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簡史(二)

新中國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簡史(二)

本篇繼續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的情況,主要涉及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四省。大多數還是因礦興起,因礦而從一個鎮升格為市。這個也反應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經濟社會發展史。

安徽省巢湖市:巢湖市的確沒有特色,成為地級市純屬歷史延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被整合進省會合肥是必然。1949年4月21日,巢縣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1952年2月4日改屬蕪湖專區,同年,縣政府從柘皋遷至巢城。1958年8月7日改屬合肥市。1961年4月13日復屬蕪湖專區。1965年7月14日復設巢湖專區,巢縣隸屬之。1971年8月29日,巢湖專區改稱巢湖地區,巢縣隸屬不變。1984年1月4日撤縣改市成立巢湖市,行政區域不變,仍屬巢湖地區。1999年7月9日,根據《國務院撤銷巢湖地區設立地級巢湖市的批覆》文件,縣級巢湖市改設為居巢區,隸屬地級巢湖市。1999年12月6日,居巢區舉行正式成立揭牌儀式。2011年8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國函〔2011〕84號)精神,區劃調整,居巢區改設為縣級巢湖市,新設的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而原先代管的廬江縣由合肥市代管,和縣與含山縣由馬鞍山市代管,無為縣由蕪湖市代管。2011年8月23日,縣級巢湖市正式揭牌。巢湖市屬於典型的農業資源城市。

安徽省馬鞍山市:又一個典型的因礦產資源由縣屬鎮升級為地級市的城市。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 年8 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安徽省淮南市:還是因為煤炭資源設立的地級市。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市境分屬淮南礦區、壽縣、鳳臺縣。1949年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田家庵、大通、九龍崗,均隸屬懷遠縣)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1977年1月,鳳臺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准成立。今市轄田家庵、大通、謝家集、八公山、潘集區和鳳臺縣以及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2016年1月,壽縣正式劃歸淮南市。

安徽省淮北市:依然是因煤礦而設的地級市。原屬濉溪縣,而濉溪縣也是解放後新設。1948年11月,市境解放。1949年6月,市境分屬華東局皖北行政公署宿縣和蕭縣。1953年2月,市境分屬濉溪縣和蕭縣。1950年7月,置濉溪縣,以濉溪而得名。屬宿縣地區。1958年5月,淮北煤礦籌備處成立。1960年4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以蚌埠專區的濉溪縣和蕭縣部分地區組建濉溪市。1961年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區,轄相山、杜集、高嶽3個公社。1964年4月27日,市郊區撤銷。1971年1月,恢復市郊區,同時成立相山區。1971年4月2日,濉溪市更名為淮北市。1977年2月22日,宿縣地區所轄濉溪縣劃歸淮北市管轄。1980年3月29日,設立杜集區、烈山區。1984年3月27日,郊區撤銷。1985年7月15日,撤銷宿東辦事處,所轄區域劃歸宿州市管轄。這個宿東辦事處也就是現在的皖北礦務局。2012年12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銷濉溪縣四鋪鄉,設立四鋪鎮,標誌著淮北市鄉的歷史結束。

福建省莆田市:1949年8月21日解放後,莆田、仙遊2縣屬第五專區(駐泉州),1950年屬泉州專區,1955年屬晉江專區(駐泉州)。1983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莆田地區,將閩清、永泰、福清、長樂、平潭5縣劃歸福州市,將莆田、仙遊2縣劃回晉江地區(泉州)。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所屬福清、閩清、平潭、長樂、永泰5縣劃歸福州市管轄。1983年11月,成立莆田市。1984年,從莆田縣劃出城廂鎮、城郊公社建立城廂區;劃出涵江鎮、涵江公社建立涵江區。莆田市轄莆田、仙遊2縣和城廂、涵江2區。1989年2月,從莆田縣劃出湄洲鄉,成立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經濟區,由莆田市直轄。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996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對笏石鎮、埭頭鎮、平海鎮、東嶠鎮、南日鎮、東莊鎮、忠門鎮、靈川鎮行使管轄權,管轄的行政區域屬莆田縣。2002年02月01日,國務院批准調整莆田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莆田縣,成立荔城區、秀嶼區,市轄有城廂區、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和仙遊縣。莆田市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自古是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灣口的湄洲島是海內外聞名的和平女神媽祖廟所在地、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莆田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是著名的僑鄉,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僑胞150萬人,分佈在8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華僑31.43萬人、華人118.57萬人。所以莆田因地理位置和僑鄉而得以升格,最厲害的是汽車牌照為閩B。

