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越來越多家庭開始重視起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為孩子的未來英語學習打好紮實的基礎。然而家庭啟蒙也只是入門而已,最好要跟其他的教育方式相輔相成,例如報少兒英語培訓班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在給大家分享牛津閱讀樹正確使用方法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作為過來人,我是如何帶領孩子學習英語的。除了在家陪孩子自學英語啟蒙課本外,我還陪孩子試聽過主流的幾家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為孩子選了一家寓教於樂的外教線上培訓班進行口語提升學習。

我是為孩子選擇了基礎的熊出沒課程,孩子自己也比較喜歡看熊出沒這部動畫片,學習顧問根據孩子的學習水平安排好課程和外教,就可以每天和外教一對一上課了,比我在家自己教效果要好,阿卡索也有免費的試課可以領取點擊文章末尾“瞭解更多”就可以免費領取一節英語試聽課,具體效果好不好,建議大家帶孩子去試試,什麼東西都要自己試過才知道好不好!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牛津閱讀樹的正確使用方法:

源於英國的《牛津閱讀樹》在國內風靡一時,很多家長紛紛跟風,認為只要抱緊這麼一顆“大樹”,就一定能幫孩子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於是不惜鉅款,毫不猶豫買下了繪本套裝、巨無霸套裝、音頻,沒過多久卻發現經過種種努力,孩子依然對英文閱讀沒有興趣,昂貴而嶄新的書最後只能躺在書架上落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網路熱句正好用來形容這一現象,於是不少家長對此紛紛表示質疑:牛津閱讀樹真的適合中國孩子嗎?

但小編在這不禁反問一句:各位家長們真的用對了《牛津閱讀樹》嗎?

《牛津閱讀樹》(Oxford Reading Tree)是一套針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學齡前及小學孩子,為他們培養閱讀興趣、寓教於樂量身打造的閱讀教材,牛津閱讀樹系列的分級標準是根據英國國家制定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標準來劃定的。

全套分兩大系統:First Stories 和Phonics,純故事和故事加自然拼讀。


這兩個部分互相輔助,相互交叉。而每個部分又分別都有清晰的分級,層層遞進,讓聽說讀寫能力全面逐步進階。

我們來看看這個分級標準

第1—3階段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以及孩子的聽說能力和看圖理解情景的能力,所以1-3階段的閱讀素材通常文字不多甚至沒有字只有圖,適合3-6歲孩子進行英語閱讀啟蒙學習。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第4至6階段則教授閱讀技巧

這三個階段涉及到了一些長元音和多音節的單詞,句子和單詞難度都在逐步增強,幫助孩子瞭解學習簡單的拼寫規則,並逐步積累起孩子的詞彙量,同時幫孩子打下語法基礎。

這一階段的文字信息比1-3階段有明顯增長,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並在讀完後同孩子討論其中的人物和情節,鼓勵孩子嘗試默讀等閱讀技巧。

第7至9階段則讓孩子透過閱讀學以致用

這個階段中,每冊重點學習3至5個單詞,語法的使用也開始變得非常高級。

比如,第7階段中,孩子可以接觸到各種完成時態,甚至虛擬語氣:

We have found gold at last. I thought we'd never find any.

這個句型很好用,孩子們在寫日記週記的時候,想要記錄自己經歷的一件小事,如果想表達“我們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件...事兒,我本來以為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可以直接套用。

第8階段,孩子可以接觸到各種從句。比如:

I don't know hot to work the computer yet.

He didn't really know what to do,but he didn't like to tell Fred.

孩子是不是常常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就可以直接用這句來表達“I dont know how to do...”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第9階段,各種句型和語法運用更加綜合,還有很多口語中簡單又傳神的表達。比如:

How do we do that?

You'll think of something.

這些句型雖然看上去很高級,但是放在多元化的故事背景下,孩子們閱讀起來並不會覺得吃力。

瞭解完這些後,讓我們來看看看看《牛津閱讀樹》在英國是如何被使用的。

英國公立學校大多都會用牛津樹分級作為考量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標準。這些學校會在不同分級的書籍中貼上對應的顏色,方便老師學生進行選取,一旦通過評級考試便能在更高一級書單中選書閱讀。

而往往其他系列的書也會根據難以劃分在《牛津閱讀樹》的等級中。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恐怕不解:這些跟我們剛剛的話題有什麼關係?分了級孩子們就愛上閱讀了嗎?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那我們一起看看英國的家長老師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

對於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英國教育主張的是從小打好基礎。每個社區圖書館都會設有故事時間,並且會在故事時間專門安排一批給學齡前兒童講故事的志願者。聽完故事後,孩子還可以和家長一起在圖書館看圖畫書。

