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高的白細胞計數是多少?

你見過最高的白細胞計數是多少?

作者 | 朱曼

前 言

血常規是一項在臨床廣泛開展的檢驗項目,白細胞數量和分類是診斷疾病尤其對惡性血液病進行初步診斷和療效評估的基本指標。

案例經過

患者男,63歲,以“雙側頸部腫物一年”為主訴,被我院頭頸外科收治入院。

患者1年前發現雙側頸部腫物,無痛及其他不適,半年來頸部腫物逐漸增大、增多,近日來院就診。

查體:雙側頸部可觸及多發約2.0㎝×2.0㎝×1.5㎝大小淋巴結,質硬,欠光滑,邊界清楚,無壓痛,活動。其餘未見異常。

彩超報告提示:雙側頸部多發異常淋巴結,建議穿刺活檢。

針吸報告

:塗片見大量的增生淋巴細胞。患病以來,飲食正常,睡眠正常,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下降。

入院後完善其他檢查。

當日血常規震驚了我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白細胞飆升到205.3×109/L。

你见过最高的白细胞计数是多少?

我們手工做了血塗片,顯微鏡下複檢,結果與血細胞分析儀的結果相符合。升高的白細胞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鏡下淋巴細胞均為成熟淋巴細胞。遺憾的是沒能妥善保留該患者的血塗片。

我們追蹤了該患者其他的血液檢驗結果,未發現異常。發出血常規報告的第二天,該患者就轉至我市綜合性醫院血液內科就診。

案例分析

中國成年人群白細胞計數的參考區間為(3.5~9.5)×109/L。白細胞計數結果有明顯的生理性波動,如早晨較高,傍晚較低;餐後較餐前高;劇烈運動、情緒激動較安靜狀態下偏高;月經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升高;新生兒及嬰兒明顯高於成人;吸菸亦可引起白細胞增高。

白細胞病理性升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尤其是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傳單、乙腦等),組織損傷(外傷、手術),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惡性腫瘤,代謝性中毒等。

全國臨檢操作規程要求(第四版):白細胞首次結果<4.0×10

9/L或>30.0×109/L就需要進行塗片複檢。

成人淋巴細胞約佔白細胞總數的1/4,外周血淋巴細胞>4.0×109/L時即為淋巴細胞增多。

淋巴細胞病理性增高見於感染性疾病(某些病毒感染),組織移植術後,腫瘤性疾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急性變,淋巴瘤等)等。

在本病例中,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針吸結果,基本確診為淋巴瘤。淋巴瘤導致的外周血淋巴細胞飆升。

總 結

在腫瘤專科醫院,有的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1.0×109/L;有的患者使用升白細胞的藥物後,白細胞計數>20.0×109/L;有的患者在癌症晚期出現類白血病反應,白細胞計數>30.0×109/L且持續多日。

這些現象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幾乎天天可以見到。但是白細胞計數>200.0×10

9/L的現象只有在課本上圈定某些疾病的白細胞計數範圍時見到過。

同樣的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反應不盡相同,臨床醫生對患者要做到個體化治療,我們檢驗醫師也要認真分析每一份報告,服務臨床,造福患者。

你见过最高的白细胞计数是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