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司馬懿臨終留下一計,千年後竟被老農破解,為何時人笑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忠肝義膽嶽老三


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馬懿夢到了倆人,驚醒後一病不起,很快死了,終年73歲。

那麼司馬懿夢見誰了呢?是諸葛亮嗎?還真不是。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魏國的很多老臣向曹爽保證,司馬懿只是要軍權,不會要曹爽的命,這些大臣有尹大目,陳泰,蔣濟等人,他們給曹爽寫信,說司馬懿已經指燈發誓了,絕不會傷害曹爽一家老小,絕不會少了曹爽的榮華富貴,曹爽信了。

即使不信司馬懿,這些魏國老臣曹爽還是相信的。

尹大目,殿中校尉,那是天子的近人。

陳泰,陳群之子,陳群歷侍曹家三代,是股肱之臣,他的兒子陳泰此時已經官至尚書,說出的話自然字字千鈞,不由曹爽不信。

蔣濟,四朝老臣,他從曹操時就入朝當官,資歷比司馬懿還老,他應該不會和司馬懿沆瀣一氣,替他說謊。

正是因為信了魏國老臣們的擔保,曹爽才認為司馬懿不會殺我:

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曹爽才投降的。

但是沒想到,司馬懿乾脆利落的將曹爽一夥人斬殺乾淨,歷史書上有了倆個字:誅之,這倆字其實隱含了很多血腥。

由於司馬懿的出爾反爾,令很多魏國大臣不服,甚至當年為司馬懿擔保的蔣濟直接氣死了。

蔣濟一死,代替他太尉一職的是司空王凌。

這一年王凌七十七歲,當上太尉後,他開始密謀一件事情,那就是推翻司馬懿。

為此他聯絡了自己的外甥,兗州太守令狐愚,密謀擁立曹操的兒子曹彪為皇帝。

都城都設計好了,就在曹操起家的許昌。

萬事俱備,王凌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

但是也許老天真的不再保佑曹家了,王凌這位外甥令狐愚沒有像舅舅一樣精神矍鑠的活到七十多,中途就掛了。

令狐愚去世的消息很快傳到京城,這時候一位令狐愚的幕僚正在京城彙報工作,聽說令狐愚死了,這位幕僚嚇壞了,他既然作為令狐愚的幕僚智囊,肯定參與了令狐愚謀反的大事。

令狐愚活著這事兒有條不紊的進行,萬一成了自己還能官升數級。

但是令狐愚一死,一切就都不一樣了,一旦朝廷派新的官員去接替兗州太守,那麼他們謀劃的大事肯定會暴露。

與其等著雷爆,不如先自己點著這個雷。

於是這位幕僚決定向司馬懿說出令狐愚計劃謀反的事情。

這位幕僚因為這次出首,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他的名字一般愛讀武俠小說的人會很熟悉,這哥們叫楊康。

令狐愚手下有兩大謀士,一個叫單固,一個就是楊康。

令狐愚謀反這事兒這兩大謀士都深入參與了,《三國志》上說:

愚與王凌通謀,康、固皆知其計。

雖然楊康這次舉報了王凌令狐愚謀反的事,但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卻沒有立即行動,因為王凌身為太尉,三公之一,不能聽到一個舉報就貿然動手,這樣也不能服眾,司馬懿在等待一個機會。

其實,矇在鼓裡的王凌也在等一個機會。

後來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螢惑守南鬥。

螢惑就是火星,南鬥,二十八宿之一的鬥宿,屬於人馬座的六顆星。

古人相信,鬥宿入南鬥,太子殿下走,王凌認為自己機會來啦,現任天子曹芳大約要下臺了。

於是他加緊了活動。

第二年,機會來啦,七十歲的吳大帝孫權派兵封鎖塗水,理由是怕自己死後,魏軍進攻吳國。

王凌在壽春防守吳軍,他覺得機會來了,他上書朝廷希望朝廷給自己虎符,自己將率領大軍進討吳國。

但是他的請戰書如泥牛入海。

王凌此時已經等不及了,他畢竟七十九了,也真的等不起了。

王凌派自己手下的將軍楊式去聯繫兗州刺史黃華,但是這倆人直接聯手把王凌造反的消息捅到了司馬懿哪裡。

這下實錘了,一個嚴州刺史,一個王凌手下的大將,這分量完全和一年前出首令狐愚的幕僚不是一個層級。

於是司馬宣王親自帶大軍來到壽春,討伐王凌。

司馬懿對付王凌和對付曹爽使了同一個招數,大軍剛剛啟動,就發詔書赦免王凌的所有罪責,這是軟硬兼施啊。

王凌自知自己城裡幾千人肯定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於是自己乘坐一艘小船出城請罪。

司馬懿親自接待,豪言安慰,然後派一隊兵馬護送王凌回京城。

走到半路上,王凌試探司馬懿是否真的想要饒恕自己,向司馬懿要了一樣東西,釘棺材的釘子。

司馬懿很豪爽的給了他很多。

王凌知道自己必死無疑。

船正好走到項城,這裡有魏國曹家三朝老臣賈逵的祠堂,王凌對著祠堂大喊:

