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阿房宮賦》背後:唐代如何的現實背景讓杜牧寫下此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起筆蓄力,已經不凡。為何唐代詩人杜牧要寫這樣一篇懷古詩篇,唐敬宗寶曆元年,杜牧曾經提出過寫這篇懷古詩的緣起:“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這樣看來,這篇詩不僅是杜牧對於古阿房宮的歷史的一種憑弔,更多的是對於現世的警醒,也就是說,他是寫給當朝統治者看的。據史書記載,唐敬宗李湛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好君主,他當年十七歲繼位,沉湎酒色,酷愛遊獵,不問國事,而是將事務交給身邊的大臣和太監去處理。因此《阿房宮賦》是借古諷今,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也能體現出詩人杜牧作為一個文人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正因為如此,《阿房宮賦》此文一出,便受到爭議,也因為詩篇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而為人稱讚。

唐朝寶曆年間距離秦王朝滅亡已經千年,距離今天也有1170多年。秦始皇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對於國家的大一統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秦始皇是一個“兩面派”,他殘暴不仁,造成了秦王朝的覆滅。秦王朝也經歷過繁榮和穩定,因此秦始皇大興宮殿,阿房就是其中一個大型工程,阿房宮曾經多麼雄偉氣派,但是結局是悲慘的,“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相同的是,唐王朝也曾經歷過繁榮和昌盛,但是寶曆年間的唐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君主在統一江山之際總是念念不忘前車之鑑,希望江山永固,以達“萬世而為君”的目的,然而,王朝都會經歷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而所有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統治者的奢侈腐敗。

杜牧《阿房宮賦》背後:唐代如何的現實背景讓杜牧寫下此篇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陝西西安人。杜牧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出身名門,是宰相杜佑之孫,曾任弘文館校書郎、淮南節度使等等。杜牧擅長寫詠史詩,並且以七言絕句著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人稱“小杜”,因此看來具有與“大杜”杜甫相等的地位。據《舊唐書·杜牧傳》記載,在杜牧擔任淮南節度使、監察御史等官職的期間,他在朝堂之中以高風亮節而出名,當時和他一樣有諫官之稱的人還有李甘、李中敏等,杜牧擔任諫官的時間並不久,但是杜牧本人卻十分珍重這個官職,因為在古代,尤其是在重視諫官的唐朝,諫官之職始終是攸關社稷君國和治亂興旺的重要職位。當朝對於杜牧的貢獻也是承認的,在《新唐書》中就有記載:“杜牧直有奇節,不為齷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少與李甘、李中敏善,其通古今,善處成敗,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時無右援者。”可以看出,杜牧具備諫官的經歷,並且其本人也十分重視唐代的諫諍文化,具有憂患意識。

杜牧能寫出如此詩篇,歸根到底是晚唐時期君主昏庸無能和現實背景和杜牧自身的責任感。

杜牧站立於雲端,將人世間的奧秘和王朝更迭興替的規律看的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唐敬宗,勿走歷史老路,然而唐敬宗哪裡聽得進去呢?“遊幸無常,暱比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因此這樣無心朝政的君主而身居高位必然會被害,唐敬宗的結局是悲劇的,他即位三年就被宦官殺害了,因此根本沒有機會聽聞和採納杜牧的建議。

杜牧《阿房宮賦》背後:唐代如何的現實背景讓杜牧寫下此篇

杜牧也曾好奇,為何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君主,都會犯同樣的錯誤。《阿房宮賦》這樣寫道:“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這一句話點名了奧義,統治者其實和千千萬萬老百姓是一樣的,君主喜歡奢侈浪費,百姓也想過富裕的生活。統治者自以為高高在上,民眾便無可奈何,其實百姓是一個王朝和大多數群體,他們的力量足以使統治者覆滅。在千萬面前,一是微不足道的,一人想要長久,只有順應千萬的心意。“求木之長這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那些將自己凌駕於人民之上的所謂聖君明主,往往是愚蠢而淺薄的,杜牧就是告訴統治階級這樣一個道理,中國歷史上的王朝覆滅,歸根結底在於統治者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誰若如那秦朝一般剝削民眾,就必然會走向滅亡。

那麼,為何杜牧選用阿房宮的歷史來以史為鑑?

