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2000多年前,秦朝派30萬大軍,揮師南下征服嶺南。後來河北人趙佗建立了南越國,東西萬餘里,國力強盛。雖如此,這位廣府人的先祖,至死

沒有忘記自己中原人的身份,雖然他出於民族融合的需要,常常以蠻夷身份示人,但他從未想過獨立,即使稱帝,也只是與中原王朝鬥一時之氣,只要皇帝派一介之使好言撫慰,馬上又和好如初。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趙佗塑像

平南越後,南征軍就地安置

趙佗本是趙國貴族,河北真定人。趙國滅亡後,為秦國效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使屠睢為統帥,發卒五十萬為五軍,征伐嶺南,趙佗隨軍出征,時年21歲。

由於屠睢性情殘暴,胡亂殺人,越人不肯屈服,躲入叢林,打起了游擊戰,後來屠雎被殺,“伏屍流血數十萬”,秦國勢力有被趕出嶺南的危險,急需兵力增援。而中原歷經多年戰亂,正規軍青黃不接,於是只能胡亂抓了一些逃犯、入贅女方的男子以及社會地位低下的商人,組成一支遠征軍,委任囂為主帥,趙佗為副將,帶領這支不入流的雜牌軍,再次征伐嶺南。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前214年,終於平定百越,置桂林、南海、象郡。

完成征伐任務後,這支軍隊並沒有返回中原,而是就地安置,戍守南疆。任囂任南海尉,南海郡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因龍川地理位置重要,故委任才能卓絕的趙佗為龍川縣令。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南越王博物館

趙佗是個好縣令

趙佗上任後,乾的風生水起。他選中現在的佗城為縣衙,為穩定政權,實現民族融合,他上書秦始皇發50萬人到嶺南來與土著雜居。從中原遷來的人,除了被貶職的官員之外,大多重農抑商政策下的"賈人",也就是"商人",既懲罰了"商人",又滲透了嶺南。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也讓嶺南人從此有了經商的基因。

“秦並天下,略定揚粵,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與粵雜處。”

為了穩定軍心,解決戍邊士兵的婚配問題,他又向朝廷申請加派3萬單身女性來嶺南,其理由十分含蓄“為來自北方士兵補衣服”。秦始皇批准這個申請,但是在數額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婦和未婚女子加入支援邊疆的行列

在經濟上,他將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鐵製農具、打井灌溉技術和冶金、紡織技術推廣到嶺南,改變以前的“刀耕火種”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極大的促進了嶺南農耕業的發展。

同時,大力發展水稻、水果和畜牧業、漁業、製陶業、紡織業、造船業,並發展交通運輸和商業外貿,促進了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他還出動官兵助民鑿井,修渠灌田,推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南越國疆土地圖

絕道聚兵,自立為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農民大起義爆發。南海尉任囂臥病在床,將最信任的部下趙佗召至廣州,勸說趙佗派士兵把守中原通向嶺南的關隘,在嶺南自立為王。

“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

中原戰亂,戰火勢必燒向嶺南,嶺南三郡也將內亂,這對於剛剛得到開發的嶺南百姓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戍邊將士的所有辛勞也將前功盡棄。對於老首長的殷切希望,趙佗沒有猶豫,勇敢的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於是任囂假傳聖旨,讓趙佗接替了自己的職務。

任囂死,趙佗傳檄橫浦、陽山、湟溪關說:“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將封閉了中原通往嶺南的道路。後來又以法律的名義,除掉了秦任命的官吏,換上了自己人。在南海郡站穩腳跟後,趁著中原戰亂,趙佗迅速“擊並桂林、象郡”

,趙佗自稱南越武王

中原戰亂,任囂並沒有讓趙佗帶兵北上幫助秦朝對付起義軍,而是讓他在南越國自立為王。這是非常務實的建議。“秦無道”,不值得為秦二世賣命;再說南越平定才5年,人心未附,經濟才有起色,軍力弱小,後勤補給缺乏,後方不穩;“絕道自守”,讓南越免於戰亂在當時來看是上策。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南越劇照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漢朝建立後,劉邦並沒有忘記嶺南這塊化外之地。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遣陸賈使番禺,拜趙佗為南越王,試圖通過和平手段,平定嶺南。趙佗接見陸賈時,故意用越人打扮,神態倨傲,想給使者一個下馬威。陸賈不愧為東漢著名說客,不卑不亢:

“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

接著,陸賈大肆宣揚劉邦得天人之助,滅秦夷楚的功績。然後,他進一步威脅說:天子派我授予你大印,君王應該遠遠出迎,北面稱臣。現在越國新建,人心未定,你竟然想以此對抗大漢。如激怒天子,將挖你的祖墳,滅你的宗族,然後派10萬大軍征剿,越國死期不遠。

陸賈的一席話,打擊了趙佗的傲慢,他坐不住了,起身謝罪,承認久居蠻夷,不懂得中原禮儀了。

然後,他又自負地問陸賈,他與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厲害?陸賈含糊地回答,他似乎比這三人厲害。

趙佗又問,他與劉邦比,誰厲害?陸賈馬上高聲說道,皇帝以一介布衣,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承的是三皇五帝的事業,統治的中國人口以億計,國土面積縱橫萬里,而南越就像漢朝的一個省,你趙佗怎麼能與大漢相比。

趙佗並不服氣,笑著說:我不是在中原發跡的,所以只能在這裡稱王;要是我在中原,不一定就輸給劉邦!

