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德國在二戰後並沒有重演一戰後的悲劇,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就恢復了國家的元氣,創下了歐洲大陸上的經濟奇蹟,併成為世界排行第四的經濟體。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德國就一直領跑歐洲的經濟,1978年德國GDP是7377億美元,到了1995年已經增加到了2.6萬億美元,2018年更是創下新高到了4萬億美元,經濟恢復之迅速的確少見。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二戰雖然把全球都帶進了浩劫之中,無數國家變成廢墟、化成火海,並造成了數千萬無辜人們的傷亡,但是戰後軸心國中只有德國被世界原諒了,正因為德國在戰後的一系列舉動,促進了國家的整體恢復。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1970年德國總理在華沙猶太紀念碑前作出了一個讓世界震驚的舉動,他在冰冷的雨中神色凝重的跪了下來,現場除了記者們手中閃個不停的照相機在發出聲音,周圍一片寂靜,很快一個敢於承認錯誤的新德國形象就傳遍了全世界。當天德國與波蘭簽署了《華沙互助條約》,兩國之間甚至德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鴻溝開始消失。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德國的認罪並非表面化做戲給外界看,也不是某一屆領導人突發的個人態度,而是真的從政治、法律、文化全方位作出了反省與規定,使新一代德國人能完整的、真正的瞭解那段黑暗的歷史,做到以史為鑑,並以法律作為準繩為新德國保駕護航,杜絕了納粹的再次滋生。這種認罪的態度非常值得亞洲某國學習,這樣才能贏得世界的尊敬。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德國贏得了世界的信任,世界各國也願意與之交往,從而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另外,德國人優秀的、共同的性格特點也讓德國受益無窮,比如紀律性強、嚴謹、誠實等。日耳曼是世界上少有的紀律性強的民族,在某些人眼中,就是呆板、不夠靈活、不近人情的代名詞,德國的法律、規則都規定得很細,這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正因為這些事無鉅細的規章制度,德國人的工作與生活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維持著國家的穩定發展。德國有一個被當成笑話的例子,就是德國人在半夜開車,只要看到紅燈都會停車,雖然路口沒有執法攝像頭,但是德國人壓根就沒想過沖紅燈。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德國人另外一個世界聞名的特點,就是嚴謹。德國人無論做什麼都要求極高,這是一種融入骨髓的精神,從他們建造的房屋為例,式樣樸實無華但大氣又大方,每一種材料、每一個構造都是精益求精,因此每一件傢俱、每一座建築都堅固耐用,完全符合百年大計的要求,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這樣為世界所瞭解與借鑑學習的。從德軍使用的某些軍用品便可見一斑,例如行軍水壺,本來軍用水壺只是各國軍隊單兵必備的物品,除了造型各異真沒什麼值得書寫的地方,但是德軍的水壺卻貫徹了嚴謹的精神,不但非常輕便,而且還在壺外敷上一層毛氈,如此一來不僅免除了冬天硌肉之刑,也避免了水壺在行軍中因磕碰發出聲響。

二戰後總理親自下跪,難怪德國能迅速恢復,就連軍用水壺也嚴謹

單兵裝備是士兵的標準裝配,除了包括槍支彈藥,還有背囊挎包、水壺飯盒等軍用品,優秀的單兵裝備是士兵克敵制勝、提高自身生存率的依仗,並且對戰爭取得勝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這些二戰時普通德國士兵的裝備就能看到德國人的認真、精細與嚴謹的性格特點,正所謂一葉知秋,由此便會明白為何在二戰時德軍能夠縱橫歐洲,稱霸半個世界了。這些細微之處我們自愧不如,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不少,雖然我們熱愛和平,但是戰爭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只有積極的吸取外軍的經驗與教訓才能在未來戰爭中打贏每一場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