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胡辣汤店在银川,受欢迎的程度不是很高。河南人在银川也不少,胡辣汤店有名的却也不多。大都是在街边小店,以早餐店为主,食客都是周边小区的居民,一碗胡辣汤,一客水煎包,也就打发了早餐时光了。

我常去吃的是一家卖牛肉馅饼的老店,杨四牛肉馅饼店,牛肉馅饼油煎的,吃几次就腻歪了。所以,时常去吃的原因还是吃他家的水煎包。但喝的只有豆浆稀饭和豆腐脑,老三样,说实在的,银川的早餐没啥吃的,长年累月,豆浆油条小笼包馄饨拉面羊杂碎,等等就这些,所以吃 的也很无奈。那天又来杨四,一看新增了胡辣汤,3元一碗,就按捺不住,来了一碗,自此,就时不时地过来,家乡的味道么。

据说,银川还有好几家胡辣汤,做的都很不错,不过自己没去过,也不敢妄言味道如何。杨四家的胡辣汤,喝起来还行吧,当然,味道比河南老家的比,说不上正宗,但有总比没有强。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说起河南的胡辣汤。那当属周口的逍遥镇了。

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产自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是“中华名小吃”、“河南十大名吃”。逍遥镇胡辣汤,首批入选河南老字号。逍遥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颍河傍镇而过,又名“合流镇”。

宋末在此设清水县。明清之际,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在此做官的王知县有感于当地舟辑云集,商业繁荣景象,曾写诗盛赞。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故逍遥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据《县志》所载,逍遥镇最繁盛的时候,“人烟聚杂,街道纵横延”,“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实为“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

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是河南省十大名镇之一。逍遥镇胡辣汤的汤料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据传其始创于明朝中叶,该名吃由多种名贵中药和主料熬制而成,一度被封为宫廷饮品。该汤可谓香辣可口,人见人爱,还很有滋补功效。

不过说是这么说,想在银川吃到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可能性不大。毕竟,作为西北城市,银川饮食的风格和中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趋向,逍遥镇的胡辣汤是不可能频繁地出现在银川人的餐桌上的。说起来,银川饮食不擅长精耕细作,而是高大威猛,牛肉羊肉大块吃,羊杂碎也是切的一大条一大嘟噜的,至于熬制胡辣汤这样的活计, 银川人是不会做的,所以,银川人的早餐桌,现在连水煎包也不多了,也是怕麻烦,不如蒸包子,包好往笼屉里一搁就完事了,还剪啊啥的,费那劲 干嘛。

不过该有的还是有的。

这天到燕鸽湖采访公干,采访结束,在燕庆街走着,早餐没吃的我有点饿了,可是饭铺子虽多,却没啥兴趣。就这么就看见了一家店,就是逍遥镇的胡辣汤小吃店。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店面不大,几张桌子。进去点了胡辣汤,3元一碗。牛肉水煎包想要上几个,老板娘却说就两个了。那就两个吧。谁想老板在旁边说,你等会,我给你现做,这待遇!就慢腾腾地喝着胡辣汤,等包子。

胡辣汤好喝。里面有豆腐皮,海带,花生米,小丁丁的牛肉,放一撮葱花,喷香却无辣味,来一口到嘴里,绵绵的香就顺着唇间和喉咙下到了胃里,没有什么调料造成的不适感。就是这个味。味蕾的记忆沿就这么打开了。于是等老板把水煎包做好,又来了一碗胡辣汤,慢慢品味。

是啊,在银川能喝到正宗的胡辣汤,而且还是出自逍遥镇的,是爽。

当然,不得不说,这河南老乡做的水煎包,也是一流,皮刚好,不像别的店,把皮弄得厚厚的,看这个大,吃起来却费劲。至于馅,也是香,是那种带有一点肉的浅浅的香,让人吃起来欲罢不能。不然,老板刚把一锅包子剪好,也就一会功夫,几十个水煎包就卖完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食色:在银川居然也能喝到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太意外了

地址么,说下,就在这个小区的斜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