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讓醫生“動起來”,讓鄉村群眾“不動”,點贊淄川鄉村衛生建設

11月12日,大眾日報發表《行走的醫生 流淌的暖流》文章,報道淄博市淄川區用“流動醫院”守護15000名山區群眾健康》的報道。11日一大早,淄川區東坪衛生院院長宗德鋼馬上安排所有能抽調出來的人手,往最遠的護寶泉村駛去。72歲的劉長英大娘正和76歲的妯娌在煮玉米,他們一邊親熱地“小申”“小孟”地打著招呼,一邊聽醫生們的叮囑。劉長英說,東坪衛生院的大夫們每週例行兩次巡診,有了急病,醫療服務車也就是“流動的醫院”還隨叫隨到:“真是辦大事、辦好事”。

淄川區自然村514個,沒有衛生室的村有70個,其中,距離衛生院5公里以上的有22個,10公里以上的有11個。僅僅是這70個空白村,戶籍人口1.5萬人,常住人口9456人,慢性病人1974人,其中,糖尿病490人,高血壓1381人,冠心病257人。

淄川區以“要讓群眾叫好,必須向問題叫板”的精神,創造性建設“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讓群眾“不動”,讓醫生和醫院“動起來”,為偏遠鄉村患者及時送上暖心的醫療服務,解決了群眾的就醫難題。

讓醫生“動起來”,讓鄉村群眾“不動”,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在城市化進程加速和老齡化加劇的今天,淄川“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建設經驗,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至2018年末,全國人口已近14億,其中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農村人口占比降至40.42%。其中山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18%,比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9.58%高1.6個百分點。根據《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山東將“每年實現100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是年輕人,鄉村年輕人到城市後,鄉村特別是偏遠的鄉村,“空殼化”嚴重,說剩下的居民主要是“老弱病殘”,一點也不為過。

在城鎮化大力推進的今天,我國的老齡化發展又特別迅速,其中山東尤其嚴重。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人口數據:截止到2018年末,我國最新的老年人口數據為: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4,2050年前後將超過1/3。而山東是我國老齡人口最多的省份,2017年,山東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37.3萬人,佔總人口的21.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

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是“輸血”方,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地方。本次淄川西河鎮護寶泉村接受“流動醫生”看病的劉長英大娘介紹村裡情況,真實地反映了在城市化和老齡化疊加下的鄉村“老化”現實:“護寶泉村戶籍人口200人,可年輕人大都在外打工、學習。一到冬天,很多老人到城裡的兒女那裡‘溫暖越冬’,村子裡只剩下不願動或者沒處去的老人。現在在村裡常住的,也就五六十口人。”

應該看到,鄉村老齡化、多病化,偏遠鄉村道路又不好走,這在全省和全國都帶有普遍性。這些鄉村的老居民,自身行動不便,道路或交通工具缺乏,往往又讓他們難以行動,加上鄉醫缺乏或醫術水平有限,在這樣的背景下,讓他們“不動”,而讓城區醫生“動起來”,主動去找病人,幾乎是實現“病有所依”的唯一途徑。

站在這個角度,我們需要珍視淄川“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建設經驗。淄川區區長閆桂新說:“要讓群眾叫好,必須向問題叫板”。這句話說得好,問題解決得也好。

淄川區統籌優質醫療資源,健全區、鎮、村三級醫療機構網絡,把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實施醫療服務點全覆蓋。

投資700萬元,對全區514個村(含自然村)衛生室實施房屋、人員、設備改造提升,投資150萬元,在70個沒有衛生室的空白村設置醫療服務點,配備基本的醫療設施和器械。

實施醫務人員全覆蓋。醫療服務點的醫務人員以衛生院為主,以衛生室人員和第一鄉醫為補充,確保每個服務點至少兩名醫生輪流服務,至少每5天巡診一次。

實施醫療服務車全覆蓋。投資425萬元,為太河、西河偏遠山區的6處衛生院各配備2輛醫療服務車,其他13處衛生院各配備1輛醫療服務車,25輛醫療服務車配備心電圖、供氧等基本救助設備,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常見老年病、慢性病和常見病必備藥品。司機工資、汽車保養等費用列入財政預算。

實施醫療過程全覆蓋。淄川區建立以區醫院和區中醫院為首的兩個醫療共同體,定期派遣區級專家到基層坐診,並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預約掛號、診療信息共享等服務,為山區群眾提供更高、更快、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淄川區現有行醫資格的醫護人員1680人。目前,已經有1291名醫務人員參加到“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這個建設活動中來。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過去也多次到過淄川,其東部和南部群山環繞,幾乎四塞不通,其中的太河鎮過去是鑿山為隧,才有了進出的通道,淄川“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能夠進入這些偏遠山村,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但這也提示我們:在這麼崎嶇和困難的地方都讓群眾實現了“病有所醫”,其他地方更應該不怕困難,更應該有條件解決鄉村群眾的就醫難問題。經驗

讓醫生“動起來”,讓鄉村群眾“不動”,淄川鄉村衛生建設值得珍視!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