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尼努爾塔是亞述帝國上著名的征服者國王之一,他在位期間,將亞述帝國的版圖,擴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面積。一身榮光的他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遭到了人民的背棄,甚至遭到了暗殺。

尼努爾塔繼承了撒縵以色時期國力強大的亞述帝國,在其父輩統治時期,亞述國王的身份被上升為阿舒爾神在人間的代理,而國王的職責,則是不斷開疆闢土,開拓神的樂園,為神帶來榮國。

秉承此種信念的尼努爾塔自然也緊追父輩的步伐,想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自從亞述帝國與赫梯帝國吞併了米坦尼帝國之後,兩個大帝國也就相互接壤。尼努爾塔登基之後自然按耐不住自己渴望開疆擴土的熱情,不斷的環視四周,恰恰這個時候,一個絕佳的機會來臨了。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尼努爾塔繼位時的版圖

同一時期赫梯帝國的統治者為圖哈里亞(Tudhaliya IV),赫梯國王大部分都是戰士國王,從小就要培養他們的軍事技藝和武藝,到了一定的年限也必定要和父王一起親自上前線,有的時候甚至要和敵人短兵相接。但是圖哈里亞本人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可能他自己也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所以決定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向。既然他無法被作為一名優秀的戰士被子民銘記,那就作為一位建造者流芳百世吧。於是圖哈里亞開始大規模建造大型神廟,宮殿。在公元前十三世紀,建造技術落後,而建築材料也相對昂貴,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和物理,圖哈里亞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些舉動,引來了亞述人的入侵。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赫梯帝國城門

歷史上赫梯帝國由於人口較少,所以軍隊數量也不多,走的是精兵路線,赫梯帝國的發展過程中,歷代赫梯國王在面對體量較小的國家時,更多的是軍事威懾使對方屈服,如果遇到不投降的城池,赫梯人通常會屠殺居民將其後付之一炬,為的就是製造心理震懾;面對體量較大的國家,如果不是深仇大恨,那麼能談就不打,要打就避免各種圍城戰和消耗戰,引誘敵方在開闊場地面對面決戰,避免過多傷亡,正面戰場上面對強悍的赫梯戰車和赫梯步兵敵軍常常被一衝既潰。由於工程量龐大,圖哈里亞徵發了許多農民去充當勞力,甚至在國內發生旱災的情況下,圖哈里亞也沒想要中斷他的工程。當政府的儲備糧用光之後,圖哈里亞終於停止把錢用於購買建築材料,轉而開始向埃及等國家購買糧食來保持居民不捱餓,即使花費巨大,最終帝國錢庫被掏空。正所謂存糧失地,糧地皆有,存地失糧,糧地皆無。赫梯帝國西部的士兵幾乎拿不到任何薪水,沒錢,那就回家種地咯。沒有士兵維持秩序,受旱災影響的災民很快形成了暴動勢力,西部的遊牧部落趁機突進赫梯帝國,圖哈里亞只得帶兵前去鎮壓。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攻城中的赫梯軍隊

見到赫梯主力部隊去西部平叛的尼努爾塔,果斷集中優勢兵力將赫梯帝國東部的防禦工事一個個拔除,不斷佔領赫梯帝國東方的領土。回過神來的圖哈里亞馬上帶領部隊去抵抗亞述軍隊,兩位王者就在戰場上兵刃相見,一方是保家衛國,一方則是以神的意願開疆擴土。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兵力短缺的赫梯人會在戰俘中招募士兵

在一份尼努爾塔與其盟友通信的泥板上記錄了這次對決前的情況:“我讓我的士兵和戰車朝著赫梯的城市進發,中途,圖哈里亞的信使來到我的營地,手中握著三份泥板,前兩份泥板充滿了挑釁的意味,當我的士兵聽到這些話後心中充滿憤怒,準備立馬開拔去進攻圖哈里亞,信使見狀便拿出第三份泥板,而第三份泥寫著:“我不是亞述國王的敵人,我的兄弟,為何我們要相互攻”,我見到他的軍隊駐紮在尼扎城,便回信給他:“如果你是我的朋友,那請你離開那座城市,因為我將會包圍它”,然而赫梯國王沒有給我回信,我便將軍隊稍微後撤了一點。後來一名來自赫梯軍隊的逃兵逃到我這裡說雖然他們國王在信中以朋友的身份想要和談,但是他的軍隊已經做好戰鬥準備了。於是我命令我的軍隊立馬出發,並擊潰了哈圖裡亞。”

