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最著名的千秋岁词,其中六字让范成大拍案叫绝,特意为其建亭

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后,开始排斥司马光等老臣,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许多人都被贬出京。在被贬之后,作为词作家的诸人,少不得要写一些词作,借以抒怀,比如下面这首《千秋岁》,便是一首。

这首词的作者是著名词人秦观,其写作时间,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作于秦观的贬所处州,一说是秦观被贬郴州途中经过衡阳时所作。但是,秦观在衡阳时,已经到了冬天,和这首词中所写的意象并不相符,所以这首词应该是写于处州的贬所时。

秦观最著名的千秋岁词,其中六字让范成大拍案叫绝,特意为其建亭

这首词,写春景春情,抚今追昔,触景生情,为我们描绘了词人的挫败和失意,情绪复杂,感情丰富,是秦观非常优秀的一首佳作。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小注:(1)鹓[yuān]鹭,指身在朝廷百官之列;(2)飞盖,指车辆走的很快,此处代指车。

秦观最著名的千秋岁词,其中六字让范成大拍案叫绝,特意为其建亭

起首二句写所见之景,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春去春来,是古人经常感慨的话题,春寒已经渐渐消退,溪水边、城郭旁,都已经渐渐有了春天的气息。且“花影乱,莺声碎”,正如唐人杜荀鹤的诗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秦观此处,便是化用而来,但是更为凝练。有感于这六个字的妙处,据说后来范成大在处州为官时,特意建造了莺花亭,并赋诗五首。

接下来两句,让人无限伤感,“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秦观一人贬谪到此,可不是“疏酒”嘛!孑然一身的他,衣带渐宽也是常理之中,如此哀伤的感情,却被秦观写得柔而不靡,大有汉魏之风!再紧接“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便更加惆怅了。此处似乎是词人等待恋人归来未果的惆怅,但其实,秦观的词,总是朦胧不清,很多时候都是以爱情来与身世经历交织在一起,这正是秦观词作的微妙之处!

秦观最著名的千秋岁词,其中六字让范成大拍案叫绝,特意为其建亭

下片开始转而回忆,“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词人看到这样的春光,所以想起了昔日在西池宴会的情形,当时同游者有二十六人,当时这一盛况,无疑给词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他才如此念念不忘。试想当时,词人与友人们乘着车,欢游宴饮,而现在自己孤寂非凡,可不就是“携手处,今谁在”嘛!

情到伤心处,词人不禁感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虽然词人想重新被任命,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终于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清梦罢了,而岁月无情,自己的青春年华,却都消磨殆尽了!此二句缠绵凄恻,令人不忍卒读。

秦观最著名的千秋岁词,其中六字让范成大拍案叫绝,特意为其建亭

词到结尾,他说:“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从起句的“春寒退”到现在的“春去也”,时间上的跨度很长,可是词人的心情,却一般无二,都是一种“愁”的状态。杜甫曾经有句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里秦观却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以海来比喻愁,是秦观极大的一个创新,这一句,也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句,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比如夏闰庵便评价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

总体来说,这首词借助惜春伤春的感情,表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以及愁苦悲伤的孤寂之情,读来凄婉非常,令人一唱三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