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文|江徐


世人常言,失去的最可贵,得不到的最美好。

当时过境迁而星辰依旧,当物是人非而春景如昨,唯有最深情的那个人,在美好记忆中不愿离开。

被列为“ ”的清代诗人黄景仁,就是这样深情的人。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黄景仁画像

1.他被誉为“清代的李白”,却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景仁,单论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晓,其实他有一句话被世人熟知: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这一名句,出自他的诗作《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人生之旅,需要适时回望一下来路。

当黄景仁停下来回首人生,他发现,参禅问道,修仙求佛,到头来都没有成功,世俗功名上面一事无成。他深夜独坐,借笔墨抒遣愤懑。

他觉得自己就像飘在空中的蓬草,想停驻,却身不由己,也像沾了泥水的柳絮,想飞扬,却无可奈何。

这些年,东飘西荡,走南闯北,磨尽斗志,究竟得到些什么呢?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辛酸的自嘲,也是愤慨的牢骚。有人善意提醒他,不要总在诗文里写负能量的内容,以免一语成谶。但他固执地认为,春鸟啼欢、秋虫鸣愁,都是自然而然的行为,不必刻意躲避。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写下这首诗时,黄景仁才19岁,却已经透出一股穷途末路的丧气。事实上,从整个人生旅程来看,此确已过了大半,因为他只活到35岁。

这首诗作犹如谶语,预告了黄景仁的余生,总结了他的一生。

一百多年后,他的同乡——名人瞿秋白,曾这样写道:“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功名未成诗名成。有人认为,乾隆年间,论及诗者,第一当属黄景仁。有人将他誉为清代的李白。郁达夫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

人生,是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过程。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2.自称黄庭坚后人,活得却如一棵风中飞蓬

黄景仁生活于乾隆年间,江苏常州人,自称黄庭坚的后人。

他从小就遭遇悲苦命运:4岁那年,父亲去世。未成年前,祖父、祖母、哥哥都先后去世,,剩下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16岁,参加童子试,从三千人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获得知府官员与名士的赏识。那时候,谁都相信,翩翩少年黄景仁,有一个笔酣墨饱的锦绣前程,正等着他挥笔描绘。

可惜,黄景仁的好运犹如昙花一现——之后屡次参加乡试,屡屡不中。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为谋稻粱,赡养老母,20岁的黄景仁开始辗转各地,江浙、徽州、山东、湖南多地留有他的足记。他先后投靠多个官员府下,成为幕客。

或许性情不投,或许看不惯达官显贵做派,又或者其他现实原因,所到之处他待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好似一棵无根的飞蓬。

除夕,儿女围着灯火笑声盈盈,全然不知世事艰难,黄景仁却不得思量着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下去。他看着无尤无怨的孩子,暗暗思忖:唉,你们这些不知甜苦的孩儿,哪能体谅到我内心的后悔,后悔耗费心力做诗人……

又是一年除夕夜,万家灯火,千家笑语。他被生活的安危与忧患萦绕,难以舒怀。

于是独自出门,漫步街头。即便在桥头站定,人来人往,笑语欢生,也并不认识他。他呆呆站立街头,仰望夜空中一颗星子,许久许久。

这样的辛酸岁月,他记录在诗词里:“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3.27岁成为北漂,35岁客死他乡

27岁那年,黄景仁决定做一名北漂,寻找出路。

这个时期,恰逢 东巡召试,他取得二等,之后投到 少卿 门下。

也许,他认为自己从此会时来运转,还没夯实基础,就决定将母亲和妻儿接来北京。知己洪亮吉劝阻未果,友情赞助出了路费,派人将其家人送去京城。

一家老小来到京城后的生活境况究竟怎样呢?他在诗里写道:

江乡愁米贵,何必异长安。

排遣中年易,支持八口难。

毋须怨漂泊,且复话团圞。

预恐衣裘薄,难胜蓟北寒。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是要喂饱八张口,就很困难了。果腹成了问题,秋寒又侵袭。

秋风萧萧,老母亲含饴弄孙之余跟他说,想念江南了。

他想硬撑死扛,照样在洪亮吉劝阻下,又把家人送回老家。

“君问十年事,凄然欲断魂。一无如我意,尽可对君言。 ”有时,黄景仁与旧友久别重逢,对方问他这些年过得怎样,出于自尊,他实在羞于回答。

一个人想去哪里没有牵绊。黄景仁去往陕西,投入巡抚毕沅幕府。毕大人倒是稀罕他的才华,也很赏识他,资助了一笔钱。

这看起来又将是一个转折,坎坷路途大概从此顺畅起来。前方等着的他的,是最大也是最后一个关口。

在债主逼迫下,黄景仁北走太行。那是,他已是贫病加交,依然选择离开北京暂居之地。

病魔胁迫,心力交瘁,在路上流亡了一个月,最终客死他乡。还是友人洪亮吉处理了后世,让他落叶归根。

那一年,黄景仁才35岁。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4.人活一世,放不下的唯有感情

据说,人在去世前的短暂时间内,会将一生经历过的纷繁事情像幻灯片一片播放过去。舍得的,舍不得的,放得下的,放不下的,到那一刻已经无甚区别。

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纷至沓来。

活到最后,不能放下,唯有感情。

那一刻,黄景仁想起“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的白袷少年时的初春之景;想起“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的告别母亲的悲凉情形;想起“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的旅居安庆的孤寂境遇;想起“楚天和梦远,湘月照愁多”的夜泊湘江的萧阔景致……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黄景仁一生创作二千多首诗词,留存下来的只有一半。这二千首当中是否有写他妻子的文字,无法确定,能够确定的是一组写情思的文字。

年轻时候,谁都会在心中追求幻美的梦想,拥有绮丽的情怀。黄景仁将这些梦与情,编织成一组诗,取名为《绮怀》,《绮怀其十五》最为有名: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手诗,为他的表妹而写。两人彼此相爱,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走到一起。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缠绵悱恻的情节,他在余生的细水流年里,独自在记忆里徘徊。

得不到的,让人恋恋不忘。

已失去的,使人耿耿于怀。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好些个夜晚,他独自坐在花树下吹箫,表妹已经嫁了人,她明明就在红墙之内,红墙明明近在眼前,却也只能隔墙遥望。近在咫尺,银汉迢迢。

星辰始终依旧,星辰之外的一切都已经发生变迁。同样的星辰下,她在红墙与他人良辰美景,他却为心里的人呆呆站着,痴痴望着,任夜风吹拂,任朝露侵湿。

沈从文曾经在独自回湘西的船上给他的“三三”写情信:“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风吹冻自己全身。”

心里装着一个人,是这样的不管不顾。心中思念就像春蚕吐丝,缠缠绵绵没有尽头。而那伤感,就像李义山诗词里的芭蕉雨,愁结难展。

虽然已经失去,曾经遇见,其实已是幸福。只要爱着,就有救赎。临到头,一切终将像指尖细砂,漏失而尽,谁都无力挽留。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往事如幻灯片,在黄景仁的脑海闪过,停留时间最长的一帧,是“三五年时”,自己与心爱的人“几回花下坐吹箫”的画面。

一生漂泊,艰难曲折,可是只要想起这些画面,心中就会微温。前路漫漫,不管多难,只要心中有梦,就不会畏惧。

黄景仁:那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后来怎样了?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