雙方話一說開,氣氛非常融洽,一見如故,留陸賈在嶺南待了一個多月,每天拉著陸賈喝酒,聊天。趙佗曾對陸賈說,嶺南這個地方,都沒幾個人能說上話的,先生來此,讓我聽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王維的《雜詩三首》其二最能道明趙佗對故鄉的思念: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臨別時,趙佗還贈送了陸賈價值二千金的財物。陸賈順利地完成了使命。此時,趙佗對漢稱臣,號稱“南越王”。

劉邦建漢之初,北方匈奴氣焰囂張,形勢嚴峻,國內異姓王虎視眈眈,大漢自顧不暇。而趙佗“自保一方,兵力震於荒裔”,如拒絕接受封號,劉邦也無可奈何。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稱帝氣呂后

劉邦去世後,呂后當政,對南越國只稱臣不納貢、遊離於帝國之外的狀態非常不滿意,

於是決定製裁南越國,禁止金鐵田器、馬牛羊輸越,即使要給,也只給公的,不給母的。想通過禁運打擊南越國經濟,讓趙佗的政權垮臺。趙佗急了,多次遣使赴漢,請求呂后解除禁令。呂后非但沒有取消禁令,反而將使者扣留,挖了趙佗家的祖墳,誅殺趙家宗族,逼趙佗就範。

趙佗大怒,呂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擊長沙國邊境小城。漢遣大將帶兵助長沙國徵南越。因五嶺山高水長,氣候惡劣,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疾病,一年有餘,五嶺都沒翻過去。當年紅軍長征,也翻過五嶺,在主席眼裡,五嶺都算不得什麼了,雖然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可也從側面說明了五嶺的險峻: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呂后去世全軍無功而返,大漢威信掃地。經此一役,趙佗在南方聲威大震,於是趁勢用兵統一南方,稱帝。

“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裡。乃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侔。”

當初趙佗出兵襲擊長沙時,曾寫信給漢朝的將軍,提出只要朝廷罷免長沙的兩位將軍,釋放自己在河北老家的親人,自己就撤兵,恢復與漢朝關係。此信沒有得到回應。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南越國水閘遺址

老朋友又來了,好酒好菜,掏心掏肺

公元前180年,文帝即位後,主動採取措施,遣人修好趙家祖墳,派人把守,年年祭祀;又召趙佗的族人,安排官職,厚加賞賜。然後,派趙佗的老朋友陸賈,帶上文帝書信和禮品,再次出使南越。

文帝賜趙佗的書信,先放低姿態,自我介紹了一番,承認漢朝之前在呂后的主導下,對南越推行了錯誤的政策,自己上任後,修好了你家祖墳,又給你的族人安排了官職。在此基礎上,在允許“服嶺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勸他取消帝號,棄前嫌,通使如故。

趙佗見信後,被文帝的真誠打動,態度馬上回轉。回信解釋,自稱“蠻夷大長老”:原來我只是粵地的一個小官,承高祖厚愛,封我做了南越王,我感激還來不及,哪想過獨立呢。只是呂后聽信讒言,待我“別異蠻夷”,撤銷南越王封號,還實行經濟制裁,挖我祖墳,殺我族人,我三翻四次派人上書謝罪也得不到原諒。一時激動,帶兵打長沙,也就是想出口氣,稱帝也只是聊以自娛自樂而已。最後,趙佗語氣誠摯地向大漢天子表白:

“老夫身定百邑之地,東西南北數千萬裡,帶甲百萬有餘,然北面而臣事漢,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處粵四十九年,於今抱孫焉。然夙興夜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漢也。

想我趙佗平定百越,國土遼闊,兵強馬壯,我為什麼還要向大漢稱臣呢?那都是因為我是中原人,祖祖輩輩都在那裡生活,我的血管裡流的是華夏民族的血,如果脫離中原獨立,我對不起先祖,是對祖宗的背叛。趙佗表示,願意重修舊好,“長為藩臣,奉貢職”,並馬上在越國發文予以確認:

“吾聞兩雄不俱立,兩賢不併世。皇帝,賢天子也。自今以後,去帝制黃屋左纛。”

同時,獻白璧一雙、翠鳥千隻、犀牛角十隻、紫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雙、孔雀二雙等珍貴物品。陸賈還報,孝文帝聽說後非常開心,當然陸賈本人也少不了加官進爵。

自此之後,趙佗對漢朝一直稱臣,直到公元前137年去世前,還諄諄告誡子孫,對漢朝皇帝要歲歲上貢年年稱臣。

廣府人的先祖趙佗:被越南人視為開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趙佗像

南下幹部第一人的鄉愁

在中國古代,嶺南一直被視為蠻夷之地,氣候條件惡劣,這位被毛主席稱為“南下第一干部”的河北人,在當地“和輯百越”,成績顯著。由於現在的越南北部之前屬於南越國,越南文化深受南越國影響,越南人稱趙佗為“趙武帝”,視其為開國鼻祖,越南史學家黎嵩贊對趙佗歌功頌德:

“趙武帝乘秦之亂,奄有嶺表,都於番禺,與漢高祖各帝一方,有愛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懾乎蠶叢(安陽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教民耕種,國富兵強……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南越國在嶺南歷史長河中僅存在93年,其中趙佗在位72年。往事如白雲蒼狗,幾經滄海桑田,人們逐漸忘卻了這個曾經為祖國開疆拓土,將生命和熱血,揮灑在綠水青山之間的河北人。

遙想當年,他帶領幾十萬被朝廷歧視的雜牌軍,吆喝著一群群被朝廷放逐的中原兒女,篳路藍縷,在祖國的南方開疆拓土,開發創業,歷經中原九代君主,將中華文明的種子播撒南越大地。

歲月可以流逝,朝代可以更迭,不變的,是那顆忠於祖國大地的心,是流淌著的炎黃子孫的血,是那一縷一縷的剪不斷的鄉愁。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

2、班固《漢書》

3、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

4、毛澤東《七律 長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