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流域港口的變遷

韓江是廣東省的第二大江也是粵東地區最大的河流,從發源地至東溪出海口,全長470公里,流域面積30112平方公里。

韓江流域港口的變遷,是隨著韓江三角洲的發育擴展和經濟發展而演變。

唐代,潮州距離沿海只有約10公里,潮州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的發展而陶瓷工業相當發達。當時唐朝實行開放政策,我國沿海的膠州、揚州、泉州和廣州被列為4大貿易港口,潮州的貿易港主要是程洋崗的鳳嶺港,大量陶瓷產品從這裡出口外銷。

鳳嶺古港位於潮州城西南約7.5公里,也是在澄海城東北約7.5公里處。唐宋期間,鳳嶺港為韓江出海口。

程洋崗的鳳嶺,又名鳳山崗,北宋時是韓江東溪出海口,程洋崗及附近的前埔周圍有很多瓷 窯,至今已發現宋代窯群17座,其窯磚經鑑定為六朝年代產品。鳳山崗上有鳳嶺宮(天后宮),供古代航海者祈拜的廟宇。宋哲宗(趙煦)元符二年(1099年),鹽運官李前在鳳嶺山下鑿通韓江東溪與北溪之間的運河,稱為南溪,並題詩刻石,詩云:“築堤開井易通津,神宇鹽亭又鼎新,力小尚能支五事,增光更挨後來人”。從石刻詩看,當時應是為了鹽運需要而開鑿這條運河的。在鳳嶺曾發掘出一塊石碑,碑文為“永興街,興國丁丑立”。程洋崗附近河裡,發展大量陶瓷碎片,1958年、1971年和1972年,在韓江防洪固堤時,在該處發掘出碎瓷片數以千擔,作為填堤之用,並曾多次發掘出成批瓷碗、船桅和錨索等物。鳳嶺山下的海澳,也是北宋時期的海港。到了南宋年間出海口已下移至現澄海城門外了,稱闢望村。南宋景炎年間,丞相陸秀夫被貶移居闢望村即此地。

東隴古稱北汕頭,為韓江北溪出海口,唐宋年代,韓江北溪為潮州出海的主要航道,東隴出海就是柘林灣,前面是南澳島,是通洋船隻必經之處,所以北汕頭在宋代已建有白塔寺,其附近的南砂寨稱為汕頭仔,創於宋代年間,南宋乾道四年潮州置水軍駐防於此,現水軍寨遺址可辨。《潮州府志》載:“東隴在樟林之西,北達郡城,商船停泊之處,為海船出入要隘,木筏、鹽船、貨物集散之地,水自韓江發源而來,往來客舟多泊於此。”

宋元時代,韓江港口由於海陸變遷和河道發展,韓江口岸南移,根據當時的海陸分佈、出土文物和村史分析,韓江口岸是庵埠、闢望(今澄海城)、東隴和程洋崗,其中歷史較長並居重要地位的應是程洋崗的鳳嶺港。

宋末元初,地處東溪口的闢望已經熱鬧起來了,並逐漸形成港口,往後逐漸取代了鳳嶺港的地位。

明代的韓江港口,除了原來的庵埠、闢望、東隴之外,西港和廈嶺港(汕頭港前身)也逐漸形成。廈嶺位於韓江支流梅溪河出海口,即今汕頭老市區光華溪北岸,明代屬海河交匯之處,海船從媽嶼進來後,在廈嶺、西港至溪東一帶的水面停泊。明初已有廈嶺村,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劃歸澄海管轄,這時已經成為海船停泊貨物集散的港埠了。明朝實行海禁,使韓江各個港口的外貿活動被視為非法通商而遭到限制,這一時期的港口貿易中心實際在南澳和樟林。

清初的韓江港口,除上述的庵埠、闢望、東隴西港、廈嶺之外,重要港口是樟林。樟林地處韓江北溪河海交匯之處,自南宋以來屬閩粵官道,直通潮州城。南宋的樟林是個漁村。明代建有樟林寨城。清康熙解除海禁後一躍成為“商漁船隻停泊之所,米穀積聚之地。”在乾、嘉、道、鹹年間(1736~1861年),潮州遠洋紅頭船,多屬樟林所有,有“紅頭船的故鄉”之譽,故海船啟航或回航的停泊港是樟林。樟林的全盛時有七社、九街、大小貨棧五六十間,大小商鋪約一千間,故有“樟林埠”之稱。樟林港也是潮、梅兩州人民出洋謀生的“過番”港口。由於在這裡出海謀生者甚多,相應發展了一種“水客”(客頭)行業。昔日樟林港是華僑離鄉背井最後一個地點,也是他們人生中一個難以忘懷的地方。

樟林港興盛了一百多年,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汕頭開埠之後便逐漸衰落,她的衰落主要是航道淤積,由於遠離沿海,大型帆船不能進港。另方面,汕頭開埠後,西方大型船舶(汽船、帆船)打擊落後的紅頭船。新興的汕頭港通海方便,河運直通韓、榕、練三江,故樟林港逐漸被汕頭港取代乃屬必然。

汕頭港是隨著韓江三角洲發育擴展演變而成。嘉慶十九年(1814年)《澄海縣誌》記載:“邑之為埠為三:曰西港埠、曰東港埠、曰溪東埠,俱距城南三十里,南接鱷蓬,輿販所集,其初蓋雲曼星繁矣。自海嶠告安,溪港湮塞,船舶往來皆由萊蕪逕達南港,而舊東西三埠亦遂耗焉。此為舊志所載,然滄海桑田,變遷無定,數十年來,或徙泊珠池,或轉泊塗泊,今則盡泊沙汕頭、東隴兩埠矣。“這就說明,澄海置縣之後,港埠有三個,即浦的西港、溪東村和今汕頭老市區的廈嶺,到了清嘉慶年間才集中在汕頭和東隴兩港。明清期間,船舶停泊地點屢經變遷,由於汕頭港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有其獨特優勢,且樟林港日漸淤塞,於是,汕頭港成為韓江流域中心港口延續至今。

韓江流域港口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