上了小學後,大部分小學課後作業安排極少,空蕩蕩的書包裡往往只有一本閱讀書,縱使各科目任務花樣繁多,唯一不變的作業只有閱讀。

為了提高閱讀興趣,學校經常組織各種主題讀書活動,一年一度的全國讀書日更是每個孩子們的心頭好,因為這一天孩子們都能將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歡的人物,到學校講講關於這個角色的故事。

另外英國教育方面有一點值得提倡,學校會和書店進行合作,每個在校生都能拿到一張免費書卡,憑藉書卡可以到書店中從指定的書項裡自選一本。

說到現在,培養閱讀興趣只是第一步而已,那麼英國家長老師是怎樣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呢?

英國在提高孩子閱讀能力方面的教育往往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被稱為:shared reading

這一階段主要是在孩子具備自主閱讀能力前由家長、圖書館志願者或老師大聲讀書給孩子聽,以故事、科普知識為素材,用有趣的情節、知識引導孩子們提高思考、閱讀興趣。

如果單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一步大部分中國家長用中文也能做到,但是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通過這個方法順帶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那麼可能對家長或者老師的英語水平會有比較高的要求。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第二階段被稱為:guided reading
這一階段要求家長或者老師主動引導孩子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目的在於幫助孩子從被動閱讀向獨立閱讀、主動閱讀進行過渡,貫穿了英國整個小學階段。

在學校裡有分組閱讀時間,老師會將閱讀情況記錄在閱讀本上。學校要求家長每天花20分鐘伴讀,讀後和孩子討論並將閱讀內容記錄下來,根據閱讀能力評定閱讀級別,也就是牛津閱讀樹的級別,升級後可以閱讀更高一級的圖書。

第三階段被稱為:independent reading
independent reading,顧名思義就是獨立閱讀,要求孩子能夠不在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地進行書籍或者報刊閱讀。

在英國小學中,其他科目科目都相對簡單而次要,唯有英語學習是重中之重,在這方面,中國學生完全無法相比,特別是在詞彙量方面。據統計,一個英國小學畢業生的詞彙量平均可達到8000-12000以上。

而《牛津閱讀樹》正是基於這一水平上進行編撰的,因此如果要求一名中國按照對應的階段閱讀《牛津閱讀樹》,低階段時尚可接受,而高階段則不可謂壓力不大。

那麼為何中國學生無法對應英國小學生的閱讀階段?制約中國學生提高英文閱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國內原版書籍資源有限,種類少、內容殘缺

相對來說,在英國,許多地方都有大量可低價購買的圖書,另外學校的建議書單往往很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其中一部分閱讀,當然也不能侷限於某些主題。

而在國內,由於許多書籍版權未引進等原因,許多家長卻找不到能獲取大量原版書籍的渠道,大多隻能通過海淘等方法郵寄購買,而這需要花費大量額外成本。

讀牛津閱讀樹要小心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長都中招了

其次是中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原版書年齡不匹配

中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國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往往最少相差2-3年,同時隨著年齡增加,差距不斷增大,例如大多數8、9歲的中國學生往往詞彙量、英文閱讀能力同英國5、6歲相當,但讓一個8、9歲的中國孩子閱讀牛津樹5、6歲年齡段的書籍,內容則顯得幼稚淺顯。

隨著年齡增大,閱讀能力差距加大,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

最後國內尚無標準評估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同時無法給予正確的閱讀指導

絕大部分中國家長無法使用文中提到的3種閱讀方法,更無法準確判斷孩子實際閱讀水平給予指導。

那麼,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家長應該怎麼做?

一、先從孩子感興趣的主題下手

不同孩子最感興趣的形象往往不同,像有些孩子更喜歡賽車,而另一些孩子則對超人更感興趣,那麼家長就需要找準孩子的興趣點切入,為孩子多準備這方面的閱讀素材,進而拓展到其他主題。

另一方面,如果是孩子已經讀過、看過或者聽過的故事,在英語閱讀方面的難度也會降低。

二、看和聽最好結合一起,配合進行

英國的學校老師也推薦聽書,亞馬遜kindle的沉浸式閱讀,聽書、看書同步進行,同時提高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

三、儘可能選擇長度、難度適中的閱讀書

例如對於具備自主閱讀能力的小學高年級以上學生,繪本內容過於簡單;而整本小說的閱讀難度則過大、時間太長,容易產生閱讀疲勞,所以家長應找好對應年級適合的讀本素材。

看到這裡,家長明白了該怎麼利用好《牛津閱讀樹》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