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將此人戰鬥力或排第一?無視武聖關羽,劉備親自請他才肯出山

《三國演義》裡,黃忠為保長沙盡心竭力,卻不被韓玄所理解而要殺頭以正軍心。黃忠正當人頭即將落地之時,卻被魏延先殺刀斧手,救黃忠;後聚民殺韓玄,獻城迎關羽。

關羽入城後,請黃忠相見,而黃忠卻閉門不出。直至劉備親自到黃忠家裡相請,黃忠才投降劉備。《三國演義》是這樣記載黃忠對關羽、劉備先後相請所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即安撫已畢,(關羽)請黃忠相見,忠託病不出。玄德乃親往黃忠家相請,忠方出降。關羽請黃忠相見,並非本人親自登門相請,而是派手下人去請,一則誠意不夠,隨隨便便叫個人;二則份量不足,馬馬虎虎二把手;三則對等不了,肆肆意意打三日。為此,對關羽相請,黃忠以生病為藉口,閉門不出,婉轉謝絕,卻未將退路堵死。劉備請黃忠,不是派人去請,而是親自上門相請,一則誠意實足,當家人光臨;二則面子十足,一把手蒞臨;三則尊重美滿,頭面人物屈尊紆貴。因此,對劉備相請,黃忠再無藉口可搪塞,就坡下驢,出門歸順,心悅誠服地追隨至死。

五虎將此人戰鬥力或排第一?無視武聖關羽,劉備親自請他才肯出山

黃忠閉門坐等劉備上門相請,雖比不上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但其行為,其目的與諸葛亮敞門坐等劉備上門三請如同一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備的三顧茅廬,才有隆中對的問世,才有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同樣,劉備的上門相請,才有長沙郡的穩定,才有黃忠的老當益壯。

黃忠之所以敢效仿姜太公釣魚及模仿諸葛亮隱居,是因為如下原因。

五虎將此人戰鬥力或排第一?無視武聖關羽,劉備親自請他才肯出山

其一,黃忠有退隱之心。

劉備平長沙郡時,黃忠已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者、老將,體力精力已一日不如一日,大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在冷兵器時代,武將上陣殺敵,不僅要有謀略及經驗,更需有體力和精力,否則一上戰場,就會成為人家的刀下亡魂,戰場的炮灰渣渣。再者,黃忠在效忠韓玄時忠心耿耿,保衛長沙中盡心盡力。可到頭來,黃忠不但不被韓玄信任及賞識,反被韓玄猜疑和打擊,差一點就以通敵罪而被斬首殺頭。韓玄這一舉動,給黃忠產生了創傷,留下了陰影,擔心再碰上一個類似韓玄這樣的領導,那將死無葬身之地。

其二,黃忠有非凡本領。

花甲的黃忠與壯年的關羽三日三戰,表面上是不分勝負,實際上是略勝一籌。可見黃忠具有非比尋常的本領。尤其是刀法精湛,能與關羽不分上下,再加上精深的箭術相得益彰,百發百中。黃忠的本領足以比肩關羽張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黃忠身懷絕技,即便不能橫掃疆場,建功立業,也能安身立命,閒雲野鶴。再者,在紛雜亂世,群雄爭霸的時代裡,像黃忠這樣有大本領的將軍,總有徵戰沙場,發揮餘熱的機會。只要是千里馬終究能碰上識貨的伯樂。

五虎將此人戰鬥力或排第一?無視武聖關羽,劉備親自請他才肯出山

其三,黃忠有高人指點。

從民間流傳的《永昌府黃氏家譜世系表》可知,黃忠與黃承彥不僅是同姓同宗同輩,還可能是未出五服的兄弟。黃承彥是諸葛亮的岳父,那黃忠也可能是諸葛亮的伯岳父或叔岳父。黃忠與諸葛亮關係,不僅是史書記載的同鄉關係,而且是家譜記錄的親戚關係。鑑於兩人特殊的關係,才有攻打長沙前,諸葛亮向劉備關羽介紹推薦黃忠;才有平定長沙後,黃忠對關羽叫人相請而託病不出,反倒是劉備親自上門相請,黃忠就才出門歸降。黃忠這一超出尋常的舉動,雖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成份因素,卻大有諸葛亮對黃忠事先指點的成份因素,更有諸葛亮在劉備關羽背後使力,幕後影響作用。

黃忠歸降追隨劉備是必然,沒有絲毫懸念。黃忠建功立業,聞名天下亦是必定,毫無疑問。

筆者按:擺譜,泛指故意擺出某種姿態顯示給別人看。黃忠,一個碌碌無為且籍籍無名的年近六旬老將,在面對人生抉擇時,對關羽和劉備兩人的相請,竟然採取不同的方式。黃忠雖採取方式不同,但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老當益壯,不服老,建功立業。為此,人生在世,就要懂得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