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向中國宣戰。

那一年,她21歲。

兩年後,慘敗的道光皇帝接見了英國人,從他們口中得知,英國,本土面積還不如中國一個省,而他們的國王,只是一個20多歲的少女。

道光無法想象,一個這麼小的國家,是怎麼打敗天朝的,他更加無法想象,一個20多歲的少女,是怎麼統治一個國家的。

然而,英國確實做到了

維多利亞女王,這一位英國最著名的君主,於1837年登基,1901年逝世,在位時間長達64年。

在這64年裡,英國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不僅經濟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領土面積更是達到了巔峰狀態,海外殖民地遍佈全球,從加拿大,紐芬蘭,到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從香港,印度,緬甸,再到肯尼亞,南非,馬耳他,領土面積達到了3,000萬平方公里,成為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從太陽昇起到太陽落下,每一縷陽光都能照射到大英帝國的領土之上,彷彿上天眷戀,又彷彿是征服了世界,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光榮。

大英帝國的功績,可以說堪比蒙古帝國,同樣是坐擁了無數城池,同樣是開闢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版圖。如果說,蒙古帝國是打通了亞歐大陸的血脈,將幾乎整個亞歐大陸連接在了一起,那麼大英帝國就是將整個世界整合在了一起,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英帝國的功績更甚,因為它連接的,是整個世界,它帶給其他地方的,是自己更為先進的文明。而反觀蒙古帝國,雖然軍事強大,但實際上仍是較為落後的遊牧民族去掠奪文明地區的財富,然後又被先進文明所同化。

那麼,維多利亞女王是如何引領英國走向輝煌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以古代君王的標準去看了。維多利亞女王並不是獨裁者,她的國家,也並非君主專制。事實上,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國王雖然有權威,但實際上,已沒有如中國皇帝那樣絕對的權力。

我們只能說,維多利亞,生在了一個幸運的時代。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英國經過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在維多利亞登基的時候,就已經走上了稱霸的道路,而她的存在,只是在時代應該會前往的方向,又推進了一步。

所以,她沒有力挽狂瀾,也沒有改變世界,她,只是順應了時代,而這,也就成就了時代。

維多利亞,已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是當每一個英國人回想起時,都會由衷地感到自豪的名稱。

為自身的強大而自豪,為國力的強盛而自豪,為民族的優越感而自豪。

然而時間,還在靜靜流淌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在大英帝國運轉著的某一天,於無數的鄉村與城鎮之間,或戈壁,或沙灘,或海洋,或陸地,陽光繼續洗禮著帝國的每一寸土地。

而在英國皇宮的某一個角落,維多利亞女王則正在與丈夫交談,暢談著他們美好的愛情,還有他們那九個可愛的孩子。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都很和平。

美好與和平

和平

和…

不,真的和平嗎?

一切真的這麼美好嗎?

我們將鏡頭轉向另外一角:

中國,公元1864年

在那被英國用炮彈打開市場的沿岸通商港口,湧入了大量的鴉片和傾銷的商品,中國的經濟趨於混亂,民變四起,洪秀全舉旗起義,發動了持續十多年的太平天國運動,至1864年消亡為止,一億中國人死亡,中國人口銳減40%

印度,公元1857年

無數當地印度居民受到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壓榨,英國人不顧印度人的信仰,讓印度士兵使用擦拭豬油的子彈,導致了激烈的民族衝突,民兵起義,印度大地再次屍橫遍野

非洲,公元1861年

經過幾百年的黑三角貿易,非洲已經損失了近億的勞動力,經濟停滯甚至倒退,而被送到美洲大陸的黑人勞動力,也作為奴隸而受到剝削,沒有身為人的尊嚴,奴隸制度引發的衝突,又導致了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

這還沒有結束

在北美,南美,澳大利亞,乃至無數不知名的島嶼上,無數的土著居民或被趕盡殺絕,或被英國人帶來的疾病所感染,甚至達到了種族滅絕的地步……

我們將鏡頭再轉至英國皇宮。維多利亞女王還在繼續與丈夫交談,暢談著他們美好的愛情,還有他們那九個可愛的孩子......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但是,我們還能夠繼續說,這樣的時代,和平而美好嗎?

或許,就像那位英國著名作家所說的那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既有罪惡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又有標誌社會進步的全球市場,以及一個個國家民族意識與發展意識的深刻覺醒。

或許,每個時代都會是這樣。既有看起來光明的一面,也會有看起來陰暗的一面。對於那些活在光明中的人類,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的黑暗,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手上,已經沾滿了多少的鮮血;而那些活在陰暗中的人類,同樣也看不到這個世界的光明,他們不知道,在痛苦與災難中,或許還存有一絲希望。

多年以後,滿清重臣李鴻章訪問英國,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接見。女王給予李鴻章的禮遇是前所未有的,他被授予了“維多利亞頭等大十字寶星”勳章,而這個勳章在此前從未授予過任何外國人。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當李鴻章接受這個勳章的時候,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在他面前的這個女王,就是曾經那個發動鴉片戰爭的小姑娘,如今小姑娘已經變成了年長的女王,表現在他面前的,也已是代表著英國象徵著英國的威嚴。

面對她,李鴻章會敬畏嗎?會害怕嗎?或者他在此刻想起了祖國遭受的種種苦難,感到屈辱、想到仇恨?還是說更多的,只是無奈?

而維多利亞女王在授予李鴻章勳章的時候,她又是什麼樣的心境?在她眼裡,她面前的這個老者,是和藹可親,具有東方氣質的儒士,還是說,只是一個臣服於大英帝國的弱者,一個卑微的外交官呢?

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歷史的鏡頭無法窺探每一個人的內心,每一個人也只是在時代固定的位置中,行為著,思考著,也記錄著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在維多利亞眼中,她看到了什麼?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1896年,77歲的她,向中國使臣授予勳章

這個世界,不過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罷了。

1840年,21歲的她,向中國宣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