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魯迅先生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離騷》作為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的詩作,無論文才或者思想境界都極高,魯迅先生把《史記》放在一起對比,自然是對《史記》有極高的讚許。

而且,《史記》跟《離騷》的成書經歷也都極為坎坷。屈原創作《離騷》時,正是他被放逐的時候。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後,仍繼續創作《史記》。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公元前99年,在大漢帝國的邊境上,一支五千人的漢軍步兵正與匈奴交戰。此戰極為慘烈,漢軍領兵將領是李陵,而匈奴軍那邊率領軍隊的則是統帥單于。匈奴擅長馬戰,弓馬極強,加上這支漢軍步兵長途跋涉而來,缺少後勤補給。

雙方在交戰的瞬間,漢軍就陷入被動當中,李陵迅速指揮軍隊反擊,經過一番長時間交戰,漢軍不敵,後勤補給逐漸消耗殆盡。戰爭打到最後的時候,李陵原本想著自己一人於匈奴單于戰鬥,手下將領不從,認為應該分散突圍,這樣才能有人把消息傳給京城。沒想到突圍不成,反被俘虜。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消息傳回京城後,朝堂上皇帝十分不滿,大臣則順從漢武帝的意見,認為李陵該殺,只有司馬遷反對。後來漢武帝也醒悟,認識到李陵投降並未沒有緣由,就派遣使臣到匈奴去迎接李陵,可使臣到匈奴後,卻誤聽傳言,以為李陵已經投降匈奴,為匈奴練兵。

實際上當時是另一位名叫李緒的漢人降將為匈奴。漢武帝大怒,誅殺李陵全家,司馬遷因為曾出言幫李陵說話,也受到牽連,被處以“腐刑”。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這個時候,擺在司馬遷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接受死刑,有一個是接受“腐刑”。相比前者,腐刑對司馬遷的屈辱更大。死刑可以引刀從成一快,腐刑卻意味著要忍受旁人許多不解、鄙夷甚至是羞辱的眼光。

在《報任安書》裡,司馬遷曾言:“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司馬遷願意忍受這個他認為最羞辱的處罰,選擇苟延殘喘,就是希望能夠編纂史書。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曾擔任漢朝太史令,所處理的事務,就是編纂史書。在很早以前,他就把司馬遷送到外面,讓他去考察山川名勝,尋找舊聞古事。司馬遷很早就在父親影響下,開始編纂史書。

在司馬談即將去世時,他告訴司馬遷,他們家族從周朝時就開始擔任太史,記載史書。甚至在上古時期,司馬家還曾主持天文工作。司馬談讓司馬遷接過這份任務,也把記載歷史的筆交到他手中。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那一年司馬遷45歲。中國從很早以前就有記載歷史的傳統。五千年中華文明不滅,跟不斷被記錄的歷史有很大關係。歷史不僅是已經發生的故事,還代表一個民族最久遠的記憶。

司馬遷為了承諾而活著。他繼續發奮,前後14年時間,才將《史記》編寫完成。跟過去的史書不同,《史記》從上古到漢朝,一共三千多年的歷史記載完備,全書達52萬多字。而且,它是一本記傳體的通史。過去《左傳》、《春秋》都是編年體史書,也就是它們都是以時間為排列順序。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而《史記》是以人物為主,按時間順序寫的。比如《史記》中的《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而且,《史記》又把項羽這樣一個在爭奪天下的失敗者也列入史書。

《史記》中的文筆也極好。在項羽失敗前夕,司馬遷是這麼寫的:“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至今讀起,仍能感到霸王的無奈。但《史記》在問世也十分曲折,司馬遷在寫完《史記》後,並未能發表。因為其中涉及到很多官員漢武帝的事情。直到漢宣帝劉病已繼位後,《史記》才得以公開,並流傳後世,也使後人得以一睹太史公風采。

歷代對《史記》都有不同註釋。而跟古代人相比,現代人閱讀史記最大的問題在於,閱讀文言文比較困難。想要了解其中記載的內容,已經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在其他方面領略司馬遷的高明之處。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近代以來,也有很多作者在嘗試將《史記》翻譯成白話文。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或者是翻譯上沒有忠於原文,或者是字句翻譯後不優美,或者翻譯後的文字依然晦澀,不適合現代人閱讀。

後來著名學者和作家臺靜農先生又跟四十多個歷史學家和教授一起,精心翻譯兩年多的時間,寫完一本《白話史記》。跟一般《史記》版本不同,臺靜農先生不僅忠實原文,在翻譯上採用現代用語,遵從“信、達、雅”的原則,將《史記》翻譯給更多讀者。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這本書在問世後,受到很多人歡迎,在臺灣就暢銷了幾十年。而且,跟市面上一般的《史記》註釋不同,新世界出版社的《白話史記》在書中,融入了上千幅插畫,近千條註解,融於白話譯文中。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家底

對於很多想要讀原著,卻對文言文感到有極大壓力的讀者而言,《白話史記》能起到極大的幫助。在歷史中領略歷史,知曉人心人性,懂得做人處世的智慧。

這套書原價169,現在給咱們粉絲申請了購買優惠價,只需128,點擊下面鏈接即可搶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