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影评

《决战中途岛》

《决战中途岛》影评

海报

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中途岛战役真的是遐迩闻名,关于它的电影,也值得每个影评家大书特书。

无论是山本五十六还是尼米兹,或者是南云忠一,这些都是长期活跃于影视屏幕的经典枭雄。而一向擅长"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的艾默里奇导演,这次会向我们怎样演绎这场史诗对决,真的颇为期待。

在小编看来,《决战中途岛》显然属于传统战争片的范畴,它更多的是带有一种科普功能。

由于影片的历史性,所以这部电影是自带门槛的,倘若不了解二战历史的话,去了影院,估计也只能欣赏各种海空华丽特效。

接下来,小编就顺着历史脉络,给大家大致梳理一下前后因果,以便大家更有效率的观影。

故事的起点还要从从1941年12月7日日军发起的珍珠港偷袭讲起。在这之前,二战已然爆发,德国入侵波兰,日本侵入大半个中国。但美国人依旧是坚持不参战,凭借两个大洋的天险,过着自在逍遥的生活。

然而,一心秉承"孤立主义",不想瞎掺和的美国,却被日本发起的珍珠港事件拉下了水。日军的军事威胁,国内的爱国热情爆炸,一夜之间唤醒了这个装睡的庞然大物。

于是这就有了电影开场,开头咣当咣当一通爆炸,挺符合艾默里奇的手笔风格。

被惹恼的美国,面对痛失西太平洋防御屏障的事实,动作迅速,火急认任命切斯特•尼米兹为太平洋舰队司令。

不得不说,尼米兹却是拥有着极强的战略洞察力与非凡的想象思维。他一上任就开始了一场豪举,他组织了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要去轰炸东京!

轰炸国都,不吝于直接在日本的脸上给了一记火辣辣的耳光,无论是提高美军士气,还是挫败日军进攻势头,它的象征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

这个轰炸计划最绝的地方在于轰炸完毕并不返航,而是直接飞到中国降落,电影中也设计了中国军民帮助飞行员逃生的段落。

东京乃是天皇陛下居所,首次遇袭,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威慑,由此,日军冒进情绪横生,也就延伸出了后来的珊瑚岛海战与中途岛海战。

电影当中有条很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美日的情报对决,这也是中途岛海战美军胜利的关键。

战役开始前,美军情报人员在截获到的日军电文里反复看到"AF"字样,就判断这是下一个主攻点,但搞不清楚AF到底是指哪个地方。

于是情报人员玩起了钓鱼执法,故意让中途岛美军发电文,谎称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果不其然,没多久日本的电文中就有如下字样:"据报AF缺乏淡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

这样就完全确定了日军的目标,就是中途岛!美军也开始了紧密的布防工作,打算这一次,要让日军有来无回。

于是在一段时间林林总总的铺垫衬托之后,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终于打响。

中途岛作为太平洋的中心心脏,既是美军的防御据点,也是日军入侵的跳板,乃是军家必争之地。

日军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借此战役,彻底扫清美军的海上力量。具体交战过程,小编不便多言,详情可以去问度娘。

电影的高潮点设计在著名的"命运5分钟"上,颇有戏剧性,这也是电影最刺激感官最酣畅淋漓的一段,这段情节的主要角色就是贝斯特上尉。

交战过程中,先前因为换弹药,日军航母甲板上堆满了易燃易爆物,此时零式战机还在加油,还没升上天空,此时的日军航母无疑是处于一种近乎零防御的状态。美军趁此机会,马上命令轰炸机鱼贯而下,三艘航母眨眼间变成了活靶子,瞬间起火燃烧沉没。

而贝斯特上尉采用了古典的"俯冲轰炸"战术,从上往下加速俯冲投弹,虽然这种战术,今天已经被淘汰,但这种游隼猎食的战术,根本不带刹车的,绝对是在玩命!

这是《决战中途岛》的最大看点,也是最让观众手心出汗的剧情。

贝斯特上尉在几乎快要撞上航母甲板的时候,果断投弹,迅速拉起,擦着海平面脱离日军航母,一颗航弹结果了日军的赤城号航母。

说完主体,再讲一下优缺点。

小编认为,这部电影补充的感情戏刚刚好,并不煽情,就是这电影的时间线也太长了点。

四场战役,难免有些流水账的感觉,仅凭中途岛海战,就足以撑起一部优秀战争电影场面。顺叙下来,不免有些冗长,容易给观众带来观影上的疲劳。

对于日军主官的塑造很成功,无论是山本五十六的奋力挣扎,还是其他军官的癫狂,都演绎的恰到好处,甚至有种悲壮的色彩。

个人觉得海空特效还可以,虽然看得出预算紧张,但也没有敷衍观众,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有些塑料感,但是确实是尽了心的。

如果,你不了解繁琐的历史情节的话,把它当作一部海空特效战争大片来看也可以。

总体观感不错,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观众,可以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