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經常看「小芽啟萌 · 優陪會員計劃」的朋友們應該也知道,我們設計的非常多遊戲,其實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手拈來的。這裡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所堅持的理念是,生活即課堂,真正有效影響孩子成長的早教啟蒙,是滲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感染並讓孩子融會貫通所習得的。

什麼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很重要的一個維度是生活的慣例表,即我們可以發現孩子是按照既定的流程、節奏、時間節點,並且順序來完成的安排,比如吃飯、散步、睡前時光、洗澡都算。

今天的分享,想以洗澡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把早教啟蒙的引導方式植入到生活場景中,並且讓每一天看似枯燥又固定的安排,成為隨手拈來的、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下面這個早教清單,也是我一直給我家兩個孩子進行的啟蒙教育,孩子們洗澡時都很配合,他們也的確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方法並不複雜,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0~1歲

走近水的感官體驗

能力方向:五感探索、發展認知建議遊戲:拍打水面,撈水中的物品

水是看得見卻抓不住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是很新奇的體驗。所以洗澡對孩子綜合能力的開發,有很多幫助,比如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感知能力,觸覺等。

另外,通過語言描述水的變化,還可以讓寶寶將思考和眼前的事物聯繫在一起,發展新的認知架構。

弟弟Eric小的時候,我經常會準備一個淺淺的浴盆,放不多的水,讓他半躺在裡面,感受水和自己身體的聯繫。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哥哥弟弟一開始也是從玩水開始熟悉洗澡的

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想要提高孩子對感官的體驗,需要我們幫助孩子理解每一個動作的示範,並且引導孩子去感知每一個動作,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舉起孩子的小手,輕輕拍打水面,並一邊用言語來強化我們的行動,比如示範語言:

· 第一步:告知動作:“寶寶,我們現在要用手來拍拍水。”· 第二步:示範動作:“把手抬起來,離開水面,再用點力氣落下來,這就是拍打水的動作。”· 第三步:描述水的細節:“你看,拍的時候浴盆裡的水晃盪了”;“手落下來, 濺起了水花”;“水會從我們的手指上滴下來”。

還可以在浴桶裡加入一些玩具,如鴨子、塑料玩具等,讓孩子進行打撈。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截圖自「優陪會員計劃」遊戲課《探索遊戲:水中撈撈樂》

1~2歲

生活習慣的培養,洗澡流程認知

能力方向:建立秩序、發展認知建議遊戲:假裝遊戲-給小動物洗澡

孩子進入一歲之後,會開始對秩序特別敏感,要求身邊的環境最好能夠固定不變,從中獲取安全感。孩子這個時期的思維,被稱為“直線式”思維,即認定世界是以不變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

這時有意培養孩子的洗澡習慣,讓孩子明晰洗澡這件事的完整步驟,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往往會容易很多。但一邊給孩子洗澡一邊進行講解,可能並不太好進行,畢竟水會吸引走孩子大部分注意力,所以我會引入假裝遊戲——給動物洗澡。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截圖自「優陪會員計劃」遊戲課《指令遊戲:給動物洗澡》

我們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挑選一個玩偶,最好是孩子喜歡的,熟悉的,這樣孩子會更容易配合。比如我家弟弟Eric喜歡小泰迪熊,很珍惜,所以當我提出幫泰迪熊洗澡時,他就會很開心的答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件事時,我們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應該是:小動物髒了—洗澡—變乾淨—更讓人喜歡。

我會先告訴孩子:哇,這個小泰迪好髒哦,你看這裡黑黑的,還有這裡,它看起沒以前那麼可愛了呢,它需要洗澡了,我們要不一起幫幫它?接著我會再詢問孩子:該怎麼洗呢?

