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一切战争,收获的唯有仇恨和毁灭;珍爱和平,才能结出爱和繁荣的果实。

——编者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根据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改编的电影《西线无战事》(1930)是美国电影史第一部有声的反战题材电影,影片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震撼力的反战题材经典电影之一。

曾作为一名18岁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作家雷马克对战争的刻画笔触同样从一群德国青年学生开始。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在影片开头以街头激昂行进的士兵队伍和夹道欢送的群众的热烈场面切入故事,军乐齐鸣,歌声嘹亮,万人攒动的俯拍镜头缓慢拉回到一间街边的教室,街上的人群和奔赴战场的士兵队伍成为了窗外流动的背景。影片的主角——一群青年学生在沙文主义教师坎通列克对祖国责任的怂恿下,撕烂了课本,排成一队,汇入了窗外的行军的人流。空荡荡的教室,不再有任何学生的孤零零的桌椅,满地课本和纸张的特写,与窗外动态的人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印象派画风格的镜头呈现,为影片定下了表现手法的基调。

天真无邪的面庞的青年学生,一旦踏上战场,满腔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在残酷的战争中化为了泡影,倾泻到战壕里的炸弹和掀起的尘土,一个个牺牲在自己面前的同学,让主角保罗丝毫感受不到曾经幻想里的战争荣耀,只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战争的伪善认识的一步步加深,残酷的现实唤起了保罗对和平的渴望,战壕前咫尺之遥的蝴蝶是和平的象征,探身接近美丽的蝴蝶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发现蝴蝶的保罗剧照

影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观众感受到的是浸血后又被炸弹烧焦的土地,鼠患遍地的战壕里士兵的饥饿和绝望无助,尸横遍野的混乱战争场面让互相的杀戮变得毫无意义,作为掩体的战壕变成了交战双方自掘的坟墓,惨烈的交锋,流尽的热血,逝去的年轻生命换来的是公式化、蔑视人类生命冷漠口吻的战报——西线无战事。

影片故事从1914年学生参战,集中描写了从英吉利海峡到瑞士,横穿法国和比利时的一战西部战线的马恩河战役,交战双方是德国和法国,影片的德国视角,一战参战士兵雷马克的亲身体验让人身临其境,宏大的战争场景,士兵的艰辛和痛苦,如同屠宰场的血腥,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对战争的残酷、肮脏、恐怖主要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

在人类的肉体上,战场经历的饥饿,掩体和战壕弥漫尸体腐臭的肮脏,日常隆隆的爆炸声,造成战友的疾病传染,战地医院受伤士兵的呻吟和哀嚎,截肢的痛苦和时刻萦绕在周围的死亡,影片无时不揭露战争丑恶和痛苦的一面,残忍的现实给观众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在人类心灵上,士兵经历的心理崩溃被导演迈尔斯通巧妙地描绘出来,年轻学子参战前的兴奋被怀疑所取代,怀疑又被厌恶所取代,厌恶变成了愤怒,愤怒最后变成了麻木不仁,一个个天真的学生被战争变成了没有灵魂的杀人机器,历时四年的战争,贯穿始终的是生存唯有建立在杀死其他人的基础之上的理念。

在呈现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影片将大部分学生纳入到战争的洪流当中,只突出介绍了一个由路易·沃尔海姆饰演的老兵恺特和由刘·艾尔斯饰演的新兵保罗。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保罗和恺特剧照

保罗和恺特这两个导演着力刻画的角色,是以大多数年轻士兵的简单交代和平淡朴素的塑造为背景的,强化了战争是芸芸众生参加的士兵的战争,理想化和刻板模式化的士兵在浩大的战场上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即便是两个影片主角保罗和恺特的刻画,导演迈尔斯通也是惜墨如金的,保罗完全是一个失去方向的士兵,在老兵恺特的教导下学会了许多求生的技能,活拨乐观的恺特反衬了年轻士兵保罗的压抑,两人的忘年交在敌机的轰炸下阴阳两隔,扛着受伤的恺特,不知朋友已经死去的保罗一路讲故事给恺特听的情景,感人至深。两代人的命运在一场战争中的交集,无论是笑傲战场的足智多谋,还是满怀热忱的狂热变为冰冷,死亡是两人唯一得到的答案。

