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雖然以失敗告終,不過這次創業,給我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雖然是東拼西湊借了一筆錢來做這個產品,但拿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次我要破釜沉舟,我寧願轟轟烈烈的死,也不願意碌碌無為的過一生!

一開始,我這次創業是想拉一個朋友進來的。那天晚上,我們2個談了2,3個小時的合同後,第二天我決定自己一個人做。

關於合夥生意,這裡面就出現太多撕逼的故事了。

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關於合夥創業

如果只是為了考慮降低風險,分擔虧損,那我還是會選擇一個人承擔,你的合夥人,正確的應該是:要麼就是隻投錢,完全不參與(如果他願意),之前我還不是很能理解,現在我理解了。要麼就是可以給你分擔技術支持。一個圈子,一個行業的合作比較好,方便溝通,分擔技術支持是更好的。

產品類目:玩具大類目下細分的一個母嬰產品,是個標品。

行情每天都在變

我瞭解到這個產品,是在3月份的時候,當時看數據,大盤轉化率在5%左右,PPC在1元左右。第一名的月銷量是在2萬-3萬單的樣子。初步看,這個產品PPC便宜,轉化也還不錯,市場容量也大,是可以操作的一個產品。注意了,這是我當時的判斷。

其實做這個產品。3月份是個很好的時間,當時一直盯著另一個產品去了,而且也沒有去找貨源。這邊也不好找,所以一直沒有去碰。等我正式操作這款產品的時候,是5月15日開始操作的。

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這2個月時間,其實大盤數據,很多都產生了變化,我跳過了一步就是分析當時的大盤。當時機緣巧合,找到了這個貨源,前面是沒有貨源,後面有貨源了,我就果斷的選擇做這個產品了。注意了,重點。我是跳過了一個步驟,就是分析近期的大盤數據。數據都是變動的,行情一天一個變化,大家切記,切記。

找貨源

然後,找到了貨源。我在成都,廠家在浙江。一開始,還是代發的。跑一跑數據,數據各方面都在均值以上。點擊率不用多說,我從來不擔心點擊率。那個時候轉化率也是在均值略高。因為我是新店,新鏈接。按照經驗,隨著後期的基礎銷量,評價這些起來,轉化率應該會提高的。

當時看,還是信心滿滿的。我跟我朋友當時推算了數據,後期轉化能到7%,PPC1元左右。然後看了供貨價格,利潤空間30%+,初步看是完全可以玩的一個產品。前期還是老規矩,做基礎,是代發的。後面我考慮拿貨。

當時決定找我哥們合夥的時候,預估的是定3000套產品。反正貨源這塊和上家協商了很久。後來算來算去,自己拿貨回來的價格和代發的成本差不多了。當時我的想法是能壓低5元的成本下來。因為我操作的是C店,未雨綢繆肯定要考慮有5元的預留空間出來。以經驗來看,操作一個產品,肯定難免要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轉化率跟不上,這個時候如果有5元的空間來減價。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了。

價格戰是最壞的打算,做低端人群也是最累的選擇。只是給自己預留一些退路罷了。然後操作的順序,我們並非一來就是減價,因為一般價格減下來就上不去了。很多人想的是起量之後慢慢漲價,這個過程是很慢的,而且你也不知道這個漲價對轉化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所以,減價是最後一步打算。

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心酸的拿貨過程

然後接著說拿貨。第一個供貨商,價格死活不給我少,也溝通了很久。沒辦法,畢竟我的量不大。然後我當時的想法是想壓低個5元退路出來。後來就有了第二個供貨商找到我。拿了樣品對比。

這裡,劃重點了,這裡我出現了又一個失誤。就是對產品,沒有了解透徹。後一個供貨商給我的價格,是少了5元成本下來。當時我心裡是有數的,後面的產品和上一家比,是縮水了一些的。這裡面就包括少了1件東西,和換了一些小東西。我的錯誤判斷就是覺得少了這些影響不會很大。這後面或多或少增加了少量的售後反饋。不過確實產品還是過硬的,只是相對來說。並非縮水極大。至今我的產品還是沒有差評的,有1個差評處理了。品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後來我是選擇的後面一家供貨商。因為少了5元成本。我選擇自己囤貨,還有其他原因就是,自己發貨速度,售後處理都會更有效率。上一個供貨的給我發的優速快遞,這個快遞真的不靠譜,我就這一句話。當時沒少處理問題件。然後我做這個事情,肯定想的是長遠的做,我可以放卡片。前面的口碑很重要,所以,囤貨雖然壓力大,發貨也很累。前期囤貨綜合考慮了,還是需要的。於是定了500套產品。貨沒回來之前,第一個上家發貨,走了300套左右。貨回來,我就趕緊的自己拍照,做圖,更換詳情頁這些。第二天,我不在第一家那裡下單了,肯定別人察覺得到的。於是過來找到我了。當時還搞得比較嚴重,說到了侵權問題。然後讓第二個供貨商去找他們老闆娘溝通了,然後我在處理。最後是讓第二家供貨商下架了產品,讓我把這批貨賣完,也沒有說投訴的事情了。

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一個人做所有的事

好不容易貨回來。我每天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拍照,做圖,開直通車,客服,打包,發貨。總之是一個人做所有事情,真的是很累呀!哈哈哈!好在的是,一個人效率很高,整體一個人把控的,哪裡不對立馬想辦法優化。

當時,從市場來看,第一名900單左右的日銷量,第二名700單左右,第三名200單左右。那時我還是很有幹勁的,目標定著拿到搜索,能正常走50單都好,就滿足了。

這裡說句大實話,就是利潤10元一單,一天能淨賺50單,也是不錯的。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目標。估算數據,轉化率7%,PPC1元左右。市場有這麼大,拿到出50-100單的銷量,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

到現在為止。我差不多虧了3萬車費的樣子了。3萬車費你們猜我拿到了多少搜索。答案是100來個!這個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也是根本沒有考慮到的。一開始,我把這個產品看的太輕鬆了,高估了獲取搜索的難度,這是我吃敗仗的地方。

但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在於產品,【產品為王】才是硬道理。這個時候,就是需要開發一款新產品出來,換句話說,就是產品升級才能有扭轉局面的機會。這裡已經有個新產品冒起來,今天這個新產品的是第三名,200多單。

不過,對於我這種小C店,已經沒有競爭的機會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很多事情,哪有那麼多早知道,不做是不知道的。所以,沒有什麼好糾結的,做的每個決定都是正確的,你的每次選擇,都是有意義的!

不知大家對他的經歷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區討論。

如何快速學會淘寶店鋪運營,打算深入瞭解這個行業的朋友,可以關注,私信我“淘寶”兩個字,我會免費送你一些乾貨實操視頻和資料,邀你進商家圈子,讓你少走一些彎路,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這是我第三次電商創業,到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