”在“成人”,“反人性的教育”在“造人”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今日推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