賈梁道,王凌固忠於魏之社稷者,唯爾有神,知之。

然後飲毒酒自殺。

回到京城後司馬懿果然又食言了,命人殺了王凌令狐愚的三族,對死去的王凌令狐愚也不放過,從墳裡挖出他們的棺材,暴屍三日。

司馬懿在這年四五月間殺了王凌全家,到了六月他每天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賈逵和王凌來找他玩,八月司馬懿也掛了。

這大約就是司馬宣王的最後一計了。

=======================



薛白袍


2010年的一個夏天,河南偃師縣南蔡莊有個老農在首陽山上勞作,結果用鋤頭刨出了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一名手拿戰斧的武士。經專家研究、挖掘、考證此處正是司馬懿墓。


而諸葛亮的墓葬至今仍未找到,司馬懿千算萬算卻沒有躲過老農的鋤頭。以此來看諸葛亮之計更高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主要謀士,他是曹魏的四朝元老,司馬懿長期執掌曹魏大權,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一生將隱忍發揮到極致計謀無數。他活的年紀挺長,熬死曹操祖孫三代和諸葛亮。他一輩子都在算計,有人稱他是老狐狸。五丈原和諸葛亮鬥智鬥勇,勝出。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帶兵35萬在祁山,司馬懿帶兵40萬在渭水,兩方擺開陣勢,一決死戰。諸葛亮利用上方谷特別地形定計。 上方谷地處兩山之間,地勢低窪,入口處狹窄,僅容一人一馬通過,而谷內寬敞,能容千人。於是,諸葛亮令人把火 藥、乾柴等易燃物藏於谷中,準備火燒司馬懿,他在山上安排埋伏數千名精兵。



諸葛亮讓魏延誘敵深入,甕中捉鱉。果然 司馬懿上當入谷,谷口被堵。諸葛亮命人將火投入谷內,引燃一切易燃物,一時間火光沖天,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眼看就要化身火海,忽然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傾盆,澆滅了烈火。


天助司馬懿父子,他們突破重圍死裡逃生。諸葛亮此計失敗,從此在五丈原一病不起,54歲終於五丈原,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懿熬死諸葛亮。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被葬於河陰首陽山。他臨死時還有個“臨終之計”,此計的目的就是保障自己的墳墓不被人挖掘。據《晉書》記載,司馬懿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這樣的安排: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不起墳頭,不在葬身處種樹,不立墓碑,不要陪葬器物,不做任何標記。另外也不和遺孀合葬。另外司馬懿還安置後人下屬:“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不許掃墓祭拜。司馬懿下葬的當天多副棺材同時出城,葬畢讓抬棺之人服下毒藥,司馬懿的墓葬處成為千年秘密。期間也有好多人尋找司馬懿的墓穴,清朝年間有個洛陽的知縣叫龔松林是司馬懿的崇拜者,為司馬懿墓痴狂,潛心研究司馬懿的墓葬。經過多方面蒐集材料他認定洛陽老城北的青菜冢是司馬懿的墓葬,並且經常去祭拜,崇拜司馬懿的人包括文人、學者、市民百姓也紛紛效仿。青菜冢一時名聲大噪,引起摸金校尉們的注意,1948被盜挖。1965年專家進行搶救性挖掘,確認這是北魏清河王的墓葬,那麼多人才知拜錯了墓主。誰也沒想到司馬懿的密葬處竟被一老農發現。


司馬懿的“臨終計”其實來自於曹操和諸葛亮。據史書記載,曹操設立摸金校尉等軍銜,專業盜墓取財,貼補軍餉,對前朝墓穴大盜特盜。以至於考古界無奈感嘆“漢墓十室九空”,“漢墓考古靠運氣”。曹操當然不想讓自己死後落個被盜的下場,臨終安排薄葬,用障眼法安排72個墓穴,真身密葬。根據史書的記載,曹操一共有72個墓穴,被稱為“72個疑冢”。直到2009年12月27日,經考古隊才發現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後,也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安排,據《三國志》記載: “死後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據說當年諸葛亮遺言讓劉禪叫四個大漢抬著自己的棺材往南行走,一直到繩子磨斷為止,斷繩之處就是埋葬之處。但是當時四個大漢抬了很久繩子都沒斷,累的受不了就商議不再往前抬了,乾脆直接掩埋。回去後領賞時遭到劉禪懷疑,劉禪斷定那麼粗的繩子不會很快磨斷,於是就審訊四人,他們招供後被賜死。諸葛亮的葬身處成了千年之謎,直到今天未解。司馬懿和諸葛亮鬥智鬥勇,千年後還是甘拜下風。


小姐姐講史


司馬懿和諸葛亮活著時鬥,死了依然在鬥,有人問了,死了還咋鬥呢?

原來二人死前都留了一計,結果司馬懿的計謀被一個老農無意中破解,而諸葛亮的遺計至今無人能破,所以當時人們笑稱司馬懿又輸給諸葛亮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死前各留了怎樣的計策?為何司馬懿的計策被一個老農破解了?

