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播種、收割、打場、加工

四處生動的微縮場景

再現了糧食從耕到收的全過程

方寸大小的糧票

見證鄂爾多斯經濟

由貧弱匱乏走向富足繁榮的歷程……

在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華豐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的新街糧庫 ,有這樣一個糧食陳列館,館內陳列的200餘件老物件、50餘幅老照片,向人們講述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鄂爾多斯糧事”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扇車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進入新街糧庫的糧食陳列館,如同穿越一條歷史長廊,讓人不僅可以全方位瞭解糧食的起源,還能看到扇車、谷礱、石磨、踏碓等古代的糧食加工工具,以及農具、糧票、糧櫃、算盤、秤砣、油壺等老物件,瞭解一代代鄂爾多斯糧食人為保障糧食供應,維護全市糧食安全不懈努力的奮鬥歷程。

據該公司負責人屈曉斌介紹, 新街糧庫成立於1950年3月,曾是內蒙古最早建立的糧庫,當時為札薩克旗購糧委員會。同年,原伊克昭盟人民政府成立糧秣科,受盟財政處領導,並建立綏遠省糧食局伊盟分庫札薩克旗代庫(後期更名為新街糧站)。2003年,經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伊金霍洛旗華豐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下設糧食收儲庫(站)7個,分別為阿鎮糧庫、新街糧庫、臺格廟糧庫、紅慶河糧庫、公尼召糧庫、臺吉召糧庫、納林希裡糧庫。新街糧庫總佔地面積16927.59平方米,建築面積5309.89平方米,現有保存最完整的上世紀窯洞糧倉19個。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糧票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月餅模具

為了再現糧食從耕到收的全過程,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鄂爾多斯糧事”的發展和變化, 華豐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申請,選址新街糧庫,將舊窯洞和閒置舊庫房改為糧食陳列室。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 糧食陳列室是伊旗糧食文化的一張特色新名片,通過深入挖掘,使之成為反映鄂爾多斯糧食歷史的專業展館,成為集文化交流、形象展示、宣傳教育和智慧性休閒功能於一體的教育研學基地。糧食陳列室以全面挖掘、整理鄂爾多斯糧食的歷史與文化,按“追本溯源、糧食尋根”“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等主要篇章,通過實物展示,場景復原,聲光電多媒體等形式,從糧食的起源、種植、儲藏、運輸、加工、供應、利用,多角度全方位尋找、展示鄂爾多斯糧食記憶,講述了從落後到先進、傳統到現代、計劃到市場、現在到未來的“鄂爾多斯糧事”變遷。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200餘件老物件講述“鄂爾多斯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