給孩子一個思考的時間,讓他回顧自己的洗澡過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思維方式。一歲多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表達,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浴室,一邊示範一邊講解:

來,我們放好浴桶,裝好水。

再來試一下水溫。

嗯,水溫合適,把小泰迪放進水裡吧。

我們再給它用點泡泡,把小細菌洗掉。

哇,該用清水把泡泡沖掉了。

洗乾淨啦,快拿小毛巾幫泰迪把水擦掉吧。

通過這個步驟,可以讓孩子加強對洗澡順序的記憶,建立起洗澡秩序感。

最後,一定記得給孩子展示洗澡效果:看,小泰迪洗完澡好乾淨啊!變得更漂亮了,聞起來還香香的,是不是和新的一樣?你看,這裡的黑跡洗掉了,顏色很均勻了。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對洗完澡的玩偶稱讚,孩子會認為,洗澡是一件好事,愛洗澡會讓別人更喜歡自己,就會樂意進行這件事情,從而養成習慣。

2~3歲

身體認知和性啟蒙教育

能力方向:自我認知、界限感建立建議:洗澡與繪本閱讀結合

洗澡是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最佳時機,也是我們進行性啟蒙教育的黃金時刻。

處於2歲的孩子,性意識正開始萌芽,雖然已經接受性器官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像鼻子耳朵一樣普通,但對“我的身體我做主”並沒有清晰的認知。而這個認知,又是性啟蒙教育的基礎。所以孩子兩歲後,我會告訴孩子每個身體器官的功能,以及隱私保護等。

在給孩子洗澡之前,先帶孩子讀適合他年齡階段的性教育繪本,最好是有洗澡情景的。以《小雞雞的故事》為例。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小雞雞故事書插圖,洗澡的時候真的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時機

我會先把書拿出來,翻到洗澡那一頁,對孩子說:“哇,這個小朋友開始洗澡了,我們看看他是怎麼洗的。”

這時孩子會圍過來,和我一起閱讀,我就會進行一點講解:

看,他在洗自己的陰莖,喔,他說這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呢,除了洗澡、上廁所時可以露出來,其他時候都要蓋著呢,不可以隨便給別人看,給別人摸哦。哇,你看他洗完澡就趕緊把它蓋住了。

在這個閱讀過程,孩子會產生模仿心理,因此再進行洗澡時,他就會對自己的隱私部位比較重視。

那麼在清洗時,我們就可以再次用語言強調:哪些身體部位是一定不可以讓別人觸碰的;洗澡後,再和孩子進行強調,加深理解。

3~4歲

自理能力的培養

能力發展:時間管理、自律 建議:製作時間安排表

很多媽媽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洗澡其實挺頭疼的,因為3歲+的孩子,自主意識已經特別強了,他們不喜歡被迫做某件事,也希望自己掌控事情的發展。所以通常出現父母催促孩子去洗澡,孩子卻不願動,或者孩子一洗澡就不願出浴室。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管理的表現。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我和孩子製作的晨間流程,後臺回覆“洗澡”可獲取配套遊戲資源

和孩子一起製作時間安排表是個很不錯的方式,關鍵是讓孩子感覺到“這是我自己的安排”,而不是被要求的。

比如在洗澡前,我會拿出紙和筆,鬧鐘,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發上,開始制定洗澡時間,將洗澡這件事細化成幾個時間段,並約定如果不能按時完成,要接受什麼樣的後果。

第一步,詢問孩子:“現在是七點鐘,再過十分鐘,當分針轉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洗澡的東西好嗎?”設定鬧鈴。 第二步,固定洗澡耗時:“媽媽通常20分鐘就可以洗完澡了,寶寶還小,可能暫時不能洗這麼快,那我們就約定30分鐘洗乾淨好嗎?就是時針轉到這裡的時候。”設定鬧鈴。 第三步,約定超時的後果:“如果時間到了,寶寶還沒有拿浴巾擦乾身體,就要接受一個小小的交換時間”可以是打掃衛生,寫一行漢字,畫一幅畫等的行動,讓孩子明白,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洗澡時間安排表製作好後,可以把它貼到浴室門上,把鬧鐘放到浴室臺上,讓孩子產生一個時間概念,很多媽媽說會用沙漏來和孩子做約定,也是同樣的道理。

把每一天的洗澡時光,都變成絕佳的早教啟蒙活動

△ 後臺回覆“洗澡”可獲取配套遊戲資源

時間概念是社會化的一個基本概念,是孩子進入社會後必須具備的認知,比如上學時間到了,睡覺時間到了,孩子就會懂得該做什麼了。而時間概念,也是需要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幫助孩子積累和培養的。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