話說2010年6月某一天,河南偃師市南蔡莊楊老伯(化名)正在首陽山上開荒,一撅頭下去他刨出了五六枚錢幣,老伯知道首陽山上埋葬著許多名人,比如西晉的五位皇帝都葬在這裡,陸陸續續也發掘了一些陵墓,但晉宣帝司馬懿的陵墓一直沒有發現,千百年來始終是個謎。




楊老伯心想,難不成我挖到了司馬懿的墓了?隨後他笑了,笑自己痴人說夢,司馬懿的墓專家、盜墓賊都找不到,我一個老農哪有這福氣啊!

楊老伯想的沒錯,千百年來司馬懿的墓讓人魂牽夢繞,尤其是盜賊對它情有獨鍾。

盜賊想:司馬懿是西晉的開創者,他的陵墓裡陪葬品一定很多,能找到就發財了……。

然而現實是,司馬懿的陵墓和盜賊玩起了捉迷藏。

司馬懿陵墓千年找不到,是司馬懿臨終留下的計謀起了作用。




司馬懿早就料到自己死後會被盜賊惦記,臨死前把大兒子、二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叫到床前:“兒啊,我死後千萬別起墳頭,不要立碑,不要燒紙祭祀,埋了後不要讓人看出和周圍環境有何區別”。

遺命簡葬,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引自《晉宣帝.司馬懿傳》

司馬師和司馬昭很詫異,心想老爸為何要這樣做呢?

司馬懿看出了他們的疑惑,隨後說:“魏王曹操死前佈下了七十二疑冢,就是防止盜墓賊盜墓。”

“魏王可是盜墓高手,他曾盜掘漢梁王墓,據說得金百萬,一下子解決了軍隊缺資金的燃眉之急”。司馬懿說罷看了看兩個兒子,見他倆垂首跪在床前。

司馬懿沒有底氣,喘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曹操有鑑於此,為了防止別人打他墓中的寶貝主意,也為了自己身後安定,於是絞盡腦汁想出了四門出殯,八方分散開來埋了72個假墳計謀。這就是曹操的“72”疑冢之計。



兩個兒子聽的仔細,不由而同的說道:“計策雖好,但有個弊端,假如盡掘72疑冢,不是同樣能找到曹操埋的地方嗎?”

司馬懿聽後露出了一絲微笑,一陣喘息過後,司馬懿說:“看來我兒沒有曹操奸詐,你倆怎麼會被曹操的障眼法騙過?”

司馬懿臨死前為兩個兒子上了一堂謀略課。

司馬懿斷斷續續說道:“曹操佈置的72疑冢里根本沒有他的真身,實際在出殯的同時,早就遺計兒子埋到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了”。

司馬師和司馬昭恍然大悟。

“兒啊,蜀國丞相諸葛亮和我鬥了一輩子,可是他短命,54歲就死在了五丈原,聽說他臨死前遺計劉禪,佈下了疑陣,到目前沒人知道他埋在什麼地方。



司馬懿憤然說道:“顯然諸葛亮和我叫板,他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之能,肯定預測到將來咱司馬家要得天下,為了防止咱們清算他的過去,和咱們玩起了躲貓貓。”

講真司馬懿果然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諸葛亮的所作所為沒逃出他的研判。

司馬懿於嘉平三年(251年)病逝,享年73歲。

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遵照遺囑“不樹不墳”埋葬了老爸,然後按照老爸留下的錦囊妙計,用毒酒毒死了所有下葬的士兵,除了兄弟二人知道墓址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時光如白駒過隙,千百年悠乎過去了。時間來到了楊老伯開荒的這一天,奇異的事情發生了。



楊老伯刨到的恰恰是司馬懿的陵墓,他刨出的五六枚錢幣經專家鑑定,是魏國錢幣,這時還不能斷定是司馬懿的墓,經過考古人員進一步的挖掘,發現墓中有宣帝、仲達等刻文。

這些出土文物無疑證明這就是司馬懿埋葬的地方,千百年司馬懿墓葬之謎被楊老伯無意破解。

消息很快傳開,當時人們笑稱,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因為到發現司馬懿墓時,諸葛亮的真身埋葬的地方依然是個謎。(定軍山上武侯祠是衣冠冢,其他諸葛亮的墓都是為紀念他而修建的)。

司馬懿始終沒鬥過諸葛亮,他永遠想不到諸葛亮的計策更高一籌。

原來在魏、蜀交戰的前沿陣地五丈原,司馬懿和諸葛亮死磕,由於諸葛丞相事必躬親,長期超負荷工作讓他身心交瘁,最終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當時司馬懿56歲。



司馬懿得到消息後,總算長出了一口氣,假如諸葛亮不死魏國興許就滅了。

據說諸葛亮臨死前為劉禪留下了一條錦囊妙計:“他讓劉禪派四個壯漢抬著裝著自己屍體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繩斷處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諸葛亮死後,劉禪不敢有違丞相遺命,於是依計而行。

卻說四個壯漢抬著棺材走了兩天後,看繩子完好無損,四人為了偷懶就把諸葛亮的屍體下葬了。打算回去騙劉禪說繩子斷了。

埋葬了諸葛亮,四個人打道回府領賞,等四個人說兩天後繩子斷了就地埋葬了丞相,劉禪覺得不可能,繩子怎麼會這麼快就斷了,經過審問,四個壯漢如實招供了,劉禪大怒殺了四人。