從泥板的通信內容上看,很明顯圖哈里亞對戰勝亞述軍隊心裡沒底,而且戰前軍隊就出現了逃兵,說明這個時候的赫梯軍隊已經不能與之前的赫梯先輩們相提並論了。戰鬥結束後,尼努爾塔俘虜了28800名士兵和幾千頭牛羊。本來尼努爾塔可以繼續推進,粉碎圖哈里亞的部隊,但是後院起火,不得不放棄近在眼前的勝利趕回後方邊境。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赫梯精銳步兵

此時加色特巴比倫人的軍隊跨過了國境,佔領了幾個村莊,聲稱自己對這幾個村莊有合法的統治權。本來,加色特巴比倫的國王這一次的戰略目標並不是奪取亞述的主要城市,而是在亞述主力外出的時候趁機撈點小便宜,當亞述軍隊返回的時候利用自己的優勢位置與亞述人通過談判的形式撈點土地。可是國王沒有想到亞述人的部隊回來得如此之快,在自己軍隊還未準備好的時候就遭到了亞述軍隊的打擊。尼努爾塔受夠了這樣反覆後院起火的情況,決心趁勝追擊,一鼓作氣端掉巴比倫。

為何亞述軍隊總能很輕易的攻下巴比倫城呢?因為巴比倫城離二者的國境線並不遠,可以想象當年天子守國門的大明和今天的韓國首爾。毫無懸念,亞述人打開了巴比倫城的城門,這一次,尼努爾塔直接把巴比倫城納入自己的領土,設立了總督,洗劫了神廟裡的財富滿載而歸,甚至把主神Marduk的雕塑也搬走了。

亞述帝國的故事3:征服者的錯誤

亞述精銳步兵

就是這一次對神廟的洗劫,讓尼努爾塔丟失了自身的光環,巴比倫與亞述人處於同一個文化圈,二者擁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無論對於亞述人還是巴比倫人,巴比倫的神廟都是當時文明的中心,信仰的歸宿,不可侵犯的聖地。就想象一下,當年的十字軍洗劫了梵蒂岡,或是伊斯蘭國家劫掠了麥加,或是猶太人搶劫了耶路撒冷神廟,就知道這件事情在當時所造成的惡劣影響。

回國之後的尼努爾塔,為了紀念自己的功績,決定給自己建立一座新的首都。實際上尼努爾塔的做法是為了逃避民怨,他也知道這一次洗劫神廟的做法褻瀆了神明,在此之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歷史中,許多被刺殺的統治者都被歸於對神不敬,原首都阿舒爾是帝國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民怨也很高,擔心被刺殺或者民眾掀起暴動的尼努爾塔將新首都地址選定在帝國三角洲河對岸的另一邊,這樣,即使激起民變,他也有足夠的時間逃跑。但這卻是尼努爾塔另一項錯誤決定,他將洗劫神廟所得的財產用於建設他的新首都。對於他的子民來說,這些財產不是屬於個人所擁有,而是神的財產,就這樣,尼努爾塔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從一個偉大的征服者跌落成一個腐敗的官僚,一個褻瀆神的罪人。

新首都建好之後尼努爾塔整日躲避在自己的王宮內,不理朝政。正如之前提到的一樣,亞述帝國的心臟是國王,國王興則國強,國王弱則國衰。尼努爾塔的行為導致自己眾叛親離,最終在一次政變之中被自己的兒子們殺死,兒子們為了爭奪王位,又拉開了一輪內戰的序幕。

亞述帝國再一次陷入混戰,巴比倫也乘機獨立,原來的附庸見狀紛紛獨立,甚至聯合起來企圖就此消滅亞述使自己以後免受亞述帝國的剝削和統治,這一時間段,篡位者匆匆上臺又下臺,幾乎都是沒滿一年便被另一個篡位者刺殺,如果不再做點什麼,亞述帝國的命運也許就戛然而止。就在危難之中,一個阿達西德王朝的皇室血脈扛起了復興帝國的大旗,將帝國混亂的局勢一掃而光,不僅打退了四面八方的敵人,收復原有的領土,還確定了亞述人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霸權,他就是下一章將要介紹的人物:亞述帝中帝國時期最偉大的君主—提格拉斯皮勒瑟一世。

喜歡的可以點擊一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