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地痞无赖”翻身把家当,振臂一呼将士谋臣千千万。到底是“流氓”有魅力,还是将士谋臣忘记滴眼药水?

自然都不是!

刘邦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说,刘邦这叫有“领导力”,字面意思,所谓领导力就是可以领导人。在多数普通人的印象中,领导都是些啥都懂一些,又懂得不深,但很会挑刺的存在。其实不然,领导的专长在于识人用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管理专业”。

要做号召群雄的“领导者”,刘邦自己不是不学无术的“流氓”,而是有谋略的领导者。

一、知人善任,部下各司其职

刘邦不过是中阳里一户农家的儿子,不事农作,还喜好戏耍周围人。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故而刘邦更有容人之量。不妨以己度人,做个选择题。项羽与刘邦各开一家公司,同时向你发出了offer,你会选择哪家?有如张良般有远见的直接选择刘邦,有如韩信般渴望到强盛公司发展选择项羽的,可惜进了项羽的门你才发现,没有完善的晋升机制也就罢了,老板还是个任人唯亲刚愎自用的大哥大。纵然胸有奇货,也只能转掉车头去刘邦那瞅瞅。

刘邦则是与项羽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案。

你行!你想干!那就给你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刘邦需要选择一位大将军统率三军,心里惆怅 的不行,跟着自己的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谁都不合适,再者刘邦也清楚自己这些兄弟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于是就敢用萧何推荐的韩信。

一方面是相信萧何,另一方面也是刘邦有识人之能。

二、懂得取舍,洞察人性

刘邦舍得给官职,从后头“创业”成功,一群人按劳分配。刘邦心中再不乐意设立异姓诸侯,也给了。且对萧何、曹参、樊哙这些这跟自己打江山的老功臣也是仁义之至。彼时“汉王 ”起义,打得也是仁义的旗号。

刘邦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光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在笼络人心方面就比项羽强。

还有一出经典案例,“鸿门宴”前的安排。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

刘邦在得知了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后,在超短的时间内就抓住了项伯的心思,主动与项伯结为亲家,后在鸿门宴上项伯以一己之力救下了刘邦。刘邦对人性的洞察,对部下的管理,无一不透露着自己虽然能力不足,但你们跟着我有肉吃这一理念。

这样的领导者谁又能抗拒?

三、性情豁达,不失威严

刘邦若是只有仁义,为笼络人心呕心沥血而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刘邦不是软柿子,他待部下的好,是来自上位者的关怀,让部下心怀感恩,却不会心生取代之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邦的性格决定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乱世他能崛起。

仍旧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吕公刚到沛县定居,因与县令是故交,故门前总有人拜访,刘邦当时还是别人口中“不学无术的无赖”也去了!还谎报了极高的拜贺礼金。有人向吕公戳破真相,吕公却不以为然,认为刘邦非比寻常,面相也不是普通人。后果真器重刘邦,将自己的长女吕雉嫁给了刘邦,刘邦也确实如吕公期盼的那样,非比寻常,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区区亭长,却能凭借自身的气场征服人,也算是一项不得了的专属技能了。

综上所述,刘邦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当时大势所趋下的必然,能驾驭比自己厉害的人亦是刘邦综合能力的体现。


云发学院


从以下几点分析刘邦如何驾驭比他厉害的人:

第1点:首先是知人善用。和张良怎么认识的?张良的观点其他人都不认同,只有刘邦赞同,然后就跟着刘邦了。说明什么?其他的所谓诸侯,给他们个张良他们也认不出来,有什么用。只有刘邦把张良带身边当第一谋士,这就叫英雄惜英雄了吧。

第2点:眼光和信任。萧何,谁能知道他有这么大的能耐,所有事物管理的井井有条,这种能力写在脸上的吗?把后勤交给他,把他当左右手,这也是知人善用。眼光和信任最终会得到回报。

第3点:笼络人才。什么也不是的韩信,从项羽那叛逃而来,对各路诸侯来说算什么?其实刘邦的出身不比萧何韩信差,刘邦最起码在张耳门下做过门客镀金,算是混过名企。萧何是地方小吏,遇见刘邦这种大企业返乡创业的人才,当然要选择笼络,且刘邦从小在地头上有些势力,萧何算是客座官员,未必比刘邦在本地号召力强。

第4点:主要还是靠的能力。而刘邦的出身,谈不上低微,只是不太高贵,但是至少对的起一个豪强加游侠加秦吏的身份吧,对飚一下当时同时期的一些势力,有这类身份的势力也不是个例啊,所以这就是刘邦的聪明之处,其实刘邦出身不算低,特别是刘吕联合后,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有朋友有朋友,要人脉有人脉。


行善有道善行天下


这里是芒果论史!