等劉禪平靜後,一想壞了,忘記問四個人把丞相到底埋在哪裡了。後悔也來不及了,從此後諸葛亮到底埋在哪裡無人知道,到現在都找不到真身的埋葬地。

結語:諸葛亮的真身埋在哪裡無從知道,四個壯漢把信息帶到了陰間地府,司馬懿沒料到諸葛亮能想出如此妙計,司馬懿最終沒鬥過諸葛亮。


秉燭讀春秋


司馬懿謀朝篡位,死後被挖了墳墓。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得後人們敬佩,依然在廟堂上受萬民朝拜。可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呢,不僅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更重要是他們在死後做出的決定。司馬懿死後是要自己簡單的下葬,不要告訴別人自己埋哪裡,只是吩咐了這些而已,但是卻沒想到千年之後,被一個老農民隨便的挖了幾下,就挖出他的墳墓了。而諸葛亮的墳墓不僅是沒有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會有人去挖墳的。諸葛亮在死的時候,讓別人去抬棺,走到哪裡就下葬到哪裡,結果最後那些人回來的時候都忘記在哪裡了。


其實諸葛亮就早就已經是算計好了。他致死也是比司馬懿技高一籌,死的時候都能夠嚇走司馬懿。到了下葬的時候,自然是不會讓別人找到自己的墳墓,或者說諸葛亮是已經修仙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位置。而司馬懿是一個凡夫俗子,因為他惡劣的名聲,所以很多人都惦記他的墳墓。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原因。

諸葛亮的真實墳墓還沒有被找到,而司馬懿的墳墓已經被人挖了。

現在司馬懿的墳墓已經被人找出來了,而且是一個老農民。這個是司馬懿臨死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把自己的墳墓隱藏的那麼好,卻被一個農民隨便的挖了幾塊土就給挖了出來,最後得到了大家的注意,司馬懿的墳墓也就被挖開了。


司馬懿臨死的時候可是仔細的吩咐過兒子,首先就是不要讓兒子篡位,一定要好好的對待國君,讓魏國變得更加強大起來。這個可是重複了很多遍,當時他的兒子都已經深刻的記住了,司馬懿也是非常滿意的死去。

但是這個最重要的一點,他兒子根本沒有做到,他司馬昭不光是殺掉了當時的皇帝,而且讓自己的兒子也坐上了皇帝。司馬懿就變成了一個亂臣賊子,謀朝篡位,該遺臭萬年,死後也沒有得到一個好的名聲。

當時司馬懿還要講了,要自己埋葬的時候,一定要隱秘一點,不要有什麼樹之類的,陪葬品也非常的少,儘量的簡樸一點。可能這句話也沒能夠讓他兒子聽下去,否則的話也不會這麼容易被找到。要是真的想要隱藏的深一點的話,會有很多方法的,但是司馬昭肯定是沒有對他父親的話太過於在意。


像諸葛亮的墳墓都沒有找到,就是因為他埋藏的非常的好。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就算是劉禪也不知道。這個可是諸葛亮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的,不希望自己死後有人打擾自己。

諸葛亮比司馬懿聰明的多,所以才不會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我們現在看三國演義,很多時候就把司馬懿當做諸葛亮的對手,就連周瑜都沒有打敗過諸葛亮。這兩個人是旗鼓相當,在北伐期間兩個人是掙的你死我活,各有勝負,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什麼結果。生前沒有人是能夠徹底的碾壓另一方,但是死後諸葛亮卻是戰勝了司馬懿。


從這一方面也能夠證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的,他知道自己死後,一定不會讓人找到自己的墳墓,司馬懿精心準備了這麼久,結果還是被人找到了墳墓。曾經還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如果我們曾經到過諸葛亮的一個墳墓裡面,只是一個衣冠冢而已。裡面還立一個牌子,說幾百年後劉伯溫會到這裡,當時劉伯溫就嚇傻了,因為諸葛亮名過其實,結果這麼厲害,當場就跪了下來。

而司馬懿的墳墓卻被一個農民一鋤子就給挖出來了,這兩個進行對比一下,諸葛亮自然是更勝一籌。

諸葛亮或許就已經成仙了,在人世間裡沒有墳墓。

諸葛亮或許沒有死去,有很多人認為他是死後成仙了,所以才找不到他的墳墓。在北伐中死去,只是因為他的使命已經結束了,不管他再怎麼努力,這一切都是天註定的,諸葛亮選擇放棄了。就比如上方谷的大雨,明明就可以一舉殺死司馬懿,可是上天卻不要司馬懿死,最後諸葛亮只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即使諸葛亮再怎麼聰明,他也不能夠和上天做對。可是就算是這樣,諸葛亮依然是我們心目中那個偉大的諸葛亮,他的生前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人們自然是為他追封為神。就算真正知道他的墓也一定不會去盜的,從小讀過三國演義,稍微有良知的人,不僅是不會盜諸葛亮的墓,反而是會盡量的保護。

司馬懿就算了吧,他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個千古的大壞蛋。所以司馬懿輸了也是正常的,諸葛亮一定會取得勝利。雖然在歷史上沒有,但是在人們心目中諸葛亮就已經贏了。