阴雨连绵的天气,淅淅沥沥飘落的雨滴,导演迈尔斯通从楼体内部的视角,透过拱门,拍摄的雨中行进的士兵队伍的画面,是他印象派画风的又一体现,连绵不绝的队伍在拱门外雨中的涌动,没有了主角,有的都是没有任何特写镜头黑暗中的茫然奔走的士兵,空旷破败的室内没有了任何生机,战争的绝望氛围和毫无意义都蕴含在他这种极端持久、循环往复看似无聊的镜头之中。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士兵雨中行进剧照

自动机枪的嗒嗒作响声,炮弹的呼啸而至,即便继承了截肢死去战友的新皮靴,斗志昂扬地行进在队列中,处在死神的包围下,靴子随时都会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保罗躲避在弹坑里,一个法国兵扑了进来,被保罗用尖刀刺死,保罗看到法国兵悲惨的结局,后悔不已,请求他的原谅并承诺给他的妻子写信,即便大声忏悔,但回敬他的只有硝烟散去后的死寂和陪伴在身侧预示着自己命运的法国士兵沉默的尸体。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保罗与法国士兵剧照

在镜头的运用上,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除了多次营造突出前景的空荡荡的教室和房间,轻描淡写背景的行军场面外,对于战场两军对垒的追击和厮杀采用了大量的俯拍和随着步兵奔跑前进的镜头,这在20世纪30年代是极具震撼力的,无论是近景和远景,导演营造出镜头伸缩自如的流畅感,时而是战场俯瞰,时而是奔跑士兵的腿部的特写和跟拍,突出了腿部跨出战壕的力量和速度感,摄像机能够随心所欲变换角度,这种感觉十分令人惊叹,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繁简画面的对比,突出浩大场面背景下的前置角色和景物的印象派画风留下了充足的塑造空间。

影片最后一幕,保罗爬出战壕,去捕捉象征和平的蝴蝶,但被法国狙击手击毙的画面,是这部反战影片最为震撼和最为艺术化处理的经典片段,身处战争之中的保罗,头脑中已经把大屠杀的战场抛之脑后,目光专注于他面前的一只蝴蝶,去追寻硝烟下一丝美丽和希望,然而可恶的战争再次把人类美好的愿望扼杀在即将触摸到蝴蝶的那一瞬间。

《西线无战事》影评:战争丧钟为谁而鸣?

试图触摸蝴蝶的手剧照

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夺去的是人类的生命和物质财富,一切的善良和美好在战争的碾压下都将变为邪恶和丑陋,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即便取得胜利也是输家,因为战争本质上是人类的相互残杀。

《西线无战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敲响了丧钟,德国法西斯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种下的仇恨种子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了芽,二战为人类带来了又一场浩劫。然而历史从来不会改变其规律,玩火者自焚是必然的结果。

不论二战的热战还是随后的冷战,抑或是目前以美英为主导的中东反恐战争,战争的代价是消耗人类财富和人类文明,遭殃的是平民百姓和劳苦大众,牺牲的是年轻士兵的生命,播下的是恶性循环仇恨的种子,战争自身的邪恶本性永远不会改变。

当失去了和平才能体会它的珍贵,如同影片中的保罗和他的同伴一样,重新获得和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战争是用死亡去冒险,一切对战争的热衷和美好想象最终都将被残酷战争所打碎。

战争只有死路一条,战争的丧钟应该使那些常常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人清醒起来,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生活需要提高,这些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期盼。中国的军事强大,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制约某些好战分子发动战争的企图,爱好和平就是大爱,反对战争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西线无战事》带给人们反战的思考和警示,在90年后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切战争,收获的唯有仇恨和毁灭;珍爱和平,才能结出爱和繁荣的果实,爱好和平才符合人类发展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