这个问题提得其实并不太准确,刘邦之所以能够驾驭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比如汉初三杰)本就是由于刘邦要强于他们。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世界上不存在全知全能的人,当张良在谋略上强于刘邦,萧何在理政上强于刘邦,韩信在军事上强于刘邦的时候,刘邦在领导力上强于他们所有人。

这才是刘邦能够驾驭比他“厉害”的人的原因所在。


刘邦曾经和韩信探讨过带兵之事,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复他,“最多十万”,刘邦又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多多益善”。话题聊到这里,刘邦就觉得有些不开心了,他冷笑一声问韩信,“那你怎么被我擒拿了?”

韩信回答说,“我善于带领士兵,陛下善于统率将军!”

我们不排除韩信有拍刘邦马屁的可能,但从客观上来说,韩信说得确实有道理,刘邦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他的领导力,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汉初三杰的其中二杰身上进行分析。

萧何:害怕表现自己

刘邦能够当上沛公,成为诸侯,萧何的主动退让是起了不少作用的。当时刘邦唆使城内百姓击杀县令,沛县的反秦斗争因此逐渐启动,这个时候就急需选出一个带头人领导沛县人民作斗争。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萧何,因为萧何以前在沛县是二把手,他的个人能力有多强大家都很清楚明白,选择萧何当首领,大家都是服气的,但是萧何拒绝了,为什么呢?

因为萧何觉得反秦这件事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如果不随起义军起义恐怕无法在沛县待下去,但如果带头起义,一旦失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倒不如继续做二把手,天塌了有一把手撑着,自己大不了到时候换个老板,总不至于连累家人。

因为萧何的退让,刘邦最终当上了沛公,成为了沛县起义军的领头人,他相对于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统治地位由此开始,直到他死才算结束,而这当中体现出的正是萧何“不敢表现自己”的心里。

除了这件事之外,萧何早年的一件事也可以体现这一点,由于萧何在沛县的工作非常出色,一个秦朝中央官员希望可以把萧何提拔到中央工作,但是萧何拒绝了,他还是愿意留在沛县这个小地方。

也就是说,萧何的个人能力极强,但他不敢,或者说是不愿意进入陌生的环境之中去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如此性格注定了他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者,他没有刘邦身上透露出的那股自信,更没有刘邦身上强大的领导力。

张良:不愿交流,没有号召力

张良在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亡匿下邳,他花了十年时间去研究《太公兵法》,但是他与人谈论《太公兵法》没有人能够理解。后来遇到了刘邦,张良所言刘邦总是可以顿悟,于是张良把刘邦视作知己。

后人冠以张良“谋圣”之名,他在楚汉之争中为刘邦献出的诸多计谋也足以证实他的能力。但当他跟随韩王成的时候,他们连一座小县城也打不下来,这是因为张良的计谋不顶用了吗?

当然不是,其实原因在于张良和韩成都没有足够的领导力,他们不能够把手下人凝聚起来,军队也就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张良知道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去做,但是他做不到,他是强大的谋士,却不是强大的政治家,因为政治家需要足够的领导力。

看完张良的一生,我们其实会发现张良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每次献计都是和刘邦直接交流,他的朋友很少,大臣、将军、平民,张良知道他们,但是没有和他们做朋友,张良和他们始终是一种平淡的,很疏远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刘邦猜忌韩信,怀疑萧何,但始终信任张良的原因。因为张良没有凝聚力,没有号召力,更没有领导力,他只是刘邦手下一谋士,没办法也没能力靠自己组织起一个强大的势力。

萧何、张良乃至于韩信都有他们各自的强项,在这些方面刘邦拍马也不及他们,但同样的,刘邦也有他们拍马也不及的本领,那就是强大的自信,强大的领导力。

驾驭人才不靠军事,不靠政治,也不靠谋略,靠的是领导力,这就是刘邦为何能驾驭比他“厉害”之人的原因了!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芒果论史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连项羽这样一代霸王都没能争得过他,不得不说,刘邦的厉害之处还是让人钦佩。但是,毕竟他的出身不高,能够接触到的也不是特别有本事有背景的人,他又是靠着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跟随他,甚至有一部分还是从项羽的阵营跑过来的。