你們認為諸葛亮比司馬懿厲害嗎?歡迎在下面評論。


史研三國


司馬懿出生於公元179年,因為自幼博學多才,所以得到了曹操的關注。公元201年,曹操曾經徵辟司馬懿為官,但當時的司馬懿認為曹操為閹宦之後,所以裝病躲過了曹操的徵辟。



公元208年,曹操以武力脅迫司馬懿出仕為官,29歲的司馬懿出任文學掾,從此成為了曹魏集團重要的謀士,經常陪伴於曹操身邊南征北戰,學會了曹操太多的機謀權變。

公元220年,曹操感覺自己壽數將近,便開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因為生前盜墓無數,而且亂世尚未終結,所以曹操在去世之前交代曹丕等人。自己的墓葬一定要選在土地貧瘠的地方,而且還要“不封不樹”,墓內不得陪葬金玉寶器,只需穿著平時的衣服下葬即可。也因此,後世根本找不到曹操的陵墓,甚至出現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傳聞。



公元251年,72歲的司馬懿已經取得了曹魏所有的軍政大權,奠定了司馬家將來取代曹魏的基礎。這一年司馬懿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臨終前,司馬懿仿效曹操設下一計,《晉書·宣帝紀》中記載

先是,[司馬懿]預作終制,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這也就是說,司馬懿也選擇了薄葬,並且仿效曹操葬在了土地貧瘠的山上。同樣不立墳丘,墓內捨棄金玉寶器等陪葬品,後來的死者也不得合葬。



除薄葬之外,司馬懿還有一招比曹操玩的更絕,甚至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其臨終遺命;“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這也就是說為了防止盜墓,司馬懿連子孫拜謁祭奠也省下了。

司馬懿薄葬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然而千算萬算,司馬懿沒有算到,上世紀末,一位農民在田間鋤地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有一個栩栩如生的武將。後來經過發掘鑑定,司馬懿的墓葬最終被發現。



反過來再看諸葛亮,諸葛亮臨終時同樣選擇了薄葬,《三國志》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諸葛亮的陵墓因山為冢,墓穴僅僅能夠容納棺槨,且沒有陪葬品。這也導致了諸葛亮的陵墓更難被發現,所以直到今天諸葛亮的陵墓依然是一個謎。

當然民間也有傳聞,諸葛亮死前遺命5個人抬棺向南,其中4個人負責抬棺,1個人負責做飯,直到繩子自然斷裂之後,就地掩埋即可。



不過在這個事件中,諸葛亮僅僅給了5個人4兩銀子,最終4個抬棺的人殺死廚子,企圖每人分一兩。而廚子想獨吞,在飯食中下了毒藥。5個人一起斃命,從此再也沒有了諸葛亮墓葬的消息。

正因如此,後世傳聞諸葛亮臨終計謀,確實高於司馬懿一籌。


我是越關





答:正式作答之前,先說一個離奇的故事。

話說,東漢靈帝時代,益州有一個名叫司馬貌的憤青,恨世憤俗,經常寫詩文罵世道。

詩文寫好了,就焚化祭天。

司馬貌的文采很好,玉帝看到他的詩裡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就決定罰他代替閻羅王上半日班,看他能力如何。

判官故意刁難,呈上一宗反覆纏繞了三百五十多年的疑難大案交由他判。

該案是以忠臣自居的韓信、彭越、英布狀告劉邦夫婦冤殺自己的冤殺案。

司馬貌細審前來後去事,非常同情韓信、彭越、英布三人的遭遇,痛恨劉邦夫婦的薄情寡義,當場拍板說:“你們三人的確是死得可憐!寡人做主,就把漢家天下三分與你三人,各掌一國,報你生前汗馬功勞!”

司馬貌對韓信說:“韓信,你盡忠報國,替漢家奪下大半江山,可惜銜冤而死。寡人發你在樵鄉曹蒿家託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為漢相,後為魏王,坐鎮許都,享有一半漢家山河。你那時威權蓋世,任你謀報前世之仇。當然了,你終生不得稱帝,以證明你沒有背叛室漢的心思;你的兒子受禪代漢,追尊你為武帝,償還你前生的十大功勞。”

然後對英布說:“發你在江東孫堅家投胎,姓孫,名權,表字仲謀。先為吳王,後為吳帝,坐鎮江東,享一國之富貴。”

又喚上彭越,說:“發你出生在涿郡樓桑村劉弘家,姓劉,名備,字玄德。千人稱仁,萬人稱義。做蜀帝,撫有蜀中之地,與曹操、孫權三分鼎足。曹氏滅漢,你續漢家國祚,可以表明你的忠心。”

彭越跺腳說:“三分天下,正是大亂之時,西蜀一隅之地,怎麼可能和吳、魏分庭抗禮?”

司馬貌安慰他道:“先別急,我早幫你物色好扶助你的文臣武將了,韓信的謀士蒯通足智多謀,可發往南陽託生,複姓諸葛,名亮,表字孔明,號為臥龍。為劉備軍師,共立江山。再發霸王項羽到蒲州解良關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關,名羽,字雲長,仍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劉備桃園結義,共立基業。”

安排好韓、彭、英三人,司馬貌扭頭對劉邦說:“罰你來生繼續做皇帝,好嗎?”