新中國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簡史(二)


江西省新餘市:這是一個因鋼鐵興起的城市。1949年7月14日,新喻解放,屬袁州專區(專員公署駐宜春)。1953年,新喻縣屬南昌專區(袁州、南昌兩專區合併,稱南昌專區,專員公署駐南昌)。1957年5月,國務院公佈,將新喻改名新餘,沿用至今。1958年,新餘縣屬宜春專區(專署駐地由南昌遷宜春,改名宜春專區)。1960年9月,為適應鋼鐵工業發展,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餘縣設立新餘市,由省直轄。1963年,由於新餘鋼鐵工業建設規模壓縮,撤銷新餘市,恢復新餘縣,仍屬宜春專區(後改稱宜春地區)。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新餘市,並將宜春地區的分宜縣劃歸新餘市管轄。1983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新餘縣管轄的範圍內設置渝水區。新餘主要就是鋼鐵產業,近年來開始發展旅遊產業,境內的仙女湖非常不錯。新餘歷史上的名人有幾位,一是《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一是明朝權臣嚴嵩,現代著名人物就是國畫大師傅抱石。

江西省鷹潭市:這個是因銅產業興起的地級市,有“銅都”之稱,原為貴溪縣鷹潭鎮,直接升格為市。1949年5月4日,貴溪、餘江、鷹潭相繼解放。7日成立貴溪專員公署,鷹潭為專署所在地,轄貴溪、餘江、弋陽、東鄉、進賢、金溪、資溪等8縣;8月13日,貴溪專員公署撤銷,貴溪、餘江縣改屬上饒專署,鷹潭仍為貴溪縣所轄。1957年1月,鷹潭鎮從貴溪縣劃出,升格為縣級鎮,隸屬上饒專署。1958年4月,鷹潭鎮復歸貴溪縣管轄。1960年7月,鷹潭鎮再次從貴溪縣劃出,隸屬上饒專區直轄縣級鎮。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鎮設市,隸屬上饒地區。1983年7月,鷹潭市升格為地級市,轄月湖區、貴溪縣、餘江縣;月湖區政區範圍為原縣級鷹潭市區域;分轄3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34個鄉。1996年5月,貴溪縣撤縣設市。鷹潭除了銅業,還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地方,就是“中國道都”龍虎山。

山東省萊蕪市:這是最近的一個地級市撤銷案例。萊蕪市因鋼鐵而興起,也因資源枯竭而不得不進行重組。也反應了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萊蕪縣,改設省轄縣級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將新泰市的寨子鄉、沂源縣的黃莊鎮劃歸萊蕪管轄。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30個鄉鎮、辦事處。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萊市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山東省威海市:威海建國初期分別歸文登、萊陽、煙臺專區管轄。主要是臨海港口興起,這個階段國家發展已經不僅僅是重工業,臨海臨港型得到快速發展。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境內先後屬東海專區、文登專區、萊陽專區、煙臺專區和煙臺地區、煙臺市。1950年5月9日,經政務院批准,撤銷膠東行政區和東海專區,組建文登專區,專員公署駐文登。其時,境內有威海、榮成、文登、昆嵛、乳山五縣。1954年10月,威海市由專區轄市改為省轄市(縣級),由文登專區督導。1956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文登專區,所屬縣市併入萊陽專區,專員公署駐萊陽。其時,境內設有文登縣、榮成縣、乳山縣和威海市。1958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萊陽專區更名為煙臺專區,專員公署遷煙臺市。同年,威海市由省轄市(縣級)改為專區轄市,屬煙臺專區。1967年2月,經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煙臺專區改稱煙臺地區,今境內屬之。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煙臺地區,煙臺市升為省轄市,威海市仍為省轄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1987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威海市升為地級市,原縣級威海市行政區域改設為環翠區;同時,將煙臺市所轄榮成、文登、乳山三縣劃歸威海市管轄。1988年10月,文登縣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榮成縣改為省轄縣級市,仍屬威海市管轄;1993年7月,乳山縣改為省轄縣級市,仍屬威海市管轄。2014年1月25日,國務院以國函〔2014〕13號文批覆,撤銷文登市,設立威海市文登區,以原文登市(不含汪疃鎮、苘山鎮)的行政區域為威海市文登區的行政區域,將原文登市的汪疃鎮、苘山鎮劃歸威海市環翠區管轄。

