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大呼转型难的时候,这位老板却在义乌开了22家店腾飞连锁店

前言:未来在义乌每两到三公里,徐士勇都可能开设腾飞连锁店。

作者 | 谢很好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徐士勇不是浙江义乌人。2000年,二十岁出头的徐士勇从江西来到浙江,完成了由学徒到修车师傅的转变。此后,徐士勇便在浙江义乌扎下了根。

别人大呼转型难的时候,这位老板却在义乌开了22家店腾飞连锁店

义乌腾飞徐士勇

从学徒到老板的故事,汽车后市场不在少数。与许多成功老板一样,徐士勇在做学徒时都是“眼里有活儿”的那种。而除了眼里有活儿,徐士勇更是乐于也善于去拓展自己的边界。

初到店里做维修,因为是一站式的门店,很多时候修车业务并不多,反而洗美业务比较忙。徐士勇便常常去帮忙,边看边学边做,到后来,打蜡、镀晶、贴膜甚至改装,徐士勇慢慢都能上手。

几年下来,徐士勇没有走从修车工变成资深修车老师傅的常规路径,而是从修车师傅成长为一名全能人才,并开起了自己的店。

2006年,徐士勇的第一家“腾飞”开始营业,那个时候他也许还未曾料想,往后的十几年,他真的在义乌实现了事业的腾飞。

一、为什么要多开店

徐士勇的第一家店与现在的腾飞店面形态不尽相同,是专为4S店提供服务的。虽然效益不错,但几年下来徐士勇深刻意识到,一个企业过多地依附于他人,则难以做大做强。2011年,徐士勇看准时机,在“精洗”兴起的风口上,腾飞首家以精洗为主导的店面开业了。

回顾一下腾飞迄今为止的发展历程,有3个关键节点:2006年,仅有四间门面大小的第一家店;2011年,第二家店也是首家洗美店;2015年,转型前5家直营店,转型之后到目前,发展到22家。如今腾飞门店遍布义乌,面积均超过1000平米,还有几家5000平米以上的大店。最重要的是,这些门店都在盈利。

从第一家店到22家店,徐士勇花了13年。这13年里,腾飞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恰恰是业内普遍开始转型的2015年前后。

“2015年行业里都在说转型,我们也在原来洗美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项目,快修、维修、轮胎都是在那时候入驻的。”义乌市腾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士勇在接受汽车服务世界采访时说,“腾飞从洗美装升级为一站式,到了2016年以后,我们才真正把重心放在维修这个板块。”

在徐士勇看来,注意力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当腾飞开始注重维修板块,维修的业务量也噌噌往上涨。徐士勇没有停下脚步,趁着势头大量开店,三四年的时间便开出了十几家一站式门店。“一定要多开店,只有做大了才有机会。”徐士勇强调。

多开店不单单是为了多赚钱,对徐士勇而言更重要的是,每多开一个店,就可以多成就几个人。

“我认为一家一两千平米的店,最多可以成就三个人:店长、服务经理、技术总监。如果一直只有一家店,时间久了,人留不住;即便能留住人,这个人也很容易触到职业的天花板。”徐士勇说道,“要成就一个团队,成就更多的人,就要开更多的店。”

然而盲目扩张却也是不可取的。徐士勇认为,腾飞在义乌开到30家店,市场基本上就饱和了。

二、为什么要做一站式

地处浙中的义乌,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却有着世界第一大市场之称。与此同时,义乌的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也是屡居首位。这些客观环境一方面为义乌的创业者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义乌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压力。

有人被压力压垮,就有人在压力中崛起。腾飞就是崛起的那个。

徐士勇学习机修出身,却以洗美起家,最终发展成了一站式。这些转变蕴含着徐士勇对于行业发展脉络的洞察,也体现了徐士勇的自身优势:专精和全面,在腾飞这里不会是矛盾。“我们拓展业务宽度的同时,也会把每个板块做精做深。因为从洗美到修车我都懂,我们每家店每个板块都安排了不同的负责人,能够很好地平衡各项业务的专业程度。”徐士勇告诉我们。

别人大呼转型难的时候,这位老板却在义乌开了22家店腾飞连锁店

腾飞的转型,也是建立在其本身洗美装的主业足够强的基础上。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主业没做好,想转型成功也不太现实。

徐士勇认为,虽然美装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本身的服务价值没有变,转型并不意味着可以把美装板块忽视掉。“市场才是最好的老师,”徐士勇说道,“有人认为刚需才有价值,美容和改装不是刚需。但恰恰因为不是刚需,车主在为其花钱的时候反而是不设限的。”

尤其是当今车主普遍年轻化,他们对于美装的需求,对于个性的需求是日趋旺盛的。所以徐士勇认为:“美装永远不会过时。”

那为什么不继续专攻洗美装呢?