劉邦面露喜色,說:“好,我前生做皇帝還沒做過癮呢,您這麼判,太好了。”

司馬貌看著劉邦的流氓相,氣不打一處來,咬牙切齒地說:“你來生就做漢獻帝,一生都要給曹操玩,膽戰魂驚,坐臥不安,度日如年。這叫做:前世君負其臣,來生臣欺其君以相報。”安排完劉邦,該安排呂后了。

司馬貌對呂后說:“你呢,就投胎到伏家,將來做漢獻帝的伏皇后,一起接受曹操的折磨凌辱,最後被紅羅長絹勒死在宮中,償還長樂宮的仇恨。”

司馬貌的判定結果有條有理,玉帝稱讚說:“三百多年的陳案積案,你一下子就斷明瞭,真是天下之奇才啊。看來,你的確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今生懷才不遇,來生宜坐王侯之位。這樣吧,你改名不改姓,仍託生司馬之家,名懿,表字仲達。一生出將入相,傳位子孫,併吞三國,國號曰晉。曹操雖說是韓信報冤,但他欺君弒後的惡行,不可為訓。怕就怕後人不知前因後果,有樣學樣,壞了世道。就讓司馬懿像曹操欺凌獻帝一樣欺凌曹氏子孫,以警後人。”

司馬貌大喜,手舞足蹈,連聲叫好……

那麼,按照這個故事的設定,東漢末年的亂世大廝殺,原來是西漢初年的大冤案埋下的禍根,萬物皆有因果,世事全有前緣。

南陽諸葛亮,前生不過是韓信手下區區一謀士蒯通,如何能跟玉帝欽定的“王侯”人選司馬貌鬥?

所以,就有了秋風五丈原、司馬懿耗死諸葛亮的結局。

那麼,所謂司馬懿和諸葛亮“死前都留了一計,結果司馬懿的計謀被一個老農無意中破解,而諸葛亮的遺計至今無人能破”,到底是從何說起呢?

說的無非是諸葛亮的墓地尚無人知曉,而司馬懿的墓地已被髮掘。

諸葛亮留下的“計”是:讓四個壯漢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繩一斷,馬上就地掩埋。

由於墓地是隨機定的,所以至今成謎。

司馬懿留下的“計”是:簡葬了事,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

按說,司馬懿的墓地也很隱秘,但這之前,他的後代——西晉的五位皇帝也都和他葬在一起了,司馬懿根本沒法低調。

那麼,2010年夏天,河南偃師市南蔡莊的一位楊姓老農在首陽山上開荒時,無意中挖出了司馬懿的陵墓。

那麼,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用隱秘的方法下葬,但司馬懿的墓地被髮掘,而諸葛亮的墓地仍無人知曉,可不就是“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不過,說老農“破解”司馬懿的計謀,有些欠妥,啥“破解”?不就撞了狗屎運,無意中掘出一座墓嗎?

所以,提問者提這個問題確實很無聊,為了讓這個無聊的問題帶上點趣味,我多講了一段荒誕不經的小故事。

謝謝閱讀。


覃仕勇說史


司馬懿與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期的一對死對頭,在自己死後之事的安排上,著實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在其遺詔中說: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

這個官方的遺囑表明,諸葛亮的遺囑是希望自己在死後簡單安葬。穿著死時的衣物,葬於漢中定軍山。然而經後代學者發現,漢中定軍山的武侯墓只是一個衣冠冢。諸葛亮真正的陵墓在何處,並不被人所知曉。

而司馬懿亦是如此避免自己死後被人發覺,他所定下的遺囑有三條,第一是,不墳不樹;第二是,不祭不拜;第三是,不離不棄。總的來說,與諸葛亮設置衣冠冢的方式不同,司馬懿採取了類似曹操72遺冢的做法。

在自己出殯的當天,抬了許多副棺材同時安葬,並在出殯之後,叮囑其兒孫,將所有抬棺之人全部斬盡殺絕。這一做法使得千百年來司馬懿的墓葬也成了一個迷。

然而在2010年,河南偃師縣南蔡莊的一個普通農民,在首陽山上進行耕作的時候,不經意間用鋤頭刨出了一塊石碑,並在附近陸續發現了五六枚銅錢。最終經過相關學者的發掘研究,確定了這塊墓葬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魏將軍司馬懿。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雖然司馬懿機關算盡,然而其真正的墓葬,卻最終還是被人發現了。而諸葛亮設置衣冠冢的做法,不僅使定軍山的武侯祠香火不斷,而且還真正的做到了隱藏自己真正墓穴的目的。

當然關於諸葛亮最終勝了司馬懿的故事,還來自於三國演義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橋段,講的是諸葛亮在死後設計,首先大張旗鼓的宣揚諸葛已死的消息。而後又在蜀漢軍隊從五丈原撤軍之時,用偽裝手段,使司馬懿感覺諸葛亮只是詐死。從而感覺自己中計,並率軍撤退。以這種計謀,幫助蜀軍安全撤回成都。諸葛亮確實在故事傳說中勝了司馬懿一籌。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決大都被進行了誇大處理,其實在正史的記載中,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手也是互有勝負的,並不能說究竟誰更厲害一些。

