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在中國文學史上,論及唐詩,必然要提起李、杜,這個李杜,就是李白和杜甫。不過,到了晚唐時期,也有兩位偉大的詩人,分別姓李、杜,並且被後世稱作小李杜,他們便是李商隱和杜牧。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杜牧雕像

兩人雖是齊名,但擅長的體裁,各有不同,筆者認為,李商隱擅長七律,而杜牧尤善七絕,他的絕句,細膩婉約,韻味悠長,簡單四句,總能勾勒一幅美麗的畫面,令人回味無窮。

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孫子,年紀輕輕便中進士,得以入朝為官,不過,因為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杜牧經常流連於酒肆之間,歷經了不少情,也寫了下了許多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就是他的寫照。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杜牧素聞湖州多美人,因此他趁在宣州慕下任書記官時,遊歷湖州,湖州刺史慕其詩名,設宴款待杜牧。詩人才子,總少不得佳人相伴、紅袖添香。故而,酒宴時有許多美麗的歌姬相伴,不過杜牧花眼光比較高,對於這些庸脂俗粉根本看不上眼。

看著杜牧失望的樣子,刺史非常尷尬,於是,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並且讓全城的人,都來參加觀看。這樣做的目的,一則是與民歡慶,這種活動,更夠增加繁榮的氣氛,拉動經濟;二則是因為,杜牧想趁此尋找一位佳人。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歌姬劇照

活動如約舉辦,盛況空前,整個沿江兩岸熱鬧非凡,唱曲的、雜耍的、挑擔的小販們絡繹不絕。而此時的杜牧,一身便裝,緩緩地立在遊船的甲板上,在碧波上,看著兩岸的人群,可是,他並沒有遇到怦然心動的姑娘。

杜牧心中再度失望,感覺湖州美人徒有虛名,然而,就在下船的時候,杜牧看見一位婦人,身邊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姑娘。這位小姑娘,如同清水芙蓉,天生麗質,只一眼,杜牧便傾心不已,於是,他連忙吩咐下人,將她們請來。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其實杜牧已經有了納妾之心,但是因為女子年紀尚幼,並且,由於當時的處境和職能等各種因素,杜牧不方便將她帶回,於是告訴婦人,過幾年將她帶走。但是婦人擔心杜牧失約,耽誤女子嫁人。

因此,杜牧便與這位婦人定下十年之約,十年之後,如未允諾,任憑此女去留,並且,他還贈予婦人貴重的聘禮。

杜牧回去之後,一直得不到湖州附近郡縣的調任,而是被任為黃州、池州等地的刺史。古代不似如今,各地的來往、通訊都非常方便,杜牧一直聯絡不上那對母女。等到好友周墀擔任宰相,杜牧才託關係被調任到湖州做刺史。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杜牧畫像

大中三年,杜牧來到湖州時,已經十四年過去,等找到那位令他心動的紅顏,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女子已經嫁給了他人,並且還有幾個孩子,杜牧得知後,黯然神傷,不禁寫下一首七絕。

此詩看似尋花不及,實際是感嘆紅顏已遠的惋惜之情,詩名《嘆花》:

自恨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杜牧這首詩,寫滿了錯過愛情的無奈:再見已是他人婦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首詩的大概意思,首句悔恨尋春,但是來遲。第二句,杜牧感嘆,不能惆悵春花開放的時候不對,只可惜自己錯過了花開放的時候。第三、四句描寫已是狂風吹過,春花已落,樹上已經綠葉成蔭,果實滿枝。

其實這首詩,看似是嘆花,實則嘆人,嘆那段錯過感情,嘆息曾經的紅顏成為他人之婦。杜牧以寫尋花錯過時間,來比喻錯過當初那位女子,而再見時,連孩子都有了,就像“子滿枝”一般。

愛情從來都是傳唱不衰的主題,曾經的我們,又何嘗沒有過一段真摯難忘的感情,可是時間和現實,不會讓這段感情成為我們最終的歸屬。當年發誓要一生對她好的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看著對方穿上潔白的婚紗,心中莫名一痛,明明感覺失去了什麼,卻只能笑著說恭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