刘邦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刘邦集团中的人物,大抵有两类。

一是其嫡系—丰沛功臣集团,如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

二是逐渐从对手吸收到的优秀人才,如张良、陈平、韩信、英布、彭越等。

这类人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因为“士为知己者死”而对刘邦效忠的张良、陈平等人;第二类是既对刘邦的知遇之恩心怀感激,又有投机心理的韩信等人;第三类是完全是投机分子的英布、彭越之流。刘邦能够让自己的小伙伴—丰沛功臣集团对自己效忠,是因为他敢于承担政治风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之事,这是他最初起兵时能成为领袖的根本原因。从此以后,萧曹等人与其确立了牢固的君臣关系,之后自然终身追随。

一、能够分享,出手大方。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召集群臣,置酒相乐,并闲聊起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他问大家,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二人就说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陛下派人攻城掠地,得了地,便封赏给有功之臣,说明陛下能与天下同利。”所谓与天下同利,即是与手下人同利,得地封地,得金银当然更会分金银,跟着他出力即有封赏,所以人人归心,以死相效,这天下还会不是他刘邦的?

二、不怕失败,没死再来。

刘邦打过许多胜仗,也打过很多败仗,但他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败到何种程度,他都不气馁、不放弃。比如,彭城之战,他带领56万大军攻打项羽,被项羽3万轻骑兵给干了,最后丢盔弃甲,全军覆没,他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家当,几乎丧失殆尽。但他一点也不灰心,甚至逃跑的路上,他还有心思收了个美人戚姬,后来又白手起家,重新再来,竟然最后把项羽给灭了。跟着这样从不放弃的人,就如同跟随了希望,所以跟随者越来越多。

三、用人广泛,知人善任。

关于用人,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老板,他的手下,有贵族,有游士,有平民,有官差,有布贩,甚至有狗屠、强盗、车夫,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他收来就用,一用就灵,所以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别人也心甘情愿,死心塌地。

四、没有牵挂,当舍就舍。

我觉得刘邦的这个特质,是与其他成功者有点差异的。他只有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什么都可以舍弃,什么道德人伦,什么父慈子孝,这些与打天下、坐江山发生冲突时,当舍就舍,当弃就弃,他在亲情上从不婆婆妈妈,没有什么东西比目标更重要。项羽要烹他父亲刘太公,刘邦说,烹吧,记得分我一杯羹。孩子们在战争中逃跑,坐在他车上,他怕被抓到,顺手就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丝毫也不犹豫。对目标这样坚定、这样能割舍的人,无论多大的事情,都有希望成功。所以,跟随的人自然就多。

纵观刘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点:

  • 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 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 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 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 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古今将来


看了很多评论,把刘邦是一顿好夸啊。客观的说,还是毛主席说的“决策对头,用人得当”,可为什么刘邦能用那些比他利害的人呢?就要从六韬中说的大象无形,大工不工了。刘邦这个人看上去什么都不是,好像对任何人都不存在威胁性,连他的对手项羽都对他怀有几分不忍下手之心。可他老丈人怎么就偏偏就看上了这么个“不着调”的女婿?一个字,胆。康熙给乾隆的一句话,“大丈夫若无胆就像国无明君”。刘邦不服老子管,整天游手好闲。不听圣人言,什么鸡零狗碎的事他都敢干。敢打破阶层,和什么人都能混到一起。前提是除了无赖就是有胆。古时候不是有句话叫做“肝胆相照”吗?大臣的忠肝,就是为有义胆的伯乐君王服务的。刘邦恰恰还有一个心胸,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和刘邦在一起,所有人的特色都是鲜明的,唯独就是看不到刘邦自己的长处,甚至和任何人相比,他都是一无是处。就连樊哙都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试问一个无限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任正非说,“我其实什么都不行,全是他们干出来的”。这里刘邦也是一样的,我什么都如人,我怎么就得到了江山?一句话,就是决策对头了。刘邦反抗强秦,是众人的愿望。刘邦干掉项羽,也是众人的希望。所有人单打独斗都不是强秦和项羽的对手,又不能融合到一起,偏偏刘邦能把所有人的能力聚集起来,让所有人有了展示的平台,这就是用人得当。就像今天的华为,老任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人才,为什么就能领先世界,推行5G技术?无非就是用人得当。所以,决策者的大我无我,敢于挑战和拼搏,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再就是严格的管理,和赏罚分明的制度,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说多了(个人观点[呲牙][祈祷][祈祷][祈祷])