作為真正歷史中的形象,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非常厲害的政治家,但並非是非常出色的軍事家。其實諸葛亮這個角色,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做法。不僅消耗了大量蜀漢的軍事人才,而且耗幹了蜀漢地區的人力物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蜀漢王朝的滅亡。

而司馬懿作為一個非常具有政治眼光的人才,在北伐與諸葛亮的對抗之中,不斷剷除異己,並扶植自己的親信力量。為其兒孫,最終奪取曹魏政權,建立西晉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司馬懿應該要比諸葛亮更為成功,畢竟司馬懿的後代成為了皇帝,而諸葛亮的後代,只能戰死沙場了。


小小嬴政


司馬懿是三國時代的最終贏家,曹孟德、劉備、孫權等梟雄爭奪一世,最終卻讓司馬家撿了一個大便宜,不得不說司馬懿心機深沉,韜略過人。司馬懿死前怕自己的陵寢遭後來者打擾,於是他留下一計,讓別人無法找到他的葬身之處;這跟諸葛亮的繩斷即葬,曹孟德的七十二疑冢有異曲同功之妙。但是一千七百多年後,一位農民無意中挖出司馬懿的墓,根據墓碑上的記載,專家學者們推測這就是司馬懿的墓。人們認為諸葛亮的墓一直沒有找到,但是司馬懿的墓卻找到了,由此可見身後之事孔明還是強於仲達!

《晉書》中記載:九月庚申,葬於河陰,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先是,預作終制,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也就是說司馬懿為了防止死後不清靜,陵寢被後人惦記,所以他立下三條規矩:其一、不墳不樹,也就是深埋陵寢,地面不作任何標誌,不造墳,不植樹;其二、後終者不得合葬,也就是司馬家族的人各葬一處,不得將其他人跟他合葬,他的老婆死後都是葬在其它地方的,沒有夫妻合葬;其三、不謁陵,也就是後人不準給他上墳,但是可以在假墳上祭奠他。司馬懿生前隱藏得深,死後埋得更深,千年來他的墓一直沒有人打擾,不想最終被一個農民給發現了。

司馬懿是一位不出世的奇才,他成功的秘訣在於隱忍,他熬過了雄才大略的曹操,熬過了帝王之術高明的曹丕,又熬過了曹睿、曹芳、曹髦三代皇帝,可以說司馬懿的生命力十分的悠長綿久。當時盜墓之風盛行,漢朝的皇陵都被大規模盜過,漢武帝的屍體都被扔出陵外,呂后的屍體也被侮辱過。因此三國時代流行薄葬,也就是殉葬品十分的少,金銀珠寶基本不會殉葬;帝王將相除了薄葬外,還喜歡隱藏自己的墓,以免被後人惦記。諸葛亮死前讓三名壯士抬著他的棺木前行,繩斷即葬;又用四塊黃金誘使三名壯士相互殘殺,最終無人知道諸葛亮到底葬在何處,因此諸葛亮死後得以清淨。

司馬懿一生樹敵甚多,就算有晉朝保護他的陵寢,百年之後晉朝亡了,他的陵寢一樣會被騷擾。因此司馬懿死前也留下計策,以確保他的陵寢不會被後人知道;不得不說司馬懿的身後三計十分高明,也確保了他的陵寢千年無人能進。奈何天意弄人,一名農民無意見挖開了他的陵寢,根據墓碑的記載,人們確認這就是司馬懿的真墓。洛陽蔡莊的司馬懿墓規模宏大,防盜措施齊全,司馬仲達被雕刻成一個武將的形象,威武霸氣!


大秦鐵鷹劍士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智謀在後世看來司馬懿要略輸於諸葛亮,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中,司馬懿以防守為主,以耗糧食為主,現在人們說到司馬懿,除了他的陰狠之外,還會說到他的壽命,因為司馬懿耗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也耗死了蜀漢丞相諸葛亮,最終三國統歸司馬懿,司馬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司馬懿在臨終留了什麼計在千年後被老農破解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活著時在鬥,死了之後還在鬥。

司馬懿在曹真病死之後被調到西線應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為蜀國殫精竭慮,進行了數次北伐,為此耗盡了心血。

在司馬懿第一次面對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就採取了堅守的策略,被部下譏笑“畏蜀如畏虎”,一開始司馬懿還鎮的住,但由於諸葛亮使用了高科技木牛流馬,持續作戰能力超過了預期,司馬懿的威信開始下降,軍中風言風語也多了起來,司馬懿看看再不出擊這威望就要掃地了,於是牙一咬,當了一回純爺們,結果就是被諸葛武侯教育了一下怎麼做人,怎麼打仗。

司馬懿雖然打了敗仗,不過卻證明他的龜縮戰略是正確的,而蜀軍糧盡不得不撤回的時候,張郃去追趕結果丟了性命。


234年二月,諸葛亮又舉大軍北伐,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於五丈原,期間諸葛亮送巾幗給司馬懿以羞辱他,司馬懿就是不上當,死活不跟諸葛亮開戰,諸葛亮就派蜀軍幫助魏國農民種田,意思就是我要長期駐紮跟你玩啦。

