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我们知道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都是引起慢性肝炎的嗜肝病毒。丙肝病毒特别狡猾,它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免疫系统能够发挥作用的基因抗原——丙肝病毒包膜蛋白-2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形成一个高度变异区,导致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

机体免疫系统对原病毒抗原产生的抗体,在迅速突变的新病毒株面前很快失效;而再产生刚刚能对抗新病毒抗原时,病毒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至今没有研究出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免疫学方法预防或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而且导致病毒感染后容易难以清除,成为慢性感染者。

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的手段比乙肝病毒更多

乙肝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

所以,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很常见。而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许多办法导致肝细胞损伤。丙肝病毒可以直接破坏肝细胞。

丙肝病毒也像乙肝病毒一样刺激免疫系统

丙肝病毒作恶不仅限于肝脏,它还会改变人体代谢,导致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导致肝细胞迫害。丙肝病毒还常常在人体内挑起“内战”。

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人体细胞核的一种多肽抗原“长得”十分相像,感染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常常误把人体细胞核的多肽抗原当成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其结果没有清除丙肝病毒,反而伤了自身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损伤和相关疾病。

因此,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感染更容易发生肝损害。在病毒复制阳性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88%存在肝脏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持续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仅占20%~30%;而且,在这些持续肝功能正常的感染者中,肝组织学正常者仅占13.6%~17%,大多数感染者有肝组织炎症病理改变,甚至有中-重度肝炎表现和肝硬化。

但丙肝病毒也有弱点。它感染肝细胞后,只呆在肝细胞浆内复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会“钻”,一直“钻”进肝细胞核内“扎根”。所以,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可以从体内彻底清除。尤其是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直接抗丙肝病毒逐渐问世,丙型肝炎的治愈率已经达到90%以上,成为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

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丙肝什么情况?

大约只有25%的丙肝患者能够从丙肝病毒的威胁中自愈,剩下的患者都会成为长期的病毒携带者。慢性丙肝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诱发肝脏衰竭和肝硬化。好消息是,现在针对丙肝病毒已经有了特效药了。

丙肝怎么传播?

丙肝传播方式与乙肝类似,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少数情况下也能通过体液传播。

现实生活中,很多丙肝病毒是通过共用针头传播的,这种共用不光来自吸毒者,也可能是纹身或者美容穿刺(比如说穿耳洞)的时候使用了被污染的针头和器械。

和乙肝一样,丙肝也可能在胎儿出生时由母亲传染给胎儿。

和乙肝不一样的地方是,丙肝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小得多,不是说没有,只是比较少。但是,即便比较少,有多个性伴侣、感染HIV、或者粗暴性行为一样会提高丙肝的传播几率。

哪些人容易得丙肝?

使用过注射毒品的人,不管是多少年之前,在什么情况下,到现在为止,都可能携带丙肝病毒并且患有慢性丙肝。因为丙肝有时候会完全没有症状,这就导致一些很多年前吸过毒的人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患有丙肝了。

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治疗的人也可能感染丙肝,因为对捐献血液的丙肝病毒筛查是1992年之后才有的。

此外,由于我国的纹身和穿刺美容产业没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安全上考虑,这些侵入性操作需要执业医师来完成),热爱这些活动的人也有更高的风险得丙肝以及一些其他的血液传播疾病。

Epclusa(sofosbuvir-velpatasvir)能够治疗包括已经发生肝硬化的丙肝,之前已经被FDA批准上市。它可以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

Harvoni也可以是丙肝患者的选择,它包含了sofosbuvir和ledipasvir。大部分患者服药之后8-12周内能获得治愈效果。

还有其他的一些鸡尾酒药物疗法对丙肝有效。具体的情况可以咨询医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关键药物在我国获得上还有一些困难,目前有不少患者采用旅游医疗的方式去印度治疗丙肝。

相比于不好治愈的乙肝,它损害肝脏更多,易演变成癌细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