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女儿的挽歌,这里美女如云,性情迥异,姹紫嫣红,不一而足。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曹雪芹笔下的女孩们,虽然都个性鲜明,却杜绝了扁平化,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不过,也正因她们多层次的复杂心理,很容易遭到人们的误解。

其中,薛宝钗和花袭人,就受到了不少偏见。


薛宝钗:无情&动人

在《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齐名,是最重要的女子,有“钗黛合一”之说。

宝钗抽中的花名签是牡丹,题着“艳压群芳”四个字。而从容貌到品格她都担得起: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容貌楚楚动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性情敦厚宽容——从长辈,到姐妹,到下人,无一不喜欢她。

才华卓绝却内敛——《咏白海棠》诗社夺冠,《螃蟹咏》成为绝唱。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然而,她的完美聪慧与“守拙”,却常被误解为“心机深沉”,甚至成为“绿茶婊”的代言。

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那一回。

那天,宝钗扑蝴蝶来到滴翠亭附近,无意间听到小红正和坠儿商量,拿什么回礼给贾芸的悄悄话。

宝钗听出是小红的声音,认为这丫头“头等刁钻古怪”,如果被发现难免狗急跳墙。

宝钗想躲却躲闪不及,小红又恰在此时打开了窗。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宝钗使出了“金蝉脱壳”的法子,假装正和黛玉捉迷藏,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就这样遮掩过去了。

这一经典情节,被很多人认为是宝钗的“污点”,是她“陷害”黛玉的证据。

其实,这并非是宝钗有意为之。

脂砚斋对此的评价是,“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

“机变”,是说宝钗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反应之机敏,应对之迅速,却并没有批评她心存恶意。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当然,宝钗的这一行为,容易遭到人们质疑,毕竟黛玉是她的“情敌”。可在那一刻,她脱口而出的是黛玉,却并非出于这个原因。

如果读到前文,我们就会了解,她在那一两秒的时间内,来不及深思熟虑,喊出“颦儿”是她下意识的反应——因为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去潇湘馆找黛玉。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加暗示的结果,是在紧急时刻的直觉让她做出的决定,并非有意“陷害”黛玉。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宝钗是曹雪芹倾注了诸多美好特质的女子,是红楼女儿的卓越代表之一。

在保守的封建制度限制下,闺阁女子不得不谨小慎微,严格恪守封建礼教。更何况宝钗父亲早亡,哥哥薛蟠又如此不争气,她小小年纪就要承担管家的重任。

在这种背景和前提下,她必须迅速成长和成熟,思考问题要更全面周详,而这也给了人们心机深沉的印象。


袭人:虚伪&良善

在《红楼梦》的丫鬟中,最容易被误解的,就是花袭人。

袭人是宝玉房里四大丫鬟之首,温柔敦厚,顾全大局,一心一意侍奉宝玉,是第一个与宝玉有肌肤之亲的人,也是王夫人心中宝玉妾室的首席人选。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然而,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又因重病香消玉殒,很多人认为这背后的黑手,就是表面善良的袭人。

“证据”是,袭人深得王夫人的信赖,晴雯又是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晴雯被赶出去后,宝玉也曾质疑:“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难道,这个表面温柔良善的女子,真的是一个笑里藏刀、不折不扣的“白莲花”?!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真的枉费了作者对袭人的那些赞美。

袭人的判词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可见,在作者眼中,袭人是位“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谁娶了她都“有福”的好姑娘。

曹雪芹在章回中,也赞她是“贤袭人”、“花解语”。而她的生日,和黛玉在同一天,是万花之神的生日。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如果袭人真是如此歹毒之人,真的是浪费了这些美好的词汇。

虽然袭人提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的建议,深得王夫人的信任和器重,但在这次建议过程中,她对晴雯等人只字未提,不足以构成她告密的证据。

红学家周思源提出,《红楼梦》中有直接的证据,可以否定袭人告密一说,那就是王夫人在讯问晴雯前,根本不知道她在怡红院的具体工作。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王夫人在训斥了晴雯一番后,问道“宝玉今日可好些”,聪明绝顶的晴雯,明白自己遭人暗算,便说了一套谎话:

“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这只问袭人麝月两个……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我闲着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心。太太既怪,从此后我留心就是了。”

王夫人竟对这番话信以为真,还赶紧口中念佛:“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如果真的是袭人告密,王夫人应该早就知道晴雯是宝玉的贴身丫鬟,怎么会相信晴雯说的这番谎话呢?!

有人认为,晴雯之死,是贾府内部权力斗争的代价——晴雯是贾母属意的姨娘人选,邢夫人又借秀春囊一事,挑战王夫人的权威,加之婆子们早视美丽出众、脾气火爆的晴雯为眼中钉,这一切都导致了晴雯的悲惨结局,而袭人却背了这个锅,真是一大“红楼冤案”。

宝钗是“绿茶”?袭人“白莲花”?《红楼梦》最易被误解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