不過司馬懿在向蜀漢使者詢問諸葛亮作息和飲食之後,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事必躬親的諸葛亮最終因操勞過渡病逝於兩軍對峙的五丈原,享年54歲。蜀軍依諸葛亮臨終安排徐徐撤退,司馬懿立馬帶兵追擊,老遠望見熟悉的身影還坐在車上,嚇了一身冷汗,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故事。

司馬懿和諸葛亮在臨終各留了一計,不過在千年之後司馬懿再次輸給了諸葛亮。

司馬懿耗死了諸葛亮,在魏國的威望更是水漲船高,魏明帝曹睿臨終的時候,又讓司馬懿當了一次輔政大臣,而和司馬懿同為輔政大臣的就是豬對手曹爽,249年正月,司馬懿父子三人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了曹魏政權,251年9月,司馬懿也走到了人生盡頭,此時曹魏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司馬懿父子手上,曹魏已經名存實亡。


位高權重的司馬懿在臨死前卻吩咐司馬師兄弟,在他死後要薄葬,不要起墳頭,不要栽樹立碑,比他死的晚的就不要和他合葬了。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司馬師兄弟相當不解,司馬懿說道:“你看看魏王是幹什麼的,他就是盜墓的祖師爺,被他盜的墓有多少,那些生前威風無比的人物,死後不知道被他糟踐成什麼樣,所以魏王死的時候才不封不樹,還留下七十二疑冢,就是怕被人盜了他的墓,我現在這些安排就是不想讓人在以後找到我的墓,死後不得安寧。”還特別交代“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司馬師兄弟遵照司馬懿的遺囑,並把那些到抬棺到墓地的人全部毒殺,司馬懿的墓址只有司馬師兄弟兩人知道。



司馬懿的臨終安排,確實讓他的墓地躲過了千年,不過在2010年的夏天,司馬懿的墓地還是被人找到了,河南偃師市南蔡莊的一個農民在首陽山勞作時,一鋤頭挖到了一個石碑,這無意中就破解了司馬懿的計策,後經過專家挖掘考證,此處就是司馬懿埋身之處。

據說諸葛亮臨終前作了安排,讓後主劉禪派四個壯漢抬著他的棺材往南走,繩子斷的地方就是安葬之處。

這四個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走了幾天,卻發現繩子都沒有要斷的跡象,於是商量了一下,將繩子弄斷,然後安葬了諸葛亮回去覆命,劉禪雖然傻卻也覺得繩子不應該這麼快就斷了啊,於是審問這幾個人,在四個人招認自己為了偷懶所以把繩子弄斷之後,劉禪一氣之下也沒問諸葛武侯的墓在哪就將他們殺了,這下子諸葛亮的墓地就沒人知道了。



司馬懿的墓被找到了,而諸葛亮的墓地到現在還沒被發現,所以大家都笑說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


摯潷畫畫紅塵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其實在這件事上司馬懿並不能說是輸給了諸葛亮,若真存在這樣的事也只能說明司馬懿運氣不好,僅此而已!


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而在死前他曾留下遺言,遺言是關於自己後事的,也就是題主說的一計,即“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

這個遺言可以說是一目瞭然,就是讓後人不要對自己進行厚葬,不需要像弄的多豪華,而是以山為體,簡簡單單的把自己給葬了,即薄葬。薄葬在當時很流行,其實很多人都做過,並不單是司馬懿一個,曹操、曹丕、諸葛亮等大佬都是薄葬,其中曹丕是薄葬的最有力倡導者,他曾在終制中明確提出自己一定要薄葬。


薄葬的好處多多,不僅省錢省力,而且還能防止陵墓被盜,畢竟薄葬的墓平淡無奇,加上財寶不多,盜墓賊難以發掘,也不願意去發掘,防盜墓賊也是大佬們選擇薄葬最為主要的原因。

司馬懿的這個“遺計”其實就是完全學的曹丕的,他與曹丕的薄葬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就連葬的地方都一樣,兩人都是首陽山。

司馬懿的墓葬在首陽山,由於是薄葬,即便人們都知道他葬在首陽山,也一直不能被髮掘,因為不知道在首陽山具體哪個位置。


但司馬懿似乎運氣不太好,他的墓在千年後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似乎是被人給發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首陽山的一個農民在鋤地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古墓,考古學家考證這是一座三國末期的貴胄之墓,但是墓主人尚不能確定,不過根據墓內出土物上有出現仲達、宣、司馬,初步判斷可能為司馬懿之墓,僅是可能。


而相比司馬懿,同樣薄葬於定軍山,也是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的諸葛亮如今真實的陵墓所在還未被發現。

因此很多人說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墓沒被髮掘,而司馬懿墓已然被髮掘。

我個人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但在這件事讓我認為並不能明司馬懿是輸給了諸葛亮,首先司馬懿的墓如今還沒有完全確定是不是農民發掘的那個,其次如果那墓真是司馬懿的,司馬懿也純粹屬於是運氣不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