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亮相后仅1天 美军就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东风41亮相后仅1天 美军就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俄媒报道称,这枚没有装备战斗部的“民兵-3”导弹于北京时间10月2日16时13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据俄媒报道称,10月2日16时13分一枚没有装备战斗部的“民兵-3”导弹于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

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对外强调称,此次试射不是对国际热点事件或地区冲突的回应。美国军方表示,导弹飞行距离约为6700公里,并成功击中位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瓜加林环礁地区的目标。

据了解,美国军方会定期进行“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抽检试射,今年已进行过三次试射。在2018年夏季,该型号导弹还曾试射失败。

东风41亮相后仅1天 美军就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LGM-30G"民兵3"战略弹道导弹,是美国的一型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研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服役。作为上一代"民兵2"的改进型,"民兵3"对于再入阶段的性能做了大幅改进,成为美军第一型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的地对地战略弹道导弹。

1964年,"民兵3"导弹开始项目论证。于1966年开始全面研制工作。1968年至1970年共进行25次试射,其中成功17次,失败8次。

1970年6月,"民兵3"导弹正式开始服役。1978年11月,该型导弹结束生产。

"民兵3"导弹主要由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过渡段以及导弹头部组成。一、二级与"民兵2"导弹基本相同,第三级直径较"民兵2"加粗至1.32m。导弹头部包括末助推级推进舱、制导舱、弹头释放仓、弹头、突防装置和整流罩。整流罩底部直径1.32m,长2.7m,质量约65kg,在导弹发射飞出大气层后,借助两台助推小火箭与母舱分离。导弹最初采用MK-12型弹头,后期改装了具有打击多目标能力的MK-12A型弹头,布局更为合理,威力与命中精度也有明显提高。

与"民兵2"导弹相比较 ,"民兵3"导弹为提高核生存能力,整流罩材料使用了钛合金,加厚了一、二级级间段的铝蒙皮,同时还在铝制结构处大幅增加了钛制件。

与美军相同的是在10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也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了一条俄军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战斗训练发射的视频。据悉,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击中了堪察加的目标,圆满完成了任务。

东风41亮相后仅1天 美军就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白杨-M”是苏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研制的战略导弹系统依旧处于战斗值班状态。

“白杨-M”弹道导弹成为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其主要优势是它在穿越敌方反导弹防御体系时的飞行和作战稳定性能。首次使用的3台巡航固体燃料发动机功率强大,这不仅可增加导弹战斗部的重量,也可使导弹能够比其它俄制导弹以更快的速度飞行,大大缩减导弹在轨迹主动段中的时间和高度,同时,数十台辅助发动机、操纵仪表和设备使这种快速飞行很难被敌方预料到,从而极大地提高克服敌各种反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克星。

虽然,在所有的“白杨-M”弹道导弹试射中美国的侦察卫星都极力进行跟踪,但据俄专家估计,美国人至今也不明白,该导弹是如何“跳过美电子监测仪器监督系统的。即使美国人事先也接到了这一导弹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参数,但他们也未搞清这一问题。看来,俄在新型武器系统中专用技术的使用不仅仅限于导弹的重量和体积指标上。

东风41亮相后仅1天 美军就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白杨-M”弹道导弹上安装有准确的引导和控制系统,由于在这一系统中采用了新技术,“白杨-M”弹道导弹的核武杀伤因素极为稳定,导弹完全没有对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可以毫无问题地发射、飞行并最终击中地球另一端的目标。

“白杨-M”弹道导弹又一个突出的性能是它可以与任何发射装置进行统一配套。该系统可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无需专门建立新的发射装置,该导弹完全可与现有的作战指挥和通信系统兼容匹配,这可使导弹系统装备部队的费用减少一半以上。据称,接纳这一新型武器系统,只需在发射井中安装30%的新设备,其余的稍加改装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