天空昊主


管理就服古刘邦,能取各人那所长,各方利益兼顾到,还让众人服气上;刘邦斩那一白蛇,新闻舆论那导向,当时民不聊生苦,一经忽悠有信仰。刘邦做人有耐性,三次接纳那张良,只为张良潜力可挖掘,只是时机没逢上;萧何拜相懂治国,多年秘书经验讲,曹参因感沛县恩,忠心跟随一路闯;樊哙勇猛有冲劲,鸿门宴上帮大忙,韩信甘受胯下辱,军事才能发挥上。多名文臣那武将,就不一一那言讲,笼络天下那百姓,兼容并包众豪强。攻心为上是智慧,避其锋芒则更强,项羽之所那战败,只因太过牛气上;管理是一那系统,统筹区分协调讲,不是一味高喊叫,作好权衡自信上。


用户田俊胜


古代帝王中出身最低的是朱元璋,真正的“草根皇帝”,比朱元璋有点优势的就是刘邦了,刘邦属于基层的公务员,家里有点闲钱,让很多好奇的是,出身中下层的刘邦,是如何驾驭韩国相门的后代张良、韩国王室的后代韩王信?今天为大家揭秘一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六国百姓杀掉了秦朝派到当地的行政长官,相应起义,刘邦当时在沛县,刘邦也是害怕被杀,于是刘邦就和萧何、曹参商量,相应起义军,从沛县反抗暴秦。

汉高祖斩蛇


萧何认为如果从沛县直接反抗秦朝,很多人可能不会响应,于是召集了很多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有了他们的加入,事情就很顺畅了。然而沛县的县令却忠于秦朝,就逮捕了萧何、曹参的家人,也下令通缉刘邦。刘邦怂恿反秦人士,杀了沛县县令,响应自己。

楚汉之争壁画


刘邦就成为了萧何、曹参的首领了,刘邦之所以能够收服萧何、曹参,主要是刘邦救下了萧何、曹参的家人,再一个反抗秦朝是灭族的大事,萧何、曹参那么聪明,肯定拿“刘邦当替罪羊”。《史记》记载,在沛县的时候,萧何、曹参就暗地里让刘邦“领导”。

刘邦壁画


刘邦成了领导人以后,沛县当地的富豪支持,这只反秦队伍很快占领泗水,以丰邑为根据地,队伍也达到了三千多人,刘邦的反秦事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丰邑的雍齿反叛刘邦,刘邦和雍齿打战结果失败了,刘邦只能求助反秦的张良,张良打算去投奔景驹。

刘邦雕塑


刘邦和张良聊得非常投机,张良对刘邦这个人非常信服,就这样张良又投奔了刘邦,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又投奔了项梁,刘邦投奔项梁以后,张良认为刘邦成不了气候,于是离开寻找新的靠山,然而项梁死后,张良没有想到,刘邦搜罗了郦食其、灌婴、郦商等人才,队伍也发展到了几万人。


张良看到刘邦的实力以后,再一次投奔刘邦,然而这个时候的刘邦,却被项羽打发到巴蜀,张良再一次离开了刘邦,回到了韩王成身边。然而刘邦当了汉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打败了项羽所封的三个秦王。项羽也杀害了韩王成,张良走投无路,再一次地投奔刘邦,再也没有离开过刘邦。


段奕宏饰演的韩信


古人云: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刘邦能够收服萧何、韩信、张良、曹参等天下英才,主要是他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用人所长;不计前嫌,兼容并包;招降纳叛,一视同仁;坦诚相待,以心换心。有了张良、韩信、萧何这样的文官武将,可以得天下,也可以治理天下。


刘邦还是一个善于笼络人心的高手,他根据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他会让人信服他,让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刘邦驾驭人才是一种天生具有的特长,想要成为皇帝就要学会驾驭人才。刘邦做到了,他才能开创汉朝,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一点快看


说道刘邦,那就得与项羽一起谈。

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不仁,项羽得的是人心。若项羽不仁,那鸿门宴时,刘邦已经在西天的路上了。

所以,我们要明确一点:刘邦不仁,不义,同时也没文化,完全是个粗人。这是早期的刘邦。

至于,他能驾驭或者说能打败项羽,也属一种巧合。他们二人都崇尚武力,只是刘邦下面多了许多谋臣。后期,他杀韩信可证:他不是一个智者。同时,我们也能看得到他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其它的对他是工具。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跟随他呢?为利益。西汉初,刘邦封的诸侯多得如麻。其中,杀项羽的那几个人也被封了侯。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了:项羽与刘邦可是拜把子的兄弟啊。从中,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刘邦重利,其它人也同样重利。

