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本文作者黄强

南京有多美?南京有多好?没来过南京的人,或者对南京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并不清楚。从诗词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个大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融情入画的诗句,将南京描写的不仅美,而且别致,有意境,说南京山水城林,诗画美景,风雅格调,历史名城,一点不为过。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1,鬼脸城(黄强摄)】

南京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东南形胜”之誉。

大约60万年南京就有古人类活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鼓楼岗,生长着茂密的树木,一群不畏艰难的人们,披荆斩棘,伐木砍树,搭建了原始的房屋,形成原始村落。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周开元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范蠡在今天的中华门外长干里一带修建越城,南京建城史始于这年,距今有2400多年。南京有王气,“金陵”之名由此得名,以致秦始皇东巡南京地区,凿方山地脉,以泄“王气”。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2,南京九龙桥(黄强摄)】

东晋诗人谢朓赞美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非常贴合。从孙权的东吴开始,经东晋到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的首都建在南京,史称六朝。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四次来南京,留下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名句,激发了人们对南京美景、风情的向往。北宋名相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非常喜欢南京的环境与文化氛围,罢官后,在钟山附近置地建房建造了半山园。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3,吴敬梓秦淮水亭(黄强摄)】

东南形胜的南京,在明清时期受到文人的重视,他们纷纷来此置业购房,经营产业。江苏昆山人龚贤在清凉山虎踞关辟建半亩园,课徒为生;浙江兰溪人李渔在中华门一带修筑芥子园,开办家庭剧社,刻书卖书;浙江钱塘人袁枚在小仓山营建随园,把随园经营的风生水起;安徽全椒人吴敬梓在淮清桥一带搭建秦淮水亭,写作文学名著;湖南邵阳人魏源在龙蟠里营造了小卷阿,经世致用,编撰了《海国图志》。这些文人居所谱写了文化地产的概念,并且成为中国名园。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4,朝天宫(黄强摄)】

京的含义是首都,所谓京师、京城,在中国当下近3000座城市中,南京是除了首都北京之外,唯一带有“京”字的城市。在它的都城时期,南京因“金陵帝王州”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非都城时代,南京又因“江南佳丽地”的美景、经济文化的繁荣,而独领风骚。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5,南京林荫道(黄强摄)】

生长、居住在南京,笔者从小就被南京的氛围包裹着,喝长江水,吃盐水鸭,说南京话。居处靠近新街口、水西门,方圆二公里就有冶山、清凉山、五台山、虎踞关、乌龙潭、莫愁湖、堂子街、仓巷、莫愁路等古迹、遗存。空闲的时候就去清凉山草坡读书,或者挖草药;或者骑着单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南京的饮食少不了鸭子与野蔬,荷叶包裹的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又揉合了一股清香味;春风又绿江南岸,野菜也蓬勃生长起来,芦蒿、马兰头、菊花叶是南京人的最爱,有家的味道。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6,南京水塘老照片】

以前出了水西门、中央门就是农村,城乡差别很大,从水西门到上新河,从中央门到燕子矶,都只有一路公交车。如今南京城乡一体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很快,高楼大厦已经拓展主城区几十公里以外,有了河西、板桥、江北新城,仙林、江宁大学城,城区形成井字形交通框架,城区的古迹、遗存、景点依然保持精巧的风格,宛若江南女子的玲珑、秀美。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7,乌龙潭(黄强摄)】

一晃半个世纪的光阴留在了南京,对南京自然有很深的情愫。记忆中的老南京景象还在脑海,固然值得怀念,但是向前看,南京的现在与未来才是最为重要的。南京城垣依然巍峨,秦淮河碧波荡漾,林荫道的法国梧桐遮挡烈日留下清凉,奥体南京眼惊艳一瞥,长江二桥壮美如长虹卧波,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紫峰大厦直插云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辐射镇江、扬州、马鞍山等地;《人民的名义》等很多影视剧来南京取景,看重的真是南京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气息。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8,秋染栖霞】

山水城林的南京,风景殊美;背靠长江,群山环绕,南京的自来水略带点甜,比很多城市的水口感好。南京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从来不排外,南京人有大萝卜之称,性格耿直,非常好处。很多外乡人来到南京打拼、购房,成为新南京人。2019年3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南京人幸福感已跃居全国第二,治安良好,适合居住。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9,玄武湖】

钟山虎踞,石城龙蟠,扬子江畔,长江大桥,激发南京人的自豪感。无论是登临阅江楼远眺江景,还是漫步在宁海路、颐和路感受民国的情调风,都让生活在南京的人们,深深地体会到南京很美,很宁静,很有文化范,南京的明天必然会更好。

山水城林的南京 美的别致有意境

【图10,南京南站的早晨(黄强摄)】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