阿房宮雖然是秦朝皇宮的宮殿,但是相比其他皇家建築,它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首先,阿房宮是國家統一的象徵,阿房宮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建築,在《阿房宮賦》的前半篇,詩人杜牧鋪敘了阿房宮的雄偉壯麗的氣勢和規模,宮內美女之盛,珍珠寶玉之多,多半是出自詩人想象。秦始皇是個殘暴的統治者,他建造阿房宮必然包括著他奢侈享樂的私心,而晚唐君主大建宮殿,也是出於他本人貪圖享樂的目的。阿房宮的興建,與秦始皇與傳之萬世為君的皇權思想是一致的,離開了像阿房宮一樣皇權象徵的鞏固,皇帝本人的權力是無法行使的。而秦始皇興建阿房宮的時代背景,也註定了加速秦王朝的滅亡的結果。中國經歷了長期的混戰,實現統一,人民主要的任務就是休養生息,發展生產,而秦始皇採取了激進的政策,“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因此在建造這個宮殿的過程中,消耗了過多的民力,勞役繁重,積壓了老百姓的反抗。因此,在秦始皇坐在阿房宮的寶座上享受時,民間的積怨已經壓不住了,起義勢力正趕來,這個大一統帝國僅僅存在了十五年,就化作了一片廢墟。

杜牧《阿房宮賦》背後:唐代如何的現實背景讓杜牧寫下此篇

秦朝的歷史如此,與杜牧所生活的朝代有許多共同之處。據記載,寶曆年間上書直諫的臣士不在少數,群臣諫書此起彼伏。而當時的唐敬宗不僅不好政事、貪圖遊獵,而且欲幸驪山,唐敬宗在驪山之中建造行宮,也是為自己找到一個遊玩享樂之處,這與秦始皇當年建造阿房宮何其相像。

據說,當時的朝臣中有直面上書,指責唐敬宗的荒誕作為,然而並沒有什麼效果,相反還因為激起皇帝的怒氣而適得其反。因此杜牧另闢蹊徑,將當時唐敬宗貪圖驪山宮室聲樂之色進行另一種方面的指責。杜牧能夠想出這樣一種以秦始皇大修阿房宮的史實來諫諍,實際上是模仿了這樣一個人。

在漢朝,漢成帝在過渭水時打算乘船,而在一旁的御史大夫薛廣德建議皇帝不要乘船,過橋最好,並且說如果陛下不聽從的話,那麼我就要自刎來逼迫皇帝。皇上聽聞之後不僅不吃這一套,而且十分不高興,此時張猛就說,我聽說陛下聖明,因此才會有直諫的臣子,乘船很危險,走橋還是比較安全,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建議是可以聽從的。皇上一聽就接受了。因此,諫諍是一種方式,需要採取合理的形式。杜牧正是看出了這一點,因此採用比較隱晦的方式來批評君主。在《阿房宮賦》中,詩人杜牧並未寫出任何有關“直諫”的言語,相反,字裡行間浮現出借古諷今的意味。而且在前半篇阿房宮的描寫之中,也透露出相關的意思。

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在這一段中,杜牧將阿房宮描寫的十分詭異且險峻,本是雄偉壯麗的建築,然而透露出滅國的不祥之氣,給人一種十分不安的心理,以此來警醒君主。

杜牧《阿房宮賦》背後:唐代如何的現實背景讓杜牧寫下此篇

杜牧的《阿房宮賦》一出,引起了世人的追捧。並對於唐朝晚期的文書形式做出了創新,開創了一種別緻的文體——辭賦與諫書相結合的新文體。唐朝開國以來,就十分重視諫諍,而傳統的諫書已經不合時宜,《阿房宮賦》將賦體與論體相結合,在形式上具有辭賦的書寫底蘊,實質上是一種諷諫。因此,在事變之際,杜甫寫出的這一篇傳世之作並不是單純的詠史賦,而是作者在深受詩學與賦學文化渲染之下而創作出的借古諷今的新文體。事實證明,這種新文體是受歡迎的,據史書記載,蘇東坡有一天讀了杜牧的《阿房宮賦》,十分讚歎,就讀了好多遍,連連感嘆,到了晚上他睡不著,就和兩個陝西人坐在一起閒聊,說到了這篇賦,有一個人長嘆,問蘇軾:“知道這個有什麼好處?晚上這麼長這麼冷卻不肯睡,一直連連嘆息。”另一個人說:“也有兩句是好的。”發文的這個人就生氣了,問他;“你又知道什麼呢?”回答說:“我愛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蘇軾大笑,感嘆連百姓也知道這《阿房宮賦》的精妙和精神。

《阿房宮賦》之精妙,在於不過區區六百字,便寫出了極其厚重的意蘊和精神,他的筆法變化莫測,大氣貫注,層層鋪墊,充滿著詩人對於歷史和現實深刻的悲劇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