综上,不是刘邦驾驭了他们,而是利益掌控了他们。

刘邦只有到了晚年时,开始重文,并作为家规。以致,后来有文武二帝,成就西汉盛世。


猪哥观世界


这得益于他的一个突出能力——善于识人、用人。在这方面,无人能与他相比。

在刘邦还未发达的时候,他就认识了一帮好朋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有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卢绾、王陵、张耳等。这些人在刘邦创业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都成为了王侯将相。难道刘邦是偶然间与这些人相识的吗?非也。最大可能是刘邦慧眼识英雄,早就发现这些人是豪杰人物,所以主动前去结交。在还是平民的时候,刘邦就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朋友圈”。

在反秦起义以及楚汉战争中,刘邦善于识人用人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如张良、陈平、韩信等人,在其他人手下都是无用之人,但在刘邦手下却发挥了惊人的力量。比如韩信,他在项羽手下只是普通士兵。但到了刘邦那里,他成为大将,平定了赵国、燕国、齐国,击败了楚国20万大军,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细考刘邦的人生经历,驱策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豪吏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在有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众核心班底之后,再驱策张良、韩王信等贵族则变得比较顺理成章了。

刘邦初起时,已非沛县的泗水亭长,而是流亡于芒砀山间的山大王,且身上有着众多荒诞不经的“神迹”。

那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而后,陈胜举事的消息传遍山东六国,六国百姓纷纷杀掉秦廷派到当地的行政长官,响应陈涉的举事。

在刘邦工作的沛县,沛县县令担心被杀,于是跟主吏椽萧何、狱椽曹参等商量,打算打起响应陈胜的旗帜,据沛县反秦廷。

萧何、曹参认为,沛县县令为秦廷服役多年,突然改弦更张,百姓未必会跟从。于是,二人建议沛县县令招募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回到沛县,有了反秦人士的辅助,百姓一定会认为,沛县县令是真心实意地造反,才能听命于沛县县令。

于是,沛县县令派刘邦的连襟兼好友樊哙去请刘邦,刘邦到达沛县城外,沛县县令已经返回,逮捕了萧何、曹参的家人,不准刘邦进城,刘邦使了一个计策,怂恿沛县百姓杀掉沛县县令,响应自己。

刘邦进城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推举新的话事人。

萧何、曹参等人基于三点原因不愿做话事人。

第一,他们的家人是刘邦救下来的,刘邦于他们有恩,且百姓也多支持反秦人士刘邦,他们应当推举刘邦;第二,他们和沛县县令一样,是沛县的大官,为虎作伥多年,恐怕沛县百姓不听他们的号令;第三,反秦乃亡族灭种的大事,成功了是为王为帝,失败了则是诛九族,如果不做话事人,就没那么显眼,若是失败了,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另外,当时的刘邦已有百十来号骨干分子,如果其他人想要做话事人,这百十来号骨干分子会答应吗?萧何、曹参等人不是没头脑的愣头青,自然不想跟刘邦针尖对麦芒,而是顺水推舟,推刘邦做话事人了。

在大概决定了刘邦做话事人之后,他们又开始占卜,卜者表示,刘邦做话事人,最吉利。沛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推波助澜,说以前就听说刘邦身上有诸多神迹,所以刘邦是做话事人的最佳人选。

其实,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当时在沛县,萧何、曹参本就跟刘邦交好,甚至可能名面上萧何、曹参的职级比刘邦高,但暗地里却都是管刘邦叫老大的主,所以萧何、曹参等人当然会推举刘邦做话事人。

但当时也有其他人想做话事人,如王陵


对方昵称太长无法显示747


这个事,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做起来非常的不容易,不过有些人天生就有这个本事的除外。

打个比方说,刀剑的锋刃无论有多尖锐,都要受制于柄。有人就好比刀剑,锋刃就是尖端人才,锋刃后面的钝重的如剑身、刀背之类的是大众支持型的人。柄,或者说是持柄的人,才是决定刀剑有没有用的人。

刘邦手下人才众多,单论个人能力比拼,刘邦可能都不如他们,但是有一样却是他们不具备的,就是把握能力。这样一来,大家都成了刀剑,掌握方向的柄就是刘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