行业里确实有不少人认为,在单项上做专做精,会更有发展前途。但徐士勇觉得只做单项很难生存。“现在的客户都比较懒,哪里方便他就会往哪里去。”徐士勇说,“如果只做洗美装,客户的其他需求无法满足,你能做的别人都能做,别人能做的你做不了,这个时候你的客户就要去别家店,客户粘度不会很高。”

一站式更适合发展会员,保养、轮胎、维修、美容、装潢等等,全都可以打包到一张卡里去,一方面对于项目分配、优惠活动的可操作性更强,客户获利又方便;另一方面,门店的盈利也有保障,同时可以更好地留住客户及提供服务。

此外,徐士勇认为客户基础并不是洗美装门店的救命稻草。徐士勇解释道,“就算你有很好的客户基础,觉得你的客户跟你熟就会光顾你,可是一旦你疏于维护,客户就很容易流失。这就跟我们逢年过节要走亲戚是一样的道理,不走动不接触,沟通少了,自然会淡掉。所以这个时候客群更是会往大而全的店面流动,这也是我觉得要做一站式,并且要做连锁的原因”。未来在义乌每两到三公里,徐士勇都可能开设腾飞连锁店。

三、为什么要注重团队

店开得多了,徐士勇更加忙碌了。

采访中,徐士勇感慨万分地向我们坦言:“我一直觉得自己既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个好父亲,更没有做到一个好丈夫。因为我把90%以上的精力放在团队上了,这个企业才是我的生命,为此我注入了全部心血。”

徐士勇非常重视团队的塑造和管理及人才的培养。对于现在的门店来说,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人。

别人大呼转型难的时候,这位老板却在义乌开了22家店腾飞连锁店

“常言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无法改变,地理位置可以花钱选择,唯独人和,这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命脉。不管做哪一个板块,做得再透,人没有带好,没有优质的人员储备,这个企业就不会有未来。”徐士勇表示。

正因如此,徐士勇提倡把员工当成合作伙伴来看待,关注进入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重视他们的成长。从周一到周日,徐士勇几乎是全年无休地一心扑在团队上,每天档期都排满,为的就是能够确保与团队及时沟通交流。

除了每天跟不同板块的负责人开会,徐士勇每次到门店去,都能在细微之处得人心。比如炎炎夏日,徐士勇会买些西瓜、冰棒送到店里;看到有员工情绪不好,徐士勇会拍拍他肩膀跟他聊聊天;看到做得好的,会赞美几句。

即便现在腾飞已经发展到500多名员工,难以做到去实时关注每位员工的状态,徐士勇仍会坚持与每位新晋员工达成沟通,尽量了解。“一般新人进来,我都会先与他们交流,过一两天再陪他们吃个饭,然后在会议室交流一两个小时,教他们如何沉下心来学技能。过后有时间再一起喝个酒聊聊天,这样到了门店里,发现比较优秀的我便能记住名字,重点培养。”

徐士勇对待基层员工,从来都是耐心加细心,不会斥骂一句。一来是现在的90后不吃打击教育这一套了,鼓励才能让他们做得更好;二来则是与徐士勇学徒时的经历相关。

做学徒时,徐士勇当时的师傅性子急。有一次外出施救,徐士勇与师傅换一个两三百斤重的变速箱,一下子没放到位,师傅便大声训斥:“吃起饭来吃几大碗,干起活来这么没劲!”这类的训话相信与徐士勇同年代的人都会很熟悉,但是将心比心,这种滋味不好受。于是徐士勇便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将来当老板,一定会温和、耐心对待员工。

徐士勇当然做到了。不仅如此,徐士勇还要求自己店里的老师傅在每天早会时,给基层员工、学徒鞠躬迎接。这种仪式感,让基层员工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同时也让老师傅的心态更为平和。

在腾飞,学徒一般不会挨骂。包括他们做错事情,也不会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在徐士勇看来,因为他们是学徒,做错了是正常的,哪怕工作过程中弄坏工具,技术出身的徐士勇也知道那是在所难免的。遇到问题发脾气没有用,及时沟通积极改进,才是最重要的。

徐士勇对员工的用心,换来了团队的蓬勃。到目前为止,在腾飞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员工,占比超过50%,更有一大批员工,是徐士勇从江西老家带出来一起奋斗的。

关于团队的发展,徐士勇说道:“在25岁之前,你要让他们学到技术、增长能力;25岁之后,你必须要让他们赚到钱。”

四、“心中无敌,才能无敌天下”

徐士勇认为自己能走到今天,是团队成就了他,也是同行成就了他。“行业里的相互交流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东西可能你想破头也想不出来,但是别人稍微一点,也许你就通了。”徐士勇说,“我也很感激行业里帮助我的一些贵人。”

虽说商场如战场,但在徐士勇看来,同行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敌对关系,而应该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促进关系。“我没有把任何一家店当成敌人,可能我会去关注别人,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但我从来没觉得需要去打败谁。”徐士勇说,“你只有心中无敌,才可以无敌天下。”

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则。一心想要打倒别人的,很有可能是自己先倒下。其实这都是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已。

大家感觉到行业越来越难做了,实际上是因为大家对这个行业的要求和期许越来越高了。人也是一样,当你的社会责任、团队责任越来越大的时候,你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想要轻松当然可以,不进则退嘛。但是想要向上,要更好的发展,必然是要体会到这种辛苦与艰难的。

“行业内一定要有具备责任感的人,做好的项目、精细的服务、营造好的场景,拉升行业的整体水平,让行业的价值更高,把这个行业也往上托起来。”采访最后,徐士勇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