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三路大軍圍困伊犁半年之久,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左宗棠是我國晚清時期的重臣,是晚清四大中興之臣之一。左宗棠最大的一個功績要屬收復了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大軍分三路進入新疆,在新疆各民族的支持下打敗了阿古柏,使得新疆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不過雖然左宗棠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但伊犁仍然在俄國人的手中。1871年,俄國趁中國西北動亂,以“代為收復”為名,出兵佔領了伊犁,意圖把伊犁併入俄國。對於俄國人的舉動,左宗棠自然不能容忍,左宗棠三路大軍包抄,圍困伊犁半年之久。不過雖然左宗棠把伊犁圍得水洩不通,拿下伊犁並非什麼難事,但左宗棠卻遲遲不肯攻城。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左宗棠向來以強硬著稱,又把伊犁重重包圍,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左宗棠三路大軍圍困伊犁半年之久,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其實不是左宗棠不肯攻城,是左宗棠不敢。沙俄霸佔伊犁數年,而且拒絕歸還,毫無疑問,是盯上了伊犁,妄圖吞併伊犁。沙俄是列強中最野蠻貪婪的,吃進去幾乎不會吐出來,除非像克里米亞戰爭一樣,把他徹底打趴下。否則別管是誰,哪怕是英國和法國,你從他嘴裡搶食,他也會跟你玩命。克里米亞戰爭中,由於俄國打輸了,沙皇一怒之下就自殺了,其剛烈程度可見一斑。實際上,即使俄國人輸了,等他緩過勁來,還是會和你幹,俄國人就是這個德行。所以一般沒人願意惹他,即使世界霸主英國人也要讓其三分。

左宗棠三路大軍圍困伊犁半年之久,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英國人對俄國人都非常忌憚,更不要說清政府。當時清政府看到列強就腿軟,特別是俄國,每次遇到俄國人的入侵幾乎都不反抗。第二次鴉片戰爭前,俄國人把兩艘軍艦往黑龍江上一擺,清政府就被嚇破了膽,清政府都沒有反抗,就把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讓給了俄國人。所以沙俄霸佔伊犁後,清政府根本就沒認為能收回,更不敢去招惹俄國人。如果不是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連新疆都丟了。左宗棠收復新疆大部分地區,對於清政府而言已經非常滿足。當時清政府國力孱弱,又被列強嚇破了膽,所以面對俄國根本打不過也不敢打。

左宗棠三路大軍圍困伊犁半年之久,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左宗棠雖然三路圍困了伊犁,有能力拿下伊犁,但一旦進攻伊犁,必然會引發和俄國的戰爭。俄國是世界頂級強國,如果單挑,即使英國人在局部也沒有多大的勝算。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人糾集了法國、撒丁王國、土耳其等一大票國家才把俄國打成內傷,而且最後也沒能把俄國怎麼樣,所以俄國人不好對付。俄國人早就憋著勁想要侵略中國,一直苦於沒有藉口。如果清政府和俄國開戰,正中俄國人下懷,到時候沙俄大軍開過來,估計東北和新疆都得丟。所以左宗棠根本不想打也不敢打。實際上,即使沙俄不發兵,把大軍往邊境上一擺,以清政府的德行,左宗棠也得掉腦袋。所以左宗棠才不敢貿然動手,只是圍困而不攻城。

左宗棠三路大軍圍困伊犁半年之久,為何卻始終不肯攻城

清政府也挺聰明,和洋人打交道打出了經驗,採取了迂迴的“曲線救國”策略。一方面讓左宗棠率兵圍困伊犁用武力嚇唬俄國,另一方派人去和俄國人談判,最終割讓7萬平方公里土地,又賠了俄國人900萬盧布,總算把伊犁換了回來。雖然清政府和俄國簽訂的《伊犁條約》仍然屬於不平等條約,但相比以前的條約,結合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清政府能收回伊犁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說非常不容易。弱國無外交,即使出一兩個硬漢,能夠贏一兩場仗,但終究不過是鏡花水月,根本無法改變國家貧弱的狀況。左宗棠對伊犁圍而不攻也是出於無奈,能收復新疆收回伊犁,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左宗棠絕對稱得上民族英雄。

參考資料:《左宗棠收新疆》、《左宗棠》、《略論左宗棠對中俄伊犁交涉問題的認識》、《左宗棠伊犁問題的研究述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