山東省日照市:日照1950年歸屬沂水專署。1956年歸臨沂專署。 1985年3月,撤縣設市(縣級)。1989年6月,升格為地級市(筒子市,即無市轄區縣,類似的有廣東東莞、中山)。1992年12月,設區帶縣,轄東港區、莒縣、五蓮縣,2004年9月,設立日照市嵐山區。 日照和威海相似,因港興市。

山東省東營市:因石油興起的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5月,撤銷渤海行政區,市境內廣饒、利津、墾利均隸屬於惠民地區行政公署。1956年,墾利縣建制撤銷,墾利、利津合併為利津縣。1958年,沾化、利津合併為沾化縣。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境內廣饒縣、沾化(含利津)縣、縣級孤島人民公社屬之。1959年,孤島人民公社撤銷,恢復墾利縣。1961年,沾化、利津縣分置,惠民地區與淄博市分開。境內廣饒、利津、墾利及沾化局部隸屬於惠民專區。1983年10月東營市建立。東營現轄東營區、河口區,墾利區和廣饒縣。東營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里。

河南省鶴壁市:鶴壁市原為湯陰縣屬地,還是因為煤炭興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浚縣、淇縣、湯陰縣屬平原省安陽專署。 1953 年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 1954 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置)。1957年3月,湯陰縣地置鶴壁市,為省轄市,委託安陽專署領導,後改為省直接領導。1958年12月,安陽專署撤銷,鶴壁市曾一度歸新鄉專署領導。1961年12月恢復安陽專署,又改歸安陽專區。1960年10月 ——1961年11月,湯陰縣曾一度劃歸鶴壁市(後劃歸安陽)。1986年1月,浚縣、淇縣劃歸鶴壁市管轄。市區經歷了三次搬遷。1957年,市區選在鶴壁集鎮,隨著二礦、三礦的建設,1957年12月市區南移到中山;後又隨著五礦、六礦的建設,1959年,市區又從中山遷到山城區。隨著礦區的發展,市區的周圍基本上都是塌陷區,城市的發展受到制約。1992年,鶴壁決定建立淇濱經濟開發區,隨著規模的擴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遷到淇濱區。鶴壁境內有名的地方就是朝歌古城。

新中國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簡史(二)


河南省三門峽市:這個比較特殊,曾經降為縣級市,後又復升地級市。主要是三門峽水庫的興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曾設陝州專員公署。1952年,陝州專署與洛陽專署合併。三門峽屬洛陽專員公署所轄。1957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三門峽市,歸河南省直接管轄。按照當時規劃,這裡將發展為洛陽和西安兩大古都間又一中型工業城市。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中蘇關係的變化和國家經濟的暫時困難,三門峽市的建設規劃被迫作了調整,1961年三門峽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市重新升為地級市。轄湖濱區、義馬市、澠池縣、陝縣、靈寶市、盧氏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2015年3月6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對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陝縣,設立三門峽市陝州區,以原陝縣的行政區域為陝州區的行政區域。

河南省舞鋼市:雖然是縣級市,還是需要盤點一下。這個縣級市原屬舞陽縣。1970年,國家在馬鞍山北麓、石漫灘水庫北岸興建舞陽特厚鋼板廠,按冶金工業部原直屬的下放項目歸口建設,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會戰指揮部,負責其全面領導。1972年3月,成立河南省平舞工區市政建設處。1973年12月,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員會舞陽工區辦事處,劃舞陽縣南部6個公社為其轄區,屬河南省革委會直轄,為獨立行政區域。1977年5月,河南省革委舞陽工區辦事處撤銷,劃歸平頂山市,同年11月,以當地最大的企業舞陽鋼鐵公司命名,稱原平舞工區、舞鋼區。1979年10月,改屬許昌地區。1982年10月,復歸平頂山市。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舞鋼區,設立舞鋼市。

河南省濟源市:這個比較特殊,行政區劃為縣級市,但是歸河南省直轄,享受地級市待遇。主要是工礦資源和旅遊資源。旅遊資源有王屋山、五龍口、小浪底、黃河三峽、濟瀆廟。濟源鋼鐵、豫光金鉛事重點企業。1949年8月屬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新鄉專區,1970年,屬新鄉地區。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設立濟源工區辦事處,工區下轄虎嶺區(縣級)、濟源縣。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撤銷濟源工區辦事處,濟源縣重歸新鄉地區領導。1986年3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劃歸焦作市領導。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以原濟源縣的行政區域為縣級濟源市的行政區域,仍歸焦作代管。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轄(副地級市)。2005年升格為省轄市(按正地級市所有行政管理機構配置)。

新中國城